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般對辯手言辭犀利、咄咄逼人的印象不同,Flower可以說是人如其名,她的表達總給人一種如沐春風、娓娓道來的感覺。她非常擅長從(cong) 一個(ge) 小小的切入點深入下去,輕盈地把一連串成長的線索穿起,讓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這樣的辯論風格也被她戲稱為(wei) “床墊式辯論”:“我喜歡的辯論節奏就是‘軟-硬-軟’,開始和結尾都是很溫柔的,讓人覺得很舒服,沒有攻擊性。尤其是一開始,當你用一種很有禮貌的姿態提出一些關(guan) 鍵問題的時候,對方往往會(hui) 放鬆警惕。一旦我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回答,就會(hui) 展開攻勢,盡力瓦解對方的防線,最後再用有禮貌的、讓人舒服的總結陳詞,把我方的觀點牢牢印在裁判的心中。”
不管是彬彬有禮還是氣勢洶洶,對於(yu) Flower來說都是進攻的武器:“我覺得不管是哪一種辯手都能找到自己進攻的方法,關(guan) 鍵就在於(yu) 你要學會(hui) 利用自己的特質,不要被外界對你的評價(jia) 所束縛。”
然而一開始Flower並不是這樣,甚至可以說曾經的她是這一切的反麵:她拘謹、不自信,碰到厲害的對手會(hui) 感覺天塌了,她甚至認定自己永遠、永遠也不可能站到決(jue) 賽的舞台。
這一切的轉變,都要從(cong) 她轉入新學校之後一場演講比賽說起。
Flower從(cong) 小在內(nei) 蒙長大,隨父母來到深圳之後,不論是自然環境、風土人情還是學習(xi) 的氛圍都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作為(wei) 一個(ge) 外來者,Flower不出意外地被同學孤立了。在一次演講校隊的練習(xi) 中,部分同學更是用一種霸淩式的嘲笑和奚落摧毀了她的信心:“我當時整個(ge) 人都在抖,在台上就哭出來了,演講也沒有能完成。我本來就不是一個(ge) 很自信的人,當時我真的覺得自己整個(ge) 信心都被他們(men) 摧毀了。我當時覺得自己再也不想演講了。”
回到家裏,媽媽非常耐心地勸了她很久很久。Flower一直是一個(ge) 聽話的孩子,那一晚卻顯得格外倔強,直到媽媽的一句話點醒她:“我媽媽知道我為(wei) 了這個(ge) 演講確實付出了非常多,每一句話,每一個(ge) 動作我都練習(xi) 了很久,我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力範圍內(nei) 的最好,這才是重要的。而那些嘲笑我的人,他們(men) 的嘲笑事實上沒有任何意義(yi) ,因為(wei) 他們(men) 其實也沒有自己以為(wei) 的那麽(me) 好。反而是我把他們(men) 看得很強,才會(hui) 被他們(men) 打倒。”
就在那一刻,她感覺自己彷佛一下子頓悟了:“我發現這個(ge) battle其實並不存在於(yu) 那個(ge) 演講的賽場上,而是存在於(yu) 我的內(nei) 心:是我對自己沒有自信,而且我一直在嚐試去跟他們(men) 證明我很好。但這是不對的。”
“那一刻我想明白了:就是因為(wei) 我認同了他們(men) 可以決(jue) 定我好還是不好,他們(men) 才能欺負我。隻要我不認同他們(men) 的遊戲規則,他們(men) 就影響不了我。相信自己,去做到自己內(nei) 心的最好才是真正有意義(yi) 的。”
“所以我不再想要向他們(men) 證明我很好,我隻需要努力的去追求自己內(nei) 心的那個(ge) 最好。我要把我所有準備的東(dong) 西,我最好的表現拿出來,因為(wei) 我付出了努力,而且我相信自己。”第二天的演講比賽,她確實也是這樣做的:盡管前一天剛剛經曆了各種打擊,但是她卻表現地出乎意料的自然大方,盡管好幾場比賽她都要和那些霸淩者同場競爭(zheng) ,她卻再也沒有一點畏懼,非常順暢地完成了比賽。事後回想起來,連她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我也不知道是怎麽(me) 做到的,可能就是想通了,心裏不再有包袱,而且我感到有一股力量在支持著我,不顧一切地要把這件事情完成。”
而那場比賽的結果也出乎她的意料:在showcase環節,她聽到了一個(ge) 熟悉的數字。“我?我也可以去做表演賽?!!?”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這個(ge) 前一天還因為(wei) 心理崩潰而在台上大哭的少女,今天卻邁著自信的步伐,超越了那些嘲笑她的人,成為(wei) 了所有人的榜樣。
“我在這件事情上學到的經驗有兩(liang) 個(ge) :一個(ge) 是在關(guan) 鍵的時候千萬(wan) 不能退縮,第二就是不要被外界對你的評價(jia) 所束縛,隻要你認真的付出了,就要敢於(yu) 堅持。”
類似的事情之後又發生一次:作為(wei) 新人,Flower因為(wei) 優(you) 秀的表達能力入選了中文辯論校隊。同一個(ge) 隊伍的前輩卻安排她去做三辯攻辯:“我當時什麽(me) 經驗都沒有,他們(men) 都是有過比賽經驗的人了,攻辯是需要很多臨(lin) 場實戰經驗的。我覺得自己就算硬著頭皮上也做不好,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
然而要和前輩們(men) 做這樣的溝通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wei) 他們(men) 正是上一次在演講比賽中嘲笑她的人:“當時我非常非常害怕,但是我也知道這份害怕更多的還是源自自己的不自信。隻要我下定了決(jue) 心一定要換一個(ge) 辯位,而且我有正當的理由,那我就一定可以做到。但過程真的挺煎熬的,當時我用手機發消息和他們(men) 溝通,每發一條消息都要做很多心理建設。好在我堅持到最後了!”
