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申請才是美國本科申請的關鍵!

今天,為(wei) 大家介紹美國大學本科申請中最重要的規則:早申請(有時也被稱為(wei) “提前申請”,Early Round)。早申請,是相對常規申請(Regular Decision,簡稱RD)而言的。顧名思義(yi) ,“早”指的是“申請截止日期、出結果日期比較早”。大部分學校的早申請截止日期在11月1日(出結果在12月中旬至1月中下旬),而RD截止日期在1月1日(出結果日期在3月中下旬)。

接下來,我們(men) 對圍繞早申請的幾個(ge) 主要問題逐一講解:

  • 早申請的分類及規則
  • 大學為何設置早申請
  • 早申請對申請的優勢
  • 早申請主要策略及建議

早申請的分類及規則

主要分為(wei) 四種類型ED(Early Decision)、EA(Early Action)、SCEA/REA和Priority。

(1)ED(Early Decision)

直譯為(wei) 提前決(jue) 定,根據申請規則稱為(wei) “綁定式或約束性提前申請”更容易理解。ED的截止日期大多是11月1日(文理學院往往是11月15日)。如果申請者通過ED的形式申請了某所學校且被錄取,則需要撤回其他所有學校的申請材料,並隻能進入該學校就讀。

這個(ge) 限製適用於(yu) 全球所有大學每位申請者最多同時申請一所ED的學校。鑒於(yu) ED的限製條款,大學往往把它當做申請者向其表忠心的最直接方式。

通常,申請者會(hui) 用ED方式申請自己最心儀(yi) 、最想入讀的大學。大部分排名前50的私立大學、文理學院都提供ED申請。

因為(wei) 篇幅所限,同時不想讓入門家長、同學感到太過複雜,本文暫不探討ED1、ED2。

(2)EA(Early Action)

直譯為(wei) 提前行動,根據規則稱為(wei) “非綁定式或非約束性提前申請”更容易理解。EA的截止日期大多也是11月1日,如果申請成功,申請者可以不去該學校就讀。

所以,每位申請者可以同時申請多所EA方式的學校。前50的大學中,除了加州大學係統、華盛頓大學-西雅圖分校的公立大學,往往都會(hui) 提供這樣的申請方式。

(3)Priority

直譯為(wei) 優(you) 先錄取,是部分公立大學會(hui) 采用的提前申請形式。這種申請形式和EA非常相似,申請截止日期一般是11月1日,沒有綁定或者約束,申請者可自由選擇是否去就讀,可以同時申請其他學校。

正因為(wei) Priority和EA極其相似,越來越多的公立大學開始使用EA來命名學校的提前申請。這類大學有威斯康星麥迪遜、賓州州立、伊利諾伊香檳、俄亥俄州立、普渡大學等。

所以,在絕大部分場合,不需要咬文嚼字區分EA和Priority

(4)SCEA(Single Choice Early Action)和REA

直譯為(wei) “單一選擇提前行動”,REA(Restrictive Early Action)直譯為(wei) “限製性提前行動”。SCEA和REA可以理解為(wei) EA的變種,增加了一些限製:如果選擇了SCEA/REA某所學校,則不能同時申請其它任何美國私立大學的提前申請(ED和EA都不允許)。

例外情況是,可通過EA或者Rolling(滾動)形式申請美國的公立大學以及美國之外的大學。

此外,在SCEA/REA結果公布後,申請者還可以通過RD申請其他美國大學。SCEA和REA是非綁定式的,即錄取了可以不入讀該學校。

美國僅(jin) 有普林斯頓、哈佛、斯坦福、耶魯、加州理工、聖母大學等極少數學校提供這種方式。

怎麽(me) 樣,暈了嗎?沒暈就繼續往下看。

大學為(wei) 何設置早申請

主要原因有兩(liang) 點。一是提升入學率(Yield Rate),增加招生工作的確定性。二是為(wei) 了更加合理安排招生辦公室的工作,拉長戰線。免得大量申請者都在很密集的時間段提交申請,造成係統的崩潰或招生辦淡旺季工作強度差別太大。

