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涉嫌數據造假 哥大宣布退出今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評選

涉嫌數據造假,哥大宣布退出今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評選

 當地時間周四(6月30日)晚,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宣布不再參加《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U. S. News & World Report)的美國大學排名。此前,一位數學教授質疑令哥大躋身這一極具影響力榜單第二把交椅的數據準確性。
 
提交排名數據的截止日期就在今天(7月1日)。一位哥大發言人表示,為(wei) 了回應塞迪烏(wu) 斯(Michael Thaddeus)教授的的批評,學校管理層需要更多時間分析數據。

今年二月,塞迪烏(wu) 斯博士在其網站發出長達21頁的尖銳批評報告,不僅(jin) 對榜單背後的數據表示質疑,而且還圍繞高校排行榜(事關(guan) 數以百萬(wan) 計未來學生及其家庭擇校選擇)本身價(jia) 值甚至準確性的爭(zheng) 論推波助瀾。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教務長博伊斯(Mary C. Boyce)在聲明中表示,“哥大領導層嚴(yan) 肅對待上述問題,並立即著手審核我校數據搜集和提交流程。”  

事發當時,哥大堅稱數據無誤,但博伊斯表示校方"如今根據出現的問題仔細審視我們(men) 的流程。目前進行的審核事關(guan) 誠信,我們(men) 不會(hui) 走捷徑,盡力讓真相水落石出。”

排名數據造假  

賽迪烏(wu) 斯教授的調查報告主要提出以下六大問題:

 1、班級規模

班級規模是U.S. News排名中衡量教師資源最重要的指標,占8%。小班授課比例越大,學校得分越高。在2022版榜單中,哥大提供數據稱該校82.5%的本科班級規模在20人以下,8.9%班級超過50人。該數據在排名前100所綜合性大學中高居榜首。

涉嫌數據造假,哥大宣布退出今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評選

調查報告截圖

然而,通過直接統計哥大官網的課程注冊(ce) 信息,賽迪烏(wu) 斯博士發現2019年秋季到2020年秋季(數據提供時間段)期間,隻有62.7%-66.9%的本科班級規模在20名學生以下;與(yu) 此同時,10.6%-12.4%班級上課學生超過50名。

2、最高學位教師比例

博士學位或最終學位的全職教師指標占榜單權重的3%。哥大聲稱100%的教職員工擁有最高學位——博士。相較其競爭(zheng) 對手普林斯頓 (94%)、麻省理工 (91%)、哈佛 (91%) 和耶魯 (93%) 具有明顯優(you) 勢。而事實上,哥大共有69名教師最高學曆為(wei) 本科或碩士。

3、財務資源

U.S. News榜單通過該指標衡量學校對於(yu) 每個(ge) 學生的教育投入,權重10%。

哥大聲稱花費巨額教學資金:2019-20學年的教學支出略高於(yu) 31億(yi) 美元。然而,塞迪烏(wu) 斯教授統計的各種財務數據表明,事實絕非如此!

涉嫌數據造假,哥大宣布退出今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評選

哥大財務支出不同分裂

他指出該金額還包括哥大醫院提供患者護理的費用,而後者肯定不該歸類為(wei) “教學”費用。此外,31億(yi) 美元比哈佛、耶魯和普林斯頓的相應數字加起來還要大。他補充道,包括紐大在內(nei) 的其他大學明確從(cong) 其報告的教學支出總額中剔除了患者護理費用。哥大沒有對其如何得出31億(yi) 美元支出數據進行任何解釋。

 4、師生比例造假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匯報給U.S. News的師生比為(wei) 6:1,而據其他途徑測算數據約為(wei) 11:1。 

5、全職教師比例造假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匯報給USNews的非醫學全職教師占比約為(wei) 96.5%。這項數據使得哥大領先其他院校:普林斯頓(93.8%)、哈佛大學(94.5%)、麻省理工(93.0%)和耶魯(86.2%)。而哥大匯報給政府的該數據卻是74.1%。

 6、畢業(ye) 率

包括畢業(ye) 率、退學率等在內(nei) 的所謂成果指標占U. S. News整體(ti) 排名權重達35%。哥大向該排名機構提供的信息顯示:96%本科生在6年或者更短的時間內(nei) 畢業(ye) 。

涉嫌數據造假,哥大宣布退出今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評選

各大知名高校本科轉學生比例

 
然而,轉學至哥大的本科生占比達到30%。塞迪烏(wu) 斯教授指出,盡管哥大非轉學本科生六年畢業(ye) 率達到96%,轉學生同期畢業(ye) 率僅(jin) 為(wei) 85%。因此哥大畢業(ye) 率指標應該有所誇大。
 
有興(xing) 趣的讀者可查閱賽迪烏(wu) 斯教授調查報告全文: https://www.math.columbia.edu/~thaddeus/ranking/investigation.html  

引申問題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發言人張本(Ben Chang,音譯)表示自己無法確定哥大何時重新參與(yu) 這項高校排名。  

類似哥大這樣的藤校退出排名,即使屬於(yu) 臨(lin) 時性,也是對排名機構聲譽的一種衝(chong) 擊,或許促使其他高校重新權衡其參與(yu) 決(jue) 定。很多大學校長抱怨稱,排名迫使其重視某些統計數據,而後者過度簡化在學生和學校間尋求良好匹配的因素。

周四晚上,塞迪烏(wu) 斯斯博士表示該舉(ju) 措引發了一係列校方尚未澄清的問題。他在一封郵件中寫(xie) 道,“哥大是否不認可U. S. News榜單本身?哥大是否決(jue) 定永久性退出大學排名?這項工作為(wei) 何未能及時完成?”  

