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大學申請係統Common App(CA)發布了2024-2025學年申請季的最新數據,這些數據截止到11月1日。與(yu) Open Doors的廣泛數據相比,CA的數據報告在某些方麵更能直接反映出當前美國本科申請的動態和趨勢。
那麽(me) 今年的早申情況如何,跟著老師一起來了解一下 ~
01、早申總量持續上漲
截止到11月1日,2024-2025申請季共有904,860人參加早申,較去年同期增長6%,實現了連續5年的增長。申請遞交總份數也突破了400萬(wan) 份,較去年同期增長10%。人均申請大學的數量也增長了3%,從(cong) 人均4.29份增加到4.44份申請。
圖表數據清晰地揭示了一個(ge) 趨勢:早申階段的申請活動已經連續五年呈現上升趨勢,申請材料的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從(cong) 200萬(wan) 激增至超過400萬(wan) 份。這一現象表明,在早申期間,采用“廣撒網”策略的學生越來越多,成為(wei) 了申請行為(wei) 的主流。
02、25Fall中印申請人數再漲
今年標誌著自2019年以來的一個(ge) 轉折點,國際申請者的增長率首次未能超過美國本土申請者。在超過90萬(wan) 名提交早申的學生中,美國本土申請者數量為(wei) 824,923人,較去年增長了7%,而國際申請者數量為(wei) 79,937人,增長率為(wei) 5%。(Figure 16)
在國際申請者中,亞(ya) 洲學生以45,691人的數量占據了主導地位,占到國際申請者總數的57.2%,並且與(yu) 去年同期相比,亞(ya) 洲學生的申請人數實現了9%的增長。(Figure 19)
在作為(wei) 美國高等教育最大生源國的競爭(zheng) 中,中國和印度的申請者數量在今年均呈現上升趨勢。
具體(ti) 來說,中國學生在早申階段的申請人數達到了13,115人,較上一年度增長了9%,在國際申請者中占比16.4%。這一增長結束了中國學生申請人數連續三年的下降趨勢,並繼續保持了其在美國本科早申中的最大國際生源地位,顯示出中國學生對早申的重視程度以及對目標大學的明確追求。
與(yu) 此同時,印度的早申申請者人數為(wei) 9,955人,同比增長了5%,在國際申請者中占比12.5%。盡管最新的美國門戶開放報告顯示印度已成為(wei) 美國高等教育最大的生源國,但這一數據主要反映了研究生層麵的情況。在本科申請方麵,印度與(yu) 中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除此之外,亞(ya) 洲區域內(nei) 其他國家赴美求學的國際學生人數同樣顯示出上升勢頭。具體(ti) 來看,孟加拉國、哈薩克斯坦和尼泊爾的申請者數量分別實現了51%、30%和22%的年增長率,達到了1633人、1123人和2036人。與(yu) 此形成對比的是,非洲的兩(liang) 大留學生源國——加納和尼日利亞(ya) 的申請人數卻遭遇了下滑。
03、公立大學比私立更吃香
其實在今年CA公布的早申數據中還藏著一條暗線:私立院校申請者增長相對平緩,公立院校十分火熱。
除了申請平台官方數據,各院校也發布了第一波早申數據,從(cong) 這波數據中可以看到每個(ge) 學校都有著不同的處境,也有可能是公立私立院校所處現狀不同的縮影。
#耶魯:國際生申請減少30%#
在2025年秋季(25Fall)早申階段,耶魯大學共收到了6,754份申請,這一數字創下了近五年的新低。與(yu) 去年的7,856份申請相比,申請人數減少了超過1,000份,降幅達到了14%。具體(ti) 來看,美國本土申請者減少了9%,而國際申請者的減少更為(wei) 顯著,達到了30%。耶魯大學官方表示,這一數據符合他們(men) 的預期,認為(wei) 這可能與(yu) 學校今年調整為(wei) “Test-Flexible(靈活選擇)”標化政策有關(guan) 。Test-Flexible政策要求申請者必須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但可以選擇提交SAT、ACT、AP或IB中的一種或多種成績。
盡管申請人數有所下降,但與(yu) 2019-2020年相比,即疫情前最後一次要求提交標化成績的申請季,今年耶魯的早申人數實際上增長了16.9%。這表明,在相同條件下,競爭(zheng) 依然非常激烈。
#佐治亞(ya) 大學申請人數首次破3萬(wan) #
作為(wei) 公立院校,佐治亞(ya) 大學今年的申請數據十分亮眼。24/25年度,佐治亞(ya) 大學早申人數首次突破了30,300人,相比去年增長13%,州外申請者超過18,000人。
佐治亞(ya) 大學一直以來對申請者的學術能力要求比較高,申請時必須提交標化成績;
根據佐治亞(ya) 大學公布的往年錄取數據,大家的GPA分數段在4.16-4.38,SAT分數段在1370-1510,AP/IB等課程遞交門數在8-13門。
這個(ge) 數據可以看到,美國名校對學生的基本學術能力和成績的要求還是相當高的。
04、標化成績越來越重要
到11月1日為(wei) 止,已有475,504名申請者在申請過程中提交了標準化考試成績,這一數字較去年同期增長了9%,並且比那些未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的429,356名申請者多出了4.6萬(wan) 人。
這一趨勢背後的主要驅動因素有兩(liang) 個(ge) :
首先,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重新要求申請者提交標準化考試成績,如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加州理工學院等,這意味著沒有相應的成績將無法申請這些學校。
其次,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製,學生得以恢複正常參加標準化考試。在當前教育環境中,標準化考試仍然是一個(ge) 有效的、統一的評估手段。此外,眾(zhong) 多研究也表明,SAT/ACT成績較高的學生在大學中獲得較高GPA的可能性更大,這使得標準化考試的重要性有時甚至超過了高中GPA。
綜合來看,本年度的早期申請季競爭(zheng) 尤為(wei) 激烈,這不僅(jin) 體(ti) 現在申請者數量的增加,還表現在學生們(men) 更願意提交多所大學的申請以增加錄取機會(hui) 。
隨著競爭(zheng) 的日益激烈,我們(men) 可以預見,未來將有更多學生為(wei) 了提高被錄取的可能性而選擇早期申請。這一趨勢可能會(hui) 使得早申階段的競爭(zheng) 更加白熱化。為(wei) 了能夠躋身於(yu) 頂尖學府,學生們(men) 或許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努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