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學術新手如何撰寫和發表研究論文?

在科研領域,將研究成果轉化為(wei) 高質量的論文是至關(guan) 重要的一環,但即使對於(yu) 經驗豐(feng) 富的作家來說,將數月或數年的研究濃縮成幾頁也可能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一位MIT的博士生RACHEL YANG曾向Science投稿稱,“當我作為(wei) 本科生參與(yu) 第一個(ge) 研究項目時,我興(xing) 奮得幾乎無法思考。然而,當我的教授讓我寫(xie) 一篇關(guan) 於(yu) 該項目的研究論文時,我的興(xing) 奮很快就被打斷了。”“寫(xie) 東(dong) 西的方法太多了,我不知道該選擇哪一種?

幹貨直享!Science:學術新手如何撰寫(xie) 和發表研究論文?這些小細節不要忽略了

瑞典林雪平大學材料科學專(zhuan) 業(ye) 博士生Daniela Anahí Parker Yáñez表示,“尤其對於(yu) 非英語母語人士來說,還有額外的語言障礙,需要‘積極主動並願意變得更好’。但請記住,發表成果對其他人非常有幫助。

為(wei) 幫助更多研究者了解科研寫(xie) 作的方法,《Science Career》曾邀請各個(ge) 學科領域的早期職業(ye) 科學家分享他們(men) 撰寫(xie) 研究論文的方法以及克服常見障礙的策略。

CIS摘取了其中部分片段展示給大家,並在最後總結並分享了老師學長的一些寫(xie) 作小Tips,如果你也正被科研寫(xie) 作困擾,就往下看吧!🔽🔽

如何知道何時該開始撰寫(xie) 論文?

整個(ge) 寫(xie) 作過程是怎樣的?

“在理想情況下,當我開始撰寫(xie) 論文時,我已經有了一個(ge) 堅實的基礎來說明我為(wei) 什麽(me) 決(jue) 定研究這個(ge) 課題,有了不同實驗的可靠結果來支持我的想法,並且對我的研究如何推進科學知識有了一個(ge) 很好的概述。

我喜歡把寫(xie) 作分成三個(ge) 階段。首先是結果和方法,因為(wei) 這是我寫(xie) 做了什麽(me) 、怎麽(me) 做的以及結果是什麽(me) 的地方。

在第二階段,我將處理引言,並根據我的導師和合作者的意見完善結果部分,包括我們(men) 希望如何展開故事、哪些參考文獻應該包含在內(nei) 以及所要傳(chuan) 達的信息是什麽(me) 。

在最後一個(ge) 階段,我撰寫(xie) 摘要,並努力在結論中提供一個(ge) 連貫的結尾。”

—Parker

“在我的理論領域,我首先會(hui) 決(jue) 定如何將內(nei) 容分成幾個(ge) 部分。我通常會(hui) 考慮附帶的表格和圖表來說明我的理論成果,並在開始起草之前就準備好它們(men) 。然後,我開始撰寫(xie) 論文中技術性較強的核心部分,之後才撰寫(xie) 引言、更廣泛的觀點和結論。對我來說,最難寫(xie) 的部分是引言,在這一部分需要明確主要的理論問題,同時盡可能避免行話和專(zhuan) 業(ye) 術語。我通常會(hui) 列出相關(guan) 的參考文獻,說明科學背景和工作的主要成果,然後圍繞這些內(nei) 容展開。摘要是我做的最後一件事。”

—Valentina Ros

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統計物理學研究員

“對我來說,寫(xie) 作階段通常反映了研究項目所處的階段。在獲取數據的同時,我會(hui) 創建一個(ge) 空白的手稿模板,隨時更新。我還會(hui) 創建一個(ge) PowerPoint文件,其中包含代表數據的粗略圖板,並根據主題將它們(men) 分組放在不同的幻燈片上。我傾(qing) 向於(yu) 將引言分成三個(ge) 較小的部分:有關(guan) 該主題的基礎背景知識;與(yu) 所提交的模型和結果相關(guan) 的具體(ti) 方麵;以及主要發現和簡要結論。最後一段,我留下了一些猜測,並明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領域。”

—William Diehl

前病毒學博士後

關(guan) 於(yu) 論文的每個(ge) 部分應該包含什麽(me) ?

有什麽(me) 進一步的細節嗎?

引言部分應描述工作的動機、對該領域的貢獻以及主要研究成果,要有足夠的細節來傳(chuan) 達你的信息。討論/結論部分應討論工作的意義(yi) 、不足之處和未來研究。設計圖和表要賞心悅目,不讀正文也能理解,例如在所有坐標軸和列上貼標簽,並在標題中說明內(nei) 容。請記住,根據期刊受眾(zhong) 的不同,您可能需要調整語言,解釋一些在其他領域屬於(yu) 常識的術語或概念。對於(yu) 標題,我通常會(hui) 與(yu) 所有合著者一起進行頭腦風暴,這樣做非常有效,而且會(hui) 很有趣。”

