五分之一升學學生選擇出國留學!數據揭示清北複交浙等頂尖高校畢業生去向!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其他多所高校發布了2022-2023學年的本科教學質量報告,揭示了包括2023年應屆本科生的畢業(ye) 率、就業(ye) 率和畢業(ye) 去向在內(nei) 的多項關(guan) 鍵數據。

報告中,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簡稱“清北”)以及華東(dong) 地區的五所頂尖大學(通常稱為(wei) “華東(dong) 五校”)呈現出一個(ge) 共同的趨勢:高升學率。這些高校的平均深造率大約為(wei) 70%,而清北兩(liang) 校的深造率更是超過了80%。越來越多的頂尖大學畢業(ye) 生選擇繼續深造,攻讀研究生學位,即便是那些頂尖高校也未能免俗,加入了學曆提升的競爭(zheng) 行列。

注:本文內(nei) 容基於(yu) 各高校發布的《2022-2023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

下麵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複旦大學以及浙江大學等頂尖高校畢業(ye) 生的就業(ye) 去向。

1、清華大學

2023年,清華大學的本科畢業(ye) 生人數達到3609人,其中3519人獲得了學士學位。應屆本科生的畢業(ye) 率和學位授予率均為(wei) 97.5%。2019級本科生的免試推薦研究生工作順利進行,共有2186名本科生被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

根據報告,截至2023年10月31日,學校應屆本科畢業(ye) 生的總體(ti) 就業(ye) 率為(wei) 96.0%。畢業(ye) 生的主要去向是繼續深造,共有2603人選擇在國內(nei) 和國外的高校進一步學習(xi) ,占總人數的80.8%;其中,2100人選擇在國內(nei) 高校深造,占65.2%,而503人選擇出國(境)外高校深造,占15.6%。此外,有491人選擇就業(ye) ,占15.2%;其中284人通過簽約就業(ye) ,占8.8%,207人選擇靈活就業(ye) ,占6.4%。

2、北京大學

在2023年,北京大學的本科畢業(ye) 生總數為(wei) 3835人,其中實際畢業(ye) 人數為(wei) 3826人,畢業(ye) 率為(wei) 99.77%,學位授予率為(wei) 98.43%。

截至2023年8月31日,應屆本科畢業(ye) 生的總體(ti) 就業(ye) 率達到了94.38%。畢業(ye) 生的主要去向是繼續深造,這一比例占到了82.72%。具體(ti) 而言,有2987人選擇了升學,占總畢業(ye) 生人數的78.07%,其中出國(境)留學的人數為(wei) 680人,占18.83%。

3、複旦大學

2023年,複旦大學的本科畢業(ye) 生總數為(wei) 3279人,其中實際畢業(ye) 人數為(wei) 3226人,畢業(ye) 率達到98.38%。在這些畢業(ye) 生中,有3216人榮獲學士學位,學位授予率高達99.69%。

截至2023年8月31日,該年度應屆本科畢業(ye) 生(不包括港澳台僑(qiao) 生和留學生)的總體(ti) 就業(ye) 率為(wei) 88.69%。畢業(ye) 生的主要去向是繼續深造,其中2278人選擇升學,包括564人出國(境)留學和1714人選擇國內(nei) 升學。直接就業(ye) 的畢業(ye) 生有583人,占總人數的18.07%。值得注意的是,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比例依然較高,占畢業(ye) 生總數的70.61%。

4、上海交通大學

2023年,上海交通大學的本科畢業(ye) 生總數為(wei) 3971人,其中實際畢業(ye) 人數為(wei) 3848人,畢業(ye) 率為(wei) 96.90%,學位授予率為(wei) 99.79%。

截至2023年8月31日,該校應屆本科畢業(ye) 生的總體(ti) 就業(ye) 率達到95.27%。畢業(ye) 生的主要去向是繼續深造,占應屆畢業(ye) 生總數的72.61%,其中包括出國(境)留學的666人,占18.17%。截至2023年10月,2023屆本科畢業(ye) 生中有18人選擇赴國防科技單位及部隊就業(ye) ,27人被錄取為(wei) 定向選調生,另有80人選擇前往中西部及東(dong) 北地區就業(ye) 。

