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最權威、水平最高、規模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數學會(hui) 議,每四年舉(ju) 辦一屆,有著"數學界奧運會(hui) "之稱的2022國際數學家大會(hui) (簡稱ICM)在剛剛拉開了帷幕,本屆大會(hui) 原定是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線下舉(ju) 辦,但因為(wei) 疫情以及俄羅斯與(yu) 烏(wu) 克蘭(lan) 的政治因素,因此改為(wei) 了線上會(hui) 議。
眾(zhong) 所周知,在諾貝爾獎中未設數學獎,但在數學界有一項與(yu) 諾貝爾獎同等甚至可以說是更高聲譽的國際數學大獎—菲爾茲(zi) 獎,它會(hui) 在本屆大會(hui) 上頒發,獲獎者必須滿足一項十分苛刻的條件,年齡不超過40歲,在大會(hui) 開始前,網上就有許多人預測今年誰最有可能獲得此獎項,其中來自烏(wu) 克蘭(lan) 的女數學家瑪麗(li) 娜·維婭佐夫斯卡(Maryna Viazovska)呼聲當之無愧最高。
她最著名的工作是僅(jin) 僅(jin) 用了25頁就解決(jue) 了8維球堆積問題,她的證明極為(wei) 巧妙簡潔,因此一舉(ju) 成名,而後她又與(yu) 幾位合作者在一周內(nei) 解決(jue) 了24維的球堆積問題,而她如果獲獎的話,也是繼米爾紮哈尼後數學界第二位獲得菲爾茲(zi) 獎的女性。
而在本屆大會(hui) 上,我國也有多名數學家應邀做大會(hui) 報告和分組報告,他們(men) 分別是鄂維南、包剛、戴彧虹、董彬、劉鋼、劉毅、呂琦、單芃、孫斌勇、田野、王國禎、章誌飛、朱小華,在無數的期待聲中,本屆大會(hui) 最大懸念, 本屆菲爾茲(zi) 獎的歸屬在開幕式上也揭開了謎底,其頒發給了來自英國的James Maynard、法國的Hugo Duminil-Copin、還有上麵提到Maryna Viazovska以及堪稱黑馬的韓國June Huh這四位傑出的數學家!
迄今為(wei) 止最年輕的菲爾茲(zi) 獎得主塞爾(28歲獲得),而後又先後獲得沃爾夫獎、阿貝爾獎大滿貫的他曾多次表達過對數學教育的看法,他說:"對於(yu) 學生來說,關(guan) 鍵是要讓他們(men) 明白數學是活生生的,而不是僵死的"。
或許也正因為(wei) 如此,許多獲得過菲爾茲(zi) 獎或其他權威獎項的傳(chuan) 奇數學家、數學教育家會(hui) 為(wei) 一些大學生數學競賽命製題目,比如美國的普特南數學競賽,以及俄羅斯的大學生數學競賽, 他們(men) 所命製的這些題目不是僅(jin) 靠大量的數學公式、定理便能對付的機械性演算,而是需要靈活、獨特的解法才能解決(jue) ,目的就是讓學生們(men) 發現數學是活的。
盡管他們(men) 所命製的題目原先是提供給大學生的,但其中也有一部分是初等數學問題,它們(men) 完全不用高等數學的知識,有一定思維能力和解題技巧的中學生都有可能解決(jue) ,因而琢磨、研究、解決(jue) 這些問題,對於(yu) 中學生以及數學教師都是有益的。
我們(men) 從(cong) 中挑選出符合這樣條件的180多道題目,並按照代數、幾何、三角、組合、數論五個(ge) 模塊進行劃分,正如也獲得菲爾茲(zi) 獎的小平邦彥所說:"數學中所謂好的問題就是可以用一句話來說的",這180多道題目許多都是十分簡練,但卻包含著深刻的數學概念。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