"大學是否在表達它對《美國新聞》排名本身的不認同?"他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xie) 道。"它在未來幾年也會(hui) 退出嗎?為(wei) 什麽(me) 我所提出問題顯現沒有得到及時處理?

他補充道,校方未對 "本人所提具體(ti) 問題予以任何實質性的回應"。

管理層表示,最新版本的U. S. News榜單將於(yu) 九月發布。博伊斯博士指出,為(wei) 了方便未來學生了解詳情,哥大計劃於(yu) 今年秋季發布通用數據集(Common Data Set),教務長稱數據集將涵蓋類似於(yu) 《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榜單學校簡介的大部分信息。

哥大是唯一沒有發布通用數據集的常春藤盟校。這是多個(ge) 高等教育機構和U. S. News共同製定使用的一個(ge) 鬆散性標準化統計數據標準,包括諸多招生和運營數據。

塞迪烏(wu) 斯說,據他了解哥大此前曾編製此類數據集供校方內(nei) 部使用,但從(cong) 未公開發表。他指出,“關(guan) 鍵在於(yu) 其手頭的文件說明校方掌握過去提交至U. S. News數據的實情(甚至可能表明其錯誤陳述究竟是故意還是無意),但他們(men) 拒絕公開這些文件,即使當絕大多數投票教授要求公開後依然固執己見。這是哥大管理層存在的一個(ge) 嚴(yan) 重問題,即極其缺乏透明度。校方更感興(xing) 趣的是改善人們(men) 對哥大的看法,而非學校本身。”  

對於(yu) 賽迪烏(wu) 斯博士的評論,哥大發言人張先生拒絕予以置評,但指出哥大承諾於(yu) 今年秋季發布通用數據集。他表示,“長期以來校方一直實施其堅信全麵的正當流程。我們(men) 的目標在於(yu) 最大限度地展示準確度和透明度。”

專(zhuan) 業(ye) 研究代數幾何的薩迪烏(wu) 斯博士在其分析中發現,哥大提交的關(guan) 鍵支撐數據可謂“不準確,可疑或者是高度誤導”。

本年度,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排名攀升一位達到第二,僅(jin) 屈居普林斯頓大學之下,與(yu) 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並駕齊驅。

塞迪烏(wu) 斯博士指出哥大在1988年僅(jin) 位列第18,他認為(wei) 這一升幅極為(wei) 可觀。在其分析報告中教授發出靈魂拷問,“為(wei) 什麽(me) 哥大的命運會(hui) 有如此程度的改善?”

涉嫌數據造假,哥大宣布退出今年U.S. News美國大學排名評選

哥大1988年起U.S. News排名變動狀況

其他涉嫌數據造假的高校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並非第一所因排名數據受到質疑的高校

本年度,由於(yu) 5年前曆史數據出錯,南加州大學將其教育學院排除在《美國新聞》榜單之外。去年,因2014至2018年間使用虛假數據改善排名和增加營收,天普大學商學院一名前任院長被認定罪名成立。偽(wei) 造數據期間,該校在線工商管理碩士項目被《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評為(wei) 全美最佳項目。

2019年被取消排名的高校如下: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誇大校友捐贈率數據;

斯克裏普斯學院,虛報財務開支金額;

馬爾斯希爾大學,誇大校友捐贈率數據;

北卡羅來納大學彭布魯克分校,虛報“高中年級排名位列前25%”生源數據

約翰遜威爾士大學,虛報財務開支金額 俄克拉荷馬大學,誇大校友捐贈率數據。

多年來,包括愛奧納學院、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和埃默裏大學在內(nei) 的其他高校也曾偽(wei) 造或篡改數據。

毫無疑問,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是迄今為(wei) 止涉嫌數據造假的排名最高院校。

U.S. News排名的重要性

1983年,U.S. News發布第一期最佳大學排名時,隻是粗略地將大學分為(wei) 全國性大學、地區性大學和文理學院,再給學校的教職人員分發調查問卷,讓他們(men) 選出心目中的5所最佳大學。可想而知,如此草率的排名,學界根本不會(hui) 買(mai) 賬,還被當時的斯坦福大學校長肯尼迪(Donald Kennedy)譏諷為(wei) “大學的選美比賽”,與(yu) 大學的教育質量好壞毫無關(guan) 係。