5、浙江大學

截至2023年11月,浙江大學2023屆共有6094名應屆本科生,其中5942人順利畢業(ye) ,5900人成功獲得學位。這意味著,應屆本科生的畢業(ye) 率達到97.51%,而學位授予率高達99.28%。

截至2023年11月,該校2023屆本科畢業(ye) 生中有3945人選擇繼續深造,占本科畢業(ye) 生總數的66.39%。其中,有3034名學生選擇在國內(nei) 升學,而911名學生則選擇前往海外深造。

在2023屆本科畢業(ye) 生中,除了選擇繼續深造的學生外,還有1318人選擇就業(ye) 。值得注意的是,前往重點領域的就業(ye) 學生比例連續多年顯著增長。

6、南京大學

南京大學2023屆本科生的畢業(ye) 率達到了93.54%,學位授予率則為(wei) 93.07%。截至2023年8月31日,畢業(ye) 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為(wei) 66.83%,而有就業(ye) 意向的畢業(ye) 生中,94.20%已經成功落實了工作去向。

根據報告,南京大學2023屆本科畢業(ye) 生在江蘇省、廣東(dong) 省、上海市、北京市和浙江省的就業(ye) 人數最多,分別有216人(占40.15%)、83人(占15.43%)、70人(占13.01%)、36人(占6.69%)和35人(占6.51%)。在江浙滬、廣東(dong) 、北京這五個(ge) 地區的就業(ye) 人數占總就業(ye) 人數的81.78%。

從(cong) 行業(ye) 分布來看,南京大學2023屆本科畢業(ye) 生主要集中在信息傳(chuan) 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ye) ,製造業(ye) ,公共管理、社會(hui) 保障和社會(hui) 組織,教育,以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具體(ti) 人數分別為(wei) 122人(占22.68%)、96人(占17.84%)、57人(占10.59%)、44人(占8.18%)和43人(占7.99%)。

7、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截至2023年11月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23屆本科畢業(ye) 生共計1792人,畢業(ye) 去向落實率達到84.4%。

本科畢業(ye) 生的國內(nei) 外深造率持續保持在高水平,保研率和深造率均位列全國前三。在選擇繼續深造的本科生中,大約80%前往世界排名前100位的大學,而選擇國內(nei) 升學的本科畢業(ye) 生中,約90%進入“雙一流”建設高校深造。

2023屆本科生中,共有1350人選擇赴國內(nei) 外高校深造,占本科畢業(ye) 生總人數的75.3%。其中,國內(nei) 升學人數為(wei) 1105人,占比61.7%,出國(境)留學人數為(wei) 245人,占比13.7%。

盡管直接就業(ye) 的中國科大本科畢業(ye) 生人數不多,但他們(men) 一直是用人單位的熱門選擇,畢業(ye) 生供不應求。

8、北京理工大學

2022-2023學年共有3456名應屆本科畢業(ye) 生。截至2023年8月31日,這些畢業(ye) 生的去向落實率達到了92%。其中,選擇在國內(nei) 繼續深造的比例為(wei) 59.46%,而選擇出國(境)深造的比例為(wei) 9.75%,綜合來看,深造的總比例為(wei) 69.21%。

為(wei) 什麽(me) 頂尖大學升學成為(wei) 主流趨勢?