通過一次次麵對自己的恐懼,Flower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和底色:這就是她,這就是她想要的。
而這一次次直麵脆弱,也讓她將困難轉化為(wei) 希望,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從(cong) 中汲取營養(yang) 。
從(cong) 內(nei) 蒙到深圳,又從(cong) 深圳到北京。再次來到新環境的Flower,也接觸到了新的愛好:公共論壇式辯論(PF Debate)。而剛剛接觸,她就一下子被PF吸引了:“我覺得PF在知識積累和綜合能力提升兩(liang) 個(ge) 方麵都可以給人特別顯著的提升:首先就是它鼓勵你去特別深入地了解一個(ge) 辯題的方方麵麵,去真正了解一個(ge) 話題的來龍去脈。你不但可以學習(xi) 到很多學術知識,還可以通過這一個(ge) 辯題,去觸摸到這一類話題背後的邏輯和結構,這是我非常喜歡的。”
“其次就是PF對於(yu) 一個(ge) 人綜合的表達溝通能力提升特別顯著:首先你要掌握辯論的基本技巧:怎麽(me) 把一個(ge) 邏輯鏈講清楚,怎麽(me) 陳述、怎麽(me) 反駁、怎麽(me) 提問,包括怎麽(me) 總結等等;其次是要學會(hui) 和你的搭檔溝通,不管是在備賽時候,還是比賽或者是比賽結束之後的複盤,每一個(ge) 環節如果你們(men) 都能齊心協力,那效果肯定是很不一樣的。最後就是要學會(hui) 和不同的裁判溝通,和不同的人溝通重點應該是不一樣的,怎樣在完全理解辯題的基礎上去把你的道理說清楚,同時要給裁判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覺得是一件非常有挑戰,也很有趣的事情。”
要應對這些挑戰,對於(yu) Flower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盡管她曾數次克服困難,但是在麵對新領域時還是難免感到害怕和不自信。
在剛剛開始打PF時,crossfire一直是她壓力最大的環節。每次發言,她都會(hui) 忍不住發抖,常常因為(wei) 害怕選擇坐著說話,同時她也非常非常依賴自己的稿子,完全無法即興(xing) 。因為(wei) 緊張,她常常會(hui) 念錯行,把對a點的回應念成對b點的回應,每到這時,她甚至會(hui) 僵在現場,難以繼續。
但她並沒有因為(wei) 自己的不自信而止步不前,或者過度憂慮:“我知道自己就是這樣的,或許這在別人眼中是不自信,但是我就把它當成麵對陌生的自然反應,或者說,就是接納自己不自信也沒關(guan) 係。我相信我隻要能多打一些比賽就能變好。”
在另一方麵,Flower的不自信在某些方麵反而鞭策著她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擅長即興(xing) ,她就在場下準備更多。每次比賽開始前,她都會(hui) 花很多時間盡量去窮盡一個(ge) 論點可能的反駁,作為(wei) 1辯,她準備的rebuttal相關(guan) 的內(nei) 容可能比2辯還要多,就是為(wei) 了可以在crossfire和summary環節能夠應對自如。而回應的時候會(hui) 念錯,其實也有對應的解決(jue) 方法:老師告訴她,其實隻要把所有觀點都記錄到一個(ge) excel表格裏,再一一進行對應的書(shu) 寫(xie) ,對照著去念自然就不會(hui) 念錯了。“就是有的時候可能並不是你能力不行,隻是你不知道還可以這樣做,隻要多問、多實踐,懂得多了,自然就不害怕了。”
嘴上雖然這樣說,但道理還是要經過實踐的考驗。23年春季北京線下賽,是她第一次突破。長時間的準備和前麵幾場的演練幫助她積累了不少經驗。在那場比賽中,她第一次嚐試用自己的即興(xing) 應對,雖然對自己的即興(xing) 能力沒有什麽(me) 信心,但她還是把想說的盡力表達清楚了。比賽結束後搭檔誇讚了她的發揮,她並沒有放在心上:“搭檔本來就會(hui) 互相鼓勵,而且我覺得自己跟那些真正即興(xing) 厲害的辯手肯定還是有差距的。”