即便如此,雜誌的銷量卻出人意料地好。1988年,雜誌社認識到了排名背後的巨大商機,當時的雜誌社社長挖來了艾爾溫(Mel Elvin),讓他主持高校排名項目。

埃爾溫是彼時赫赫有名的記者,《新聞周刊》華盛頓分社社長,尼克鬆訪華時他當過隨行記者。

加入U.S. News不久,埃爾溫就組織團隊開始給大學排名進行升級。他們(men) 為(wei) 大學排名建立了一整套運算法則,設立了若幹個(ge) 指標,比如我們(men) 今天熟知的錄取率、畢業(ye) 率、學術聲譽、校友捐贈等等。每期的排名後麵都跟著密密麻麻的數據,內(nei) 行的人都知道,排名浮動實際上並不是學校的水平發生了變化,隻是計算公式和數據的權重變了。

大學排名之所以大獲成功也是因為(wei) 它利用了美國人對數字的敬畏心理。把大學的教育水平用數字進行量化,經過一番“科學化”的包裝後,一般老百姓便很難參透其中的玄機。畢竟有哪個(ge) 人會(hui) 認真地去研究排名中的師生比例、校友捐贈率、學生入學率這些數據背後的真正含義(yi) 呢?不如直接相信專(zhuan) 業(ye) 的排名機構來得簡單。

另一方麵,大學排名滿足了當時的美國民眾(zhong) 對高等教育強烈的興(xing) 趣。上世紀70至80年代初,美國大學的入學人數不斷增長,高等教育不再是富人階級的特權,普羅大眾(zhong) 開始重視高等教育。U.S.News排名將難以捉摸的大學教育水平量化成數字呈現在讀者麵前,正好迎合了大眾(zhong) 對大學的好奇心。在大眾(zhong) 對大學教育還處於(yu) 懵懂的時候,排名成為(wei) 了一種快速建立認知的捷徑。

大學裏的教授和管理人員起初隻是拿大學排名當作茶餘(yu) 飯後的談資,以為(wei) 過幾年熱度就會(hui) 消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大學排名不但沒有涼涼,反而越做越大,被許多學生和家長奉為(wei) 圭臬。更頭疼的是,學校每年都不得不花費大量精力在研究大學排名上。許多大學都會(hui) 花高薪聘請既懂高等教育又會(hui) 統計分析的人才來主持院校研究辦公室(Office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並為(wei) 之配備助理。這樣一個(ge) 辦公室每年的運營經費可以雇到2-3個(ge) 終身教授。

學校一邊對大學排名恨得牙癢癢,另一邊又不得不勉力維持自己在排行榜上的位置,因為(wei) 排名的變化會(hui) 切實地影響到每年的招生人數。每當學校的排名下降時,當年收到的申請就會(hui) 急劇下降;生源下滑的結果就是生源質量下降,影響到下一年的排名。沒有學校會(hui) 願意陷入這種惡性循環,因此即使再瞧不起排名,在執行層麵上,仍然會(hui) 向《美新》雜誌提供數據,滿足他們(men) 的要求。

來自斯坦福大學,專(zhuan) 業(ye) 研究大學招生實踐的社會(hui) 學家斯蒂文斯(Michell Stevens)表示US News的排名已經成為(wei) 事實上的“組織和支配大學競爭(zheng) 的指引機製。”她一針見血地指出:“它們(men) 已經形成了一種特殊的治理模式。US News既非聯邦或州政府,也不是官方監管機構,亦無政府部門的背書(shu) 。但它事實上已經成為(wei) 這個(ge) 國家高等教育的監管機構,因為(wei) 學校本質上依靠US News來了解自身相對其他機構的地位;而家庭基本上已將US News排名作為(wei) 高等教育市場的指南。“

其實無論在榜上的排名如何,美國大學都有理由為(wei) 自己感到驕傲。他們(men) 有高度的學術自由、自治的精神,並為(wei) 各行各業(ye) 輸送著人才。至今為(wei) 止不參與(yu) 最佳大學排名的學校,像裏德學院(Reed College)、愛默生學院(Emerson College)、巴布森學院(Babson College)、庫伯聯盟學院(Cooper Union)、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即使榜上無名,也依然在各自的領域閃閃發光。

早些年,當喬(qiao) 治城大學的校長麵對來自商界和社會(hui) 的批評,說美國大學與(yu) 時代脫節、效率低下時,他激動地說:“我要問一問這些批評我們(men) 的人,我們(men) 喬(qiao) 大已經有200多年曆史了,至今輝煌依舊。而那些自以為(wei) 是的大公司、大銀行們(men) ,那些被《財富》雜誌排名前500的大企業(ye) 們(men) ,你能找到幾家過了100歲生日、幾家鴻運高照超過三代的?”

我們(men) 該如何看待大學排名?

榜單在某種程度上猶如一場考試,可以衡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學術水平,但參加考試的人需要意識到,沒有任何一種考試能衡量一切。大學排名也是如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學校的實力,但教育給心靈帶來的創造是無法數字去衡量的。

附: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中國學生錄取數據:

參考資料: https://www.math.columbia.edu/~thaddeus/ranking/investigation.html

https://www.nytimes.com/2022/06/30/us/columbia-us-news-rankings.html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芬蘭應用科學大學(UAS)在線預科項目7月25日開始第二輪申請

下一篇

北歐留學申請五大注意事項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