對於(yu) 提供ED早申請方式的學校,他們(men) 能夠從(cong) 學生申請的方式中看出一個(ge) 學生對學校的忠誠度。這種獨特的規則,會(hui) 讓招生官的工作相對更容易,他們(men) 隻管錄取符合標準的學生即可,不需要擔心學生錄取後不來入讀。

早申請對申請的優(you) 勢

簡單講,對於(yu) ED的學校,其ED錄取率往往比RD高,不少學校甚至會(hui) 高一倍或更多。狹義(yi) 理解,ED的成功率更高(廣義(yi) 理解,這很大成熟上是由於(yu) ED申請的學生整體(ti) 水平也較高,未來單獨寫(xie) 一篇文章詳解。這就解釋了很多大學官網上,都有關(guan) 於(yu) ED優(you) 勢的“免責聲明”。這樣的聲明往往會(hui) 宣稱,“ED錄取率高僅(jin) 僅(jin) 是表麵,我們(men) 不認為(wei) ED申請比RD有任何直接、必然的優(you) 勢。

因為(wei) ,我們(men) 大學選拔學生的標準是一致的”)。同時,提供ED的大學,往往把近半數的招生名額留給了ED,且ED的錄取名額還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第三個(ge) 附帶優(you) 勢是,出結果時間比常規申請早好幾個(ge) 月,會(hui) 極大縮短等待結果的煎熬期。除了ED的其他早申請方式,除了出結果時間較早,沒有其他明顯優(you) 勢。

早申請主要策略及建議

本文主要探討ED的主要策略。因為(wei) ED規則的獨特性、限製性,很多家長、學生恐怕已經聽說過這句話了,“ED要去申請一所衝(chong) 刺的學校、錄取了絕不後悔的那種學校”,或者,“ED要去大膽嚐試一所踮踮腳才能夠得到的學校”。這樣的表述都沒錯,隻是略顯簡單粗暴了一些。讓我們(men) 適當展開一下。

大家理解的難點就在於(yu) ,何為(wei) “踮踮腳才能夠得到”?我們(men) 在這裏舉(ju) 一個(ge) 簡單的例子,雖不精確,但足夠容易理解。例如,在由分數決(jue) 定錄取的機製下,某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是100分,而某特長或獎項的加持作用大概是5分

“踮踮腳夠得到”意味著,考生自己要有把握考出95分及以上的成績,通過5分的加持才能達到錄取標準;如果考生連94分都考不到,加上這5分也無法達到錄取標準,因此就毫無意義(yi) 了。所以,準確來說,隻有那些考分在95-99分的考生能享受到這5分加持作用(即ED)的紅利

美國頂尖大學的本科錄取規則,當然比上麵這個(ge) 例子要複雜成千上萬(wan) 倍。ED的加持作用也無法量化,且在專(zhuan) 業(ye) 顧問的經驗中,顯然無法達到總分100分裏5分的權重。但基本道理都已經說清楚了。如果定位過高,則完全浪費了ED申請的機會(hui) 。

總結,ED策略說一千道一萬(wan) ,其實是基於(yu) 準確定位、理性選校,這樣,才能將所謂“加持作用”的紅利最大化。申請畢竟是一個(ge) 零和博弈,從(cong) 結果看隻有錄取和拒絕兩(liang) 種。如果我們(men) 的目標是拿到錄取,則應該更加務實一些,不應該盲目自信、超越合理範圍地追高。

機構一直強調,美國本科申請的核心是選校,選校的核心則是ED選校。所以,合理利用ED,是申請策略中最重要的一環。號稱“中國美國申請第一牛校”的北師大實驗,則是合理利用ED規則的典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寫作類競賽天花板JohnLocke競賽適合哪些學生參加?含2025年JohnLocke競賽輔導大綱

下一篇

上海AMC8培訓課程超強推薦!名師帶衝前1%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