但結果再一次出乎她的意料:她成為(wei) 了那場比賽最佳辯手Top3,而前麵兩(liang) 名則是本場冠軍(jun) 。
原來我可以的。這一次認可就像一塊壓艙石,給了Flower最底層的信心:“我覺得有時候這些外界的肯定還是很有價(jia) 值的,它們(men) 就像一個(ge) 個(ge) 路標,可以幫助我更好的確認自己的位置。我從(cong) 那一次比賽之後,就再也不害怕crossfire了,甚至我現在最喜歡的就是crossfire。”
北京賽之後,Flower擁有了辯論的底氣,也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風格。正如文章開頭說的那樣,她最擅長的是從(cong) 一個(ge) 小小的切口出發,拎起一連串線索,用長長的邏輯鏈條到達直覺和經驗難以觸達的遠方。用她的話來說,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就像是一次“思維的遠足”,她享受跟隨著一次次提問走到很遠的地方,回過神來,她常常會(hui) 發現對手甚至教練都沒能證明的邏輯鏈條。
在她的經驗裏,定義(yi) 或者說framework往往是一種特殊打法的關(guan) 鍵節點。“因為(wei) 很多時候觀點的分歧就是從(cong) 定義(yi) 開始的,隻要你把一個(ge) 特殊的定義(yi) 拿下來了,後麵的交鋒就能獲得很多便利。”
因此,Flower逐漸發展出了類似“溫柔一刀”的辯論風格:用禮貌溫柔的發文降低對手的心防,一旦對方上鉤,便會(hui)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展開攻勢,拿下對方的論點,再用富有感情、彬彬有禮的陳述將我方的論點深深印在裁判心中。
今年春季的廣州賽,Flower再次實現了突破。“我曾經覺得決(jue) 賽是一件非常非常遙遠的事情,我從(cong) 來沒有想過自己真的可以站在這裏,麵對那麽(me) 多的觀眾(zhong) 和直播的攝像頭去辯論。能夠走到這裏對我來說真的很重要。”
然而事實總是比人的想象更加精彩。在上半年的廣州賽突破之後,秋季線上賽Ⅱ第一次挑戰了公開組。線上賽Ⅱ是賽季初期參與(yu) 人數最多的一場比賽,近300名選手到來讓這場比賽競爭(zheng) 異常激烈。
而麵對壓力,今天的Flower已經不再懷疑自己。
第一次挑戰公開組,她也有了更多的新經驗:“從(cong) 前在初中組還是會(hui) 對公開組有一些想象。真正開始打了之後發現這個(ge) 組弱的會(hui) 比初中組弱,但是強的也會(hui) 比初中組強很多,整體(ti) 就是方差會(hui) 更大。但是不管對手怎麽(me) 樣,專(zhuan) 注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是根本,這一點是不會(hui) 變的。”
而這場比賽,也成為(wei) 了Flower打辯論兩(liang) 年來最喜歡的一場比賽:“如果是以前,剛剛進入一個(ge) 新的組別可能又會(hui) 讓我非常緊張害怕,但是我這次完全沒有,就是非常自然順暢地就完成了比賽,同時也得到了新搭檔的認可。我覺得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ge) 嶄新的開始,是我個(ge) 人的裏程碑。”
從(cong) 一個(ge) 在演講現場大哭崩潰的女孩,到能夠麵對壓力,甚至利用自己的特點從(cong) 容進攻,Flower無疑完成了一次成長的蛻變。正是她一次次在深陷恐懼和脆弱時從(cong) 不逃避,才讓她抓住了每一次成長的機會(hui) ,將挫折轉化成了希望,不僅(jin) 讓她看清了自己,也在之後成長的路上不斷從(cong) 中汲取力量。
就像她說的那樣,看透恐懼,看到脆弱來源於(yu) 我們(men) 自身而非外界是一個(ge) 寶貴而深刻的洞察,真正的失敗從(cong) 來不是我們(men) 被外界打倒,而是遇到困難之後對自身恐懼的逃避。而當我們(men) 能夠一次次勇敢麵對自身的脆弱,我們(men) 就能夠一次次將挫折和陰影,轉化成希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