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內(nei) 考研人數驟跌至438萬(wan) 人,到了2024年考研人數繼續下降50萬(wan) ,來到了388萬(wan) 人。國內(nei) 考研熱度連續下行,難道讀研不香了嗎?
如果說高考是萬(wan) 眾(zhong) 矚目,全國盛世;考研則是四年後,麵對現實後每個(ge) 人的修行。
網上一組排比,令人感慨良千!
18歲參加高考,意氣風發;考研後出考場,各自沉默不語;
18歲參加高考,未來可期;考研後出考場,繼續迷茫,無所適從(cong) ;
18歲的高考,輕舟已過萬(wan) 重山;考研則是將登太行雪滿山,
高考那年,全家協力,共同前行;考研的過程是孤行者的修煉,徒步前進;
高考後,以為(wei) 大學是“內(nei) 卷“後的”天堂“,考研後才知道人生的不同是每一刻都需要努力。
是的,有多少孩子上了大學後才幡然醒悟,就業(ye) 才是“王道“。如果寒窗苦讀20年,畢業(ye) 打工才3000元,怎麽(me) 辦?或許考研可以解決(jue) 。因為(wei) 考研往往可以解決(jue) 三大類問題:
1️⃣ 緩衝(chong) 就業(ye) 壓力、提升學曆,增強硬實力
2️⃣ 逃避就業(ye) 困難、慢就業(ye) 、緩就業(ye) ,等待時機。2023年考研原因調查顯示,規避就業(ye) 已經成為(wei) 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考研的直接原因
3️⃣ 求穩,想進體(ti) 製內(nei) ,唯有高學曆
既然如此,那又為(wei) 什麽(me) 考研人數會(hui) 在這兩(liang) 年突然暴減呢?那就看看我們(men) 剛剛提到的三大問題,通過考研現在還能解決(jue) 嗎?
1️⃣ 高學曆不等於(yu) 就業(ye) 機會(hui) 高
十年前,全國研究生招生總數為(wei) 61.14萬(wan) 人,碩士文憑在就業(ye) 市場上還是非常“香”的。到了2023年研究生的招生人數已經漲了兩(liang) 倍有餘(yu) ,高學曆的人是越來越多的,可是工作機會(hui) 並沒有增加多少。現在每年有1000多萬(wan) 大學生走出校園,大企業(ye) 用人飽和,甚至裁員。小企業(ye) 不需要那麽(me) 多高學曆的人才。於(yu) 是出現的情況是:
本科出來的,不好找工作;碩士出來的,有人爭(zheng) 宿管;博士出來的,甚至在搶城管。高學曆不等於(yu) 高的就業(ye) 機會(hui) 。三年時間換來的碩士文憑,似乎不如在社會(hui) 中直接積累工作經驗來得更實在。
2️⃣ 國內(nei) 考研、讀研的時間成本高昂。逃避三年去讀研,誰能保證三年後的就業(ye) 環境就一定會(hui) 比現在更好?用一年或者多年備戰考研,再用三年國內(nei) 讀研,換來的一紙文憑真的就值得嗎?一個(ge) 人在最美好的青春年華裏,有多少個(ge) 三年或四年可以折騰呢?這個(ge) 問題值得越來越多的人反思。
3️⃣ 對於(yu) 求穩、想要考公、考編的朋友們(men) ,一旦失去了應屆畢業(ye) 生的身份,想進體(ti) 製內(nei) 的單位就會(hui) 變得非常難了。這也難怪考研人數在下降的同時,考公考編的人數卻在上升,你明白了嗎?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