1、就業(ye) 市場的需求

通過分析上述數據,我們(men) 可以清晰地看到,繼續升學深造已經成為(wei) 大多數本科生的普遍選擇。學曆競爭(zheng) 的風氣逐漸蔓延至頂尖高校,每年本科畢業(ye) 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持續上升。

在這個(ge) “大學生隨處可見”的時代,即便是名校的光環也似乎不再那麽(me) 耀眼。本科生們(men) 希望通過進一步的學習(xi) 和學曆提升,增強自己在人才市場中的競爭(zheng) 力。

隨著社會(hui) 經濟的多樣化發展,就業(ye) 市場競爭(zheng) 日益激烈,高學曆可能有助於(yu) 獲取更多的就業(ye) 機會(hui) 和更高的薪資待遇。然而,不同行業(ye) 對人才的需求存在差異,通常技術型和應用型專(zhuan) 業(ye) 背景的畢業(ye) 生更傾(qing) 向於(yu) 直接進入職場;而基礎學科和研究型專(zhuan) 業(ye) 的畢業(ye) 生則更傾(qing) 向於(yu) 繼續深造。

2、“更高的學曆”近在咫尺

在那些享有盛譽的高等學府中,推薦免試研究生和出國留學的機會(hui) 比普通院校更為(wei) 豐(feng) 富。一方麵,這些頂尖學府擁有卓越的教學資源和師資隊伍,能夠為(wei) 學生提供更優(you) 質的學術培養(yang) 和教育,使他們(men) 在推薦免試、研究生入學考試以及出國深造的申請過程中占據優(you) 勢。

此外,英國、中國香港等地的高等教育機構在招收中國大陸本科生時,往往以特定的院校名單作為(wei) 錄取參考,非985、211院校的學生被頂尖高校錄取的幾率相對較低。

另一方麵,名校學生通常能夠接觸到更豐(feng) 富的學術研究、項目參與(yu) 和實習(xi) 機會(hui) ,從(cong) 而積累更多的學術成果和實踐經驗。這些學術成就和實踐經驗在申請過程中可作為(wei) 有力的支撐,展示學生對學術研究、實踐活動和學習(xi) 的熱情與(yu) 能力,因此相較於(yu) 普通院校的學生,他們(men) 更容易獲得更佳的升學成果。

3、貫通式培養(yang) 模式

在當前社會(hui) 背景下,眾(zhong) 多高等教育機構正積極尋求實施貫通式培養(yang) 模式。北京大學的卓越計劃、清華大學的攀登計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項目,以及強基計劃,均是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

在高校推行的“本科-研究生”以及“本科-碩士-博士”連貫式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中,學生能夠有明確目標地完成碩士或博士階段的學習(xi) ,從(cong) 而提高自己在就業(ye) 市場上的競爭(zheng) 力,並且避免了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等升學環節所帶來的壓力。

4、學校所在地對畢業(ye) 生選擇的影響

在一線城市和新興(xing) 一線城市,知名學府的畢業(ye) 生傾(qing) 向於(yu) 留在他們(men) 所就讀的高校所在城市的比例明顯高於(yu) 其他城市。尤其是北京和上海,這一趨勢更為(wei) 顯著。這導致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頂尖高校的本科畢業(ye) 生麵臨(lin) 更為(wei) 激烈的就業(ye) 競爭(zheng) 。

舉(ju) 例來說,上海交通大學的本科畢業(ye) 生在二線城市通常能夠找到薪資待遇優(you) 厚且穩定的工作,但在上海,他們(men) 卻隻是眾(zhong) 多高學曆人才中的一員。因此,繼續深造以獲得更高學位,已經成為(wei) 許多頂尖高校學子提升本地就業(ye) 市場競爭(zheng) 力的普遍策略。

根據上述學校的就業(ye) 數據,我們(men) 可以看出,繼續深造是頂尖高校畢業(ye) 生的主要趨勢;學校越優(you) 秀,其本科畢業(ye) 生選擇繼續深造的比例就越高。近來,高校學生對於(yu) 海外深造的興(xing) 趣似乎有所回升。

不管你是選擇在國內(nei) 保研、考研,還是出國留學,本科期間都應做好充分的準備,這將有助於(yu) 你獲得心儀(yi) 大學的offer。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零基礎小白學AMC8太難?Pre-AMC8正好銜接夯實數學基礎!

下一篇

一文探究新加坡留學火熱的背後!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