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提升科研項目質量!

暑假是同學們(men) 做科創項目的黃金時段,利用一兩(liang) 周的時間對項目進行集中突破,獲取關(guan) 鍵實驗數據。有一件事情可以幫助很多同學有個(ge) 快速的提升,很容易做,但也經常被忽略,那就是:閱讀文獻。
或者說是閱讀大量文獻。因為(wei) 本身做項目之初我們(men) 就會(hui) 閱讀一些文獻,獲取一些項目製作的方法。但項目進入到中後期,特別是項目完成進入論文撰寫(xie) 階段,我們(men) 更應該重視文獻閱讀的過程。這篇文章,我們(men) 就來分析一下,為(wei) 什麽(me) 說閱讀文獻是一種可以快速提升項目質量的手段。

01 增強項目背景認知
這是很顯然的一條原因,大量閱讀文獻可以幫助你理解很多在項目裏原先很模糊、理解不清的地方。最直接的一點,所有的論文都有“introduction介紹”部分,當你閱讀了幾十篇同類文章的引言之後,對於(yu) 這個(ge) 項目有什麽(me) 用、有什麽(me) 發展曆史這樣的問題,你應該可以信手拈來了。而這個(ge) 問題也是我們(men) 很多學生的文章裏常常會(hui) 忽略的部分,很多同學們(men) 會(hui) 覺得,我做的這個(ge) 東(dong) 西,解決(jue) 的某個(ge) 問題大家“有目共睹”,不需要過多贅述。
實際上這是不對的,任何一個(ge) 問題有社會(hui) 化的描述方式,也有科學化的描述方式,比如你要做一個(ge) 關(guan) 於(yu) 帕金森的研究課題,你在introduction部分不能簡單說“帕金森是一個(ge) 全球範圍內(nei) 影響很多人生活的疾病”,而應該寫(xie) ,全世界有多少人患這個(ge) 病,它的治愈率是多少,它的治愈手段有哪些,其中哪些手段有哪些優(you) 點缺點,目前全世界有多少人多少機構在研究這個(ge) 手段。要回答這些問題,沒有大量的文獻閱讀過程就很難做到。
實質上,對於(yu) 很多針對論文的評選過程(如創新大賽第一輪,丘成桐,明天小小科學家第一輪等),這些過程的評審會(hui) 非常看重你的背景調研部分,因為(wei) 背景調研部分實質上在幫助評委解決(jue) 一個(ge) 問題,你的項目和其他項目相比有什麽(me) 自己的工作量。
這個(ge) 問題雖然我們(men) 在整篇論文裏都在不斷說明,但前言部分是評委會(hui) 重點閱讀的部分(因為(wei) 很多評委本身對你要做的研究領域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在前言部分通過對以往文獻的分析回答出他這個(ge) 問題,會(hui) 是你的論文得高分的必要條件之一。

02 增強技術理解
由於(yu) 競爭(zheng) 激烈,同學們(men) 現在做項目不免會(hui) 用到很多大學裏的知識,甚至很多同學完成項目所用的方法手段都是碩士博士才會(hui) 學到用到的知識技能。
所以對於(yu) 方法的掌握,很多同學都是存在不足的,而這種不足,暴露在論文中,就是對很多關(guan) 鍵技術講不清寫(xie) 不清(有很多同學抱怨論文難寫(xie) ,其實側(ce) 麵也反應了對項目的理解不深),而暴露在答辯中,就會(hui) 被評委認為(wei) 這個(ge) 項目有別人代做的可能性,都是會(hui) 大大影響成績的。而文獻閱讀可以很好地補足這些問題。
當你閱讀了大量相關(guan) 文獻後,對於(yu) 這些技術問題的表達會(hui) 更有邏輯性,更清晰,一些複雜的技術問題,當你看了一遍兩(liang) 遍三遍之後,總能找到一些理解他們(men) 的角度,或者說最差可以對他們(men) “能做什麽(me) ”有一個(ge) 很好的回答。
舉(ju) 個(ge) 例子,我們(men) 做人工智能課題的同學經常要在論文裏介紹卷積神經網絡CNN,而卷積其實是一個(ge) 涉及很多高等數學知識的運算,那很多同學在寫(xie) 的時候就照搬網上的介紹,有的照搬還照搬錯了,很降低項目質量。而如果你看了很多使用CNN來解決(jue) 問題的文獻,你自然就能和別人解釋,CNN這種技術能用在哪些領域,它有哪些優(you) 勢,又有哪些局限。而這些總結,並不需要你有高超的數學知識或事數學天賦,隻需要你能定下心來讀文獻。
實質上這裏麵還有一個(ge) 隱藏的功能,就是我們(men) 最後比賽的時候麵對評委,特別是美高地區的學生們(men) 在參與(yu) 第一輪ISEF地區賽選拔時,其實你們(men) 麵對的評委大部分都是其他中學的科學老師,極少部分的大學老師,極少極少部分的大學教授,所以你在答辯時其實有一個(ge) 關(guan) 鍵事情,就是讓評委來理解你的項目,或者說,用很精簡的方式、語言來介紹你的項目。你獲得高分的前提就是評委理解你的項目,並認可你的工作量。如果你一直轉來轉去,無法讓他理解你的項目,他怎麽(me) 能給你的項目打高分呢。“不明覺厲”這種評價(jia) ,對於(yu) 科學競賽來說是沒有用的。
所以,再插一句,當你完成了項目,回學校遇到了一些老師同學,或者一些親(qin) 戚朋友,他們(men) 覺得你的項目“不明覺厲”,你一定要拉著他們(men) 好好解釋一下你的項目,一直到你覺得給他解釋清楚了,這是一個(ge) 非常好的練習(xi) 過程。

