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之間有很多跨校的本科雙學位項目,比如布朗大學和羅德島設計學院的聯合項目,哈佛和伯克利音樂(le) 學院的聯合項目等。從(cong) 2017年開始,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和都柏林聖三一學院開設本科聯合項目,這個(ge) 項目目前的知名度還不高,今天這篇推文給大家介紹這個(ge) 項目的一些基本情況。
1 項目開設基本情況?
這個(ge) 項目於(yu) 2017年開始招生,學生先在都柏林聖三一學院學習(xi) 兩(liang) 年,然後再到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學習(xi) 兩(liang) 年,四年後拿到兩(liang) 個(ge) 學校的本科學位。在學習(xi) 過程中,專(zhuan) 業(ye) 選擇有連貫性,具體(ti) 的對應規則如下:
表格左列的9個(ge) 專(zhuan) 業(ye) 為(wei) 都柏林聖三一學院所提供,設置在都柏林的藝術人文社科學院,右列的22個(ge) 專(zhuan) 業(ye) 為(wei)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所提供,設置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學院,注意此學院並非我們(men) 在CA係統中常申的Columbia College或者哥大工程學院。
2 項目怎麽(me) 申請?
這個(ge) 項目的申請並不通過CA係統,而是通過哥大自己的申請係統,申請材料包括:
除了這些常規申請材料外,該項目的錄取者都會(hui) 經過麵試,麵試的時間安排在2-3月,一般時長半小時。
從(cong) 2017年的錄取數據看,當年收到了160份申請,發出了40份錄取,錄取率為(wei) 25%,這個(ge) 錄取率和哥大-巴黎高政聯合項目的錄取率差不多,同年哥大本科的錄取率僅(jin) 為(wei) 7%。
3 項目優(you) 劣勢?
優(you) 勢:
1)兩(liang) 個(ge) 大學都是曆史悠久的老牌名校,都很注重人文社科方麵的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項目延續了哥大經典的core curriculum要求。
2)各分兩(liang) 年的跨國學習(xi) 經曆
劣勢
1)專(zhuan) 業(ye) 選擇較少且冷門
2)哥大方麵對接的是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學院,並非其常規本科學院。
4 哥大的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是個(ge) 什麽(me) 學院?
這個(ge) 學院開設於(yu) 1947年,最初主要是為(wei) 二戰退伍軍(jun) 人所設,幫助他們(men) 完成高等教育,後來慢慢發展為(wei) 非傳(chuan) 統的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本科教育,非傳(chuan) 統學生定義(yi) 寬泛,包括有教育間隔的學生,不能全職上學的學生等。
該學院的學生平均年齡為(wei) 26歲,開設七十多門專(zhuan) 業(ye) ,很多大學有類似的學院設置,但哥大這個(ge) 學院的學生和常規本科生的課程融合做得最好。
5 其他值得關(guan) 注的跨校雙學位項目
1)哈佛-伯克利音樂(le) 學院
2)哥倫(lun) 比亞(ya) -巴黎政治學院/香港城市大學/特拉維夫大學
3)威廉瑪麗(li) 學院-聖安德魯斯大學
4)艾默裏大學-喬(qiao) 治亞(ya) 理工學院
5)布朗-羅德島設計學院
6)幾乎所有文理學院和類似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達特茅斯、華大聖路易斯等大學工程學院都有3+2的聯合培養(yang) 項目。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