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2022 年 6 月 24 日,美國最高法院推翻 1973 年 Roe v. Wade 羅伊訴韋德案的裁決(jue) ,取消了憲法對墮胎權的保護,將墮胎合法性問題留給各州。
這一判決(jue) ,引爆美國上下以及國際輿論。
這新一屆最高法院,6 名大法官由共和黨(dang) 總統任命,3 名由民主黨(dang) 總統任命。
他們(men) 關(guan) 於(yu) 墮胎權的裁決(jue) ,自然引發對於(yu) 另一個(ge) 案件的強烈關(guan) 注:
2014 年,SFFA - 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 公平錄取學生組織,分別對哈佛大學、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 UNC 提起訴訟:
因招生過程不透明,哈佛等大學以學生群體(ti) 多元化為(wei) 由,采用基於(yu) 族裔的平權措施,壓低亞(ya) 裔入學比率,涉嫌歧視亞(ya) 裔。
該訴訟曾在 2019 年和 2020 年,分別被兩(liang) 個(ge) 下級法院裁定,SFFA 敗訴,哈佛等學校在招生時,考慮種族,是實現學生群體(ti) 多元化的合法努力。SFFA 接著上訴到最高法院。
今年,2022 年 1 月 24 日,最高法院宣布,同意受理。將於(yu) 10 月開始聽取庭審口頭辯論。很可能在明年,2023 年 6 月,做出裁決(jue) 。
究竟會(hui) 有什麽(me) 樣的裁決(jue) ?
哈佛大學學生媒體(ti) The Crimson 在采訪中,有 15 位招生與(yu) 法律專(zhuan) 家說,最高法院很有可能會(hui) 支持 SFFA。
這個(ge) 案件,關(guan) 乎亞(ya) 裔學生錄取,也將是平權運動 Affirmative Action 幾十年來遇到的最大挑戰。
孩子在美國上學的家長都有體(ti) 會(hui) ,作為(wei) 可能是世界上最多元化的移民國家,種族,是美國、美國學校天天都會(hui) 遇到的話題。
族裔多元,即是美國的社會(hui) 財富,也帶來衝(chong) 突和障礙。很多曆史、文化原因,造成種族歧視和不平等。
平權運動 Affirmative Action 的主要訴求,是為(wei) 少數族裔,不隻是非裔,爭(zheng) 取自由、平等和法定權利。為(wei) 了彌補或糾正因膚色、宗教、性別或族裔等對少數或弱勢群體(ti) 產(chan) 生的歧視,而設立對這些群體(ti) 的特別優(you) 待,從(cong) 而達到平等的政策措施。
以族裔作為(wei) 招生考量指標之一,美國大學已經沿用了40多年。最高法院也曾多次支持:
1978 年,加州大學董事會(hui) 訴巴基案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v. Bakke
裏程碑式案件。最高法院判決(jue) ,政府有義(yi) 務來保障課堂多樣性,所以,平權政策合乎憲法,允許大學招生時將種族作為(wei) 考量因素之一。但是,規定少數族裔學生配額就有些過份。因此判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敗訴,允許被告入學。
被告 Bakke 是一位白人工程師,海軍(jun) 陸戰隊退伍軍(jun) 人。30多歲申請進入醫學院就讀,但因年齡過大,數次遭拒。他申請的評估得分,高於(yu) 因少數族裔配額而被錄取的學生。
2003 年,格魯特訴布林格案 Grutter v. Bollinger
是 SFFA 上訴最高法院要求推翻的另一裏程碑式案例。最高法院根據先例,支持密執根大學法學院在招生中考量種族因素並加分,種族配額仍然違法。進一步將種族與(yu) 其它個(ge) 性化因素相結合的招生方法合法化。並再次說明,多樣性關(guan) 乎政府利益。
原告 Grutter,白人女生,3.8 GPA,161 LSAT。
2013 年費舍爾訴德州大學案 Fisher v. University of Texas
最高法院裁決(jue) 仍然禁止配額製度,仍然允許大學招生時考慮種族因素,同時也警告,並不是所有平權政策都符合憲法規定。
德州立法,成績進入 TOP 10%的所有高中生都能進入德州公立大學。10%之外,計算個(ge) 人成就評分,其中包含族裔一項。拉丁裔、非裔會(hui) 有加分。原告 Fisher,白人女生,高中沒有進入 TOP 10%,起訴因族裔被歧視而未被錄取。
族裔,是否可以作為(wei) 大學招生標準之一?學校應該如何控製學生種族構成,以達到多元化?關(guan) 於(yu) 平權的爭(zheng) 議越來越多。
不同少數族裔,大學錄取有高有低。在競爭(zheng) 激烈、錄取率逐年降低的精英大學和頂尖高中,非裔、拉丁裔比例偏低。隻占總人口 5.7% 的亞(ya) 裔,顯高。
美國已經有 9 個(ge) 州不允許在招生中考慮族裔平權。
1996 年,平權政策在加州遭遇挫敗。加州投票,禁止州內(nei) 公立學校將種族作為(wei) 招生考量因素,並設第 209 號提案規定,本州不得以種族、性別、膚色、族裔和民族出身為(wei) 由,在任何公共就業(ye) 、公共教育和公共承包上,對任何個(ge) 人予以歧視或給予優(you) 惠待遇。
提案實施以來,占加州人口不到 15% 的亞(ya) 裔,在 UC 內(nei) 占比從(cong) 1990年的29.5%,上升到之後多年的 38-41%。
2020 年,209 號提案受到挑戰,在公投中險遭推翻。
2019 年,在聯邦法院庭審上,哈佛和 SFFA 都聘用了經濟學家來分析:
如果去掉族裔這一項指標, 2019 屆學生的錄取會(hui) 有什麽(me) 不同結果?