03獲取新的實驗設計思路
縱觀前兩(liang) 年所有在冉星計劃裏獲得大獎的學生,他們(men) 都有一個(ge) 共同點,就是針對項目提出了自己的實驗計劃。雖然有的實驗計劃在我們(men) 看來很幼稚,結論甚至也很顯然,但孩子還是完成了實驗,並記錄分析。這其實是一個(ge) 非常難的過程,這個(ge) 過程就是我們(men) 所謂的創新。
針對一個(ge) 問題,提出自己的想法,並付諸實踐,這是創新大賽的基本思想。雖然所有的項目老師都會(hui) 幫助學生設計一些實驗,但跟著老師的腳步走,你也能拿獎,但是拿大獎的概率相對就沒有那些能獨立提出實驗想法的學生高。而我每年也會(hui) 遇到很多“眼高手低”的學生,總是提出很多不切實際的想法,最終完成得寥寥,也很難獲得成績。
而我覺得,能獲得這種“創新想法”的一條非常簡易的途徑,就是閱讀大量別人的工作成果,看看別人的實驗設計,來借鑒到自己的項目中。對一個(ge) 領域不熟悉,你可能碰巧能想出一些靈感,但想要真正成為(wei) “專(zhuan) 家”,必須得閱讀大量文獻。
在今年早期結束的幾個(ge) 項目裏,我也給學生布置了一些文獻閱讀的任務,也確實有學生通過閱讀文獻提出了新的實驗思路。這對於(yu) 他們(men) 日後的參賽環節,應該是有非常高的加分作用的。
所以,文獻閱讀非常重要,有利於(yu) 自己輸出新的課題,在抓緊出成果的同時,隨時根據有可能出現的“ 撞車”進行調整,做到心中有數,可以揚長避短,作出新東(dong) 西來。
值得一提的是,讀文獻一定要注意文章後麵列出的參考文獻, 按圖索驥, 就很易找到更多文獻, 而且被引次數越多的越重要!通過搜索參考文獻的作者, 期刊目次找到更多該領域的文章。

如何查找閱讀文獻
課題未定
閱讀文獻可從(cong) 教科書(shu) 開始--找到自己最感興(xing) 趣的問題,查找相關(guan) 綜述,你會(hui) 發現書(shu) 上一些所謂的成熟觀點,在綜述中是“ 推測” ,然後找原始文獻,你會(hui) 發現,有許多實驗證據是在當時條件不夠的情況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發現這樣的問題,一個(ge) 流行觀點沒有使用目前、最新技術驗證,你去驗證一下,會(hui) 有兩(liang) 種結果:
①證實,那你就是用最新技術驗證一個(ge) 很正確的觀點,給他提供了新證據,這屬於(yu) 好工作;
②另外你發現前人的觀點有錯誤,那你就找到一條將來的科研方向,繼續做下去,搞定!

課題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尋找權威雜誌上相關(guan) 研究領域權威人士撰寫(xie) 的綜述類文章。這類文章信息量大,論述精辟,讀後不但有助於(yu) 掌握相關(guan) 研究的重點和焦點內(nei) 容,而且能幫助我們(men) 掌握研究領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個(ge) 大學或研究所、在哪個(ge) 方向比較強等等;其次是泛讀摘要,挑選最相關(guan) 的進行精讀。
精讀文章同時做筆記和標記是非常關(guan) 鍵的,因為(wei) 好文章可能每讀一遍就有不同的收獲,每次的筆記加上心得最後總結起來就會(hui) 對自己大有幫助;再次是針對不同的需要對論文進行泛讀和跳讀。有的時候想到的思路,閃過的想法,作筆記記下來,隨時查一查,可能時間久了自然就有新的看法。
要學會(hui) 勤思考,不單單是了解別人做了什麽(me) ,還要考慮別人沒做什麽(me) ,或者他的實驗能不能和他的結論吻合,數據可不可靠等等。用圖表的方式將作者的整個(ge) 邏輯畫出來,逐一推敲,抱著一種挑的心態想。帶著挑剔的眼神去讀文獻,不要盲目崇拜,有些東(dong) 東(dong) 自己作作,發現並不是那麽(me) 回事,自己要動手,自己更要動腦。看文獻中懂得抓重點,找思路。主要是學習(xi) 別人的IDEA 。
最好集中時間看文獻。看文獻的時間越分散,浪費時間越多。集中時間看更容易聯係起來,形成整體(ti) 印象。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2021全球發明大會中國賽區(上海賽)申報指南來啦!

下一篇

2021-2022康萊德新賽季即將打響 你準備好嗎!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