—Niklas Gebauer

柏林理工學院機器學習(xi) 博士生

“摘要是一種‘電梯演講’,應該盡可能簡潔明了。我的做法是用兩(liang) 到三句話涵蓋每個(ge) 主要部分。關(guan) 鍵詞要簡明扼要,不與(yu) 標題中的單詞重疊,並且是讀者在瀏覽文獻時可能會(hui) 搜索到的常用術語。然後,對於(yu) 論文的其他部分,關(guan) 鍵是要平衡正文和補充材料的內(nei) 容。關(guan) 於(yu) 論文的風格,有些作者喜歡使用被動語態,以避免在論文中使用‘我們(men) ’,但我更喜歡使用主動語態,因為(wei) 這會(hui) 讓稿件更有對話感。”

—Kosnik

瑞士聯邦水生科學與(yu) 技術研究所

環境毒理學小組負責人

“在討論中,我試圖解釋數據如何支持我的論斷,以及支持的力度如何,我覺得這是最困難的部分。期刊的選擇可能會(hui) 影響稿件的長度和章節的順序。通過使用LaTeX和RMarkdown的可複製工作流程,可以輕鬆更改格式和引文風格。”

—Roshan Paladugu

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作為(wei) 主要作者

讓導師和合著者參與(yu) 的關(guan) 鍵是什麽(me) ?

我的導師參與(yu) 了整個(ge) 寫(xie) 作過程。我們(men) 首先會(hui) 一起製定大綱,之後,我們(men) 會(hui) 與(yu) 合著者討論我們(men) 的計劃,征求他們(men) 的意見,直到每個(ge) 人都對最終稿件感到滿意為(wei) 止。我和我的導師通常會(hui) 根據故事的新穎性和方向來選擇目標期刊。”

—Jessica S. Ho

西奈山伊坎醫學院微生物學博士後研究員

“我和我的導師找到了一種適合我們(men) 的寫(xie) 作方法。在我獨自寫(xie) 作一段時間後,我們(men) 會(hui) 連續進行一到兩(liang) 個(ge) 小時的一對一會(hui) 議,進行修改。他們(men) 會(hui) 解釋具體(ti) 修改的原因,這極大地幫助我提高了寫(xie) 作技巧,找到了自己的聲音。”

—Diehl

寫(xie) 作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如何解決(jue) ?

早期研究人員應注意哪些潛在的錯誤?

“一開始,我很容易陷入過多的思考和過少的寫(xie) 作中。每當我陷入困境時,我都會(hui) 花一個(ge) 小時閱讀一些文獻或準備圖表。這些除了能讓我更容易適應學術風格外,還能為(wei) 寫(xie) 作提供新的起點。”

—Gebauer

“STEM新手容易犯的一個(ge) 錯誤是按照收集數據的時間順序來展示數據。有時這種方法可行,但通常有更好的方法來呈現數據。”

—William Diehl

前病毒學博士後

“來自不同學科夥(huo) 伴的反饋意見可以幫助您發現您可能會(hui) 忽略的問題。有一個(ge) 英語為(wei) 母語的朋友可以校對你的草稿並提出意見。此外,一定要查看期刊的出版指南,了解您所在領域的道德標準。人永遠不應該停止嚐試和練習(xi) ,這樣才能做得更好!”

—Parker

“我討厭寫(xie) 作--直到我了解到寫(xie) 作是一門科學”

“紅色並不意味著我是個(ge) 糟糕的作家。寫(xie) 作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它需要反反複複修改你的作品,通常要修改好幾次。我的初稿並不完美。我埋沒了一些關(guan) 鍵要點,導言也缺少了重要的背景。”

這位MIT的博士生在投稿中也回答道,對於(yu) 科研新手來說,科研寫(xie) 作或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但在導師和夥(huo) 伴們(men) 反饋意見的指導下,不斷完善論文提綱,最終將其轉化為(wei) 句子和段落。“我終於(yu) 在叢(cong) 林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而且令人驚訝的是,我寫(xie) 得很開心。”

幹貨直享!Science:學術新手如何撰寫(xie) 和發表研究論文?這些小細節不要忽略了

來源: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i-hated-writing-until-i-learned-there-s-science-it

多閱讀高質量的期刊論文學習(xi) 科研寫(xie) 作思路,多思考自己的“故事”和邏輯,向導師與(yu) 合作者尋求幫助,重要的是,要克服對寫(xie) 作的恐懼。這是RACHEL 在科研與(yu) 寫(xie) 作過程中的經曆和感悟。

而在CIS碩導製科研合作計劃中,科學的浪花,知識的漣漪也在不斷泛起。每年,經過層層選拔,眾(zhong) 多優(you) 秀學生脫穎而出,他們(men) 在頂尖名校教授的悉心指導下踏上學術旅程。從(cong) 選題的斟酌到論文的完稿,每一個(ge) 環節都嚴(yan) 格遵循科研規範。

在這樣的學術氛圍中,學生們(men) 充分發揮自身潛力,致力於(yu) 完成一項項高質量且具有獨創性的研究成果。其中,相當比例的學生成功在國際頂尖會(hui) 議或頂尖上發表論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5年華中師範大學IFC預科--1+2 新加坡國際本科項目招生簡章

下一篇

全英最好的高爾夫私校推薦!Bradfield College布萊德菲爾德學院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