雙方的模型都顯示,非裔學生比例會(hui) 降低一半還多,拉丁裔會(hui) 降低三分之一,白人和亞(ya) 裔比例會(hui) 增加。(左為(wei) 實際占比,中為(wei) 哈佛模型結果,右為(wei) SFFA 模型結果。今年,2026 屆哈佛亞(ya) 裔學生入學占比已達到 27.8%。)
哈佛大學律師在法庭上表示:
該校在招生時,會(hui) 綜合考慮學術興(xing) 趣、信仰、政治觀點、地理位置、家庭環境以及族裔身份等。並不會(hui) 自動給某個(ge) 特定族裔加分。
“強製推行不分族裔的招生計劃,會(hui) 削弱這些大學進行個(ge) 性化評估的能力。而評估的目的,是產(chan) 生一個(ge) 既多樣化又優(you) 秀的班級。”
而一位亞(ya) 裔家長在采訪中說,“我們(men) 知道,種族是等式的一部分。有多重要,我們(men) 不知道。而我們(men) 都明白,與(yu) 其他種族相比,為(wei) 了進入大學,亞(ya) 洲孩子必須在各方麵做得更好。”
如此強調多元化,是因為(wei) ,作為(wei) 移民國家,美國的頂尖大學,比如藤校,以培養(yang) 出能與(yu) 不同文化、曆史背景的各族裔合作,共同改變世界的領導者,為(wei) 主要教育目標之一。
如果不考慮種族,如何實現招生多元化?
美國的學校背景、家庭地理位置,也經常體(ti) 現族裔多元。增加社區大學、退伍軍(jun) 人等的轉學率,也能促進多元化。
但是,這些都不能完全替代族裔。這也是為(wei) 什麽(me) ,明知有爭(zheng) 議,大學還仍然這麽(me) 多年沿用族裔作為(wei) 標準之一。
SFFA 訴訟的另一個(ge) 焦點為(wei) ,哈佛不得不提供的大量錄取文件顯示,亞(ya) 裔學生的個(ge) 人性格評分較低。這個(ge) 話題放在以後來講。
這裏隻說一點,即使調高亞(ya) 裔學生個(ge) 性評分,影響亞(ya) 裔入學而引起爭(zheng) 議的,仍然會(hui) 是,亞(ya) 裔學生入學占比相對人口占比偏高這一點。以上最高法院裁決(jue) 的三個(ge) 案例中,三位申請人個(ge) 人評分都不差。
有學者建議,完全取消以 legacy 傳(chuan) 承、運動員、性別以及族裔作為(wei) 考量,也是實現多元化的另一種方式。最高法院也曾在判決(jue) 中提到,希望有一天,學校錄取,可以不再考慮族裔。
但這一天,是否因為(wei) 今年秋季,這一屆不懼推翻先例的最高法院,做出不同裁決(jue) 而加快到來?
為(wei) 了實現教育公平,大學的招生政策又會(hui) 有什麽(me) 變化?
麵對現實環境中的不公平,很多家長仍然鼓勵孩子繼續努力,去嚐試更好的學校,更好的教育。
單單獲得精英學校學位,並不能完全消除歧視。
但是,如何讓努力的孩子,能夠沒有心理負擔、更為(wei) 大膽地去努力,感覺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世界是你任意揮灑的舞台。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