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英國院校的口碑爭(zheng) 議比較大,吹捧的多吐槽的也多,特別是熱門院校,申請量大了,招的學生多了,不同的聲音就越來越多。這些院校在爭(zheng) 議中還變得更加熱門,吐槽的再多,該申的還是會(hui) 申,畢竟眾(zhong) 口難調,沒有什麽(me) 院校能做到“完美”。
比如UCL,院校規模大,專(zhuan) 業(ye) 設置多,申請門檻分門別類,QS排名穩居前十,學術水平世界領先,適應各種類型的留學生申請。按理說這已經是非常理想化的院校了,但吐槽的聲音一直沒停過,甚至成了G5最“水”的院校。
吐槽比較多的就是學校搞創收,這也是留學生重點吐槽的地方,很多英國大學都有。留學生學費是大學一個(ge) 重要的收入來源,但UCL其實並不太依賴學費,因為(wei) 一所頗具曆史的大規模綜合類院校,收入的來源是非常多的。
UCL在英國大學圈的地位是可以獲得大量財政撥款的,自身也有很多房產(chan) 地產(chan) 和相關(guan) 版權收入,學費收入隻占到了總資產(chan) 的17%左右。像格拉斯哥和利物浦,學費收入占比能達到30%,倫(lun) 敦商學院更是達到近50%。
不過UCL有的專(zhuan) 業(ye) 是真“縫合”,可能是為(wei) 了擴充專(zhuan) 業(ye) 的數量和方向,也可能就是為(wei) 了多吸引一些不同背景的留學生,部分專(zhuan) 業(ye) 的名字裏帶上了“數據、商業(ye) 、管理”等熱門方向的詞,但所學內(nei) 容幾乎跟這些方向沒什麽(me) 關(guan) 係。
這些“縫合”專(zhuan) 業(ye) 確實給很多人提供了進UCL的機會(hui) ,而且部分專(zhuan) 業(ye) 結合的比較好。比如今年新開的金融與(yu) 數據科學,幾個(ge) 熱門方向強強聯手,讓學生掌握更全麵的相關(guan) 領域知識,預計競爭(zheng) 會(hui) 比較激烈,大家要盡早申請。
還有格拉斯哥大學,由於(yu) 前幾年的擴招,讓格拉成為(wei) 留學“offer機”,留學生人數很快超過曼大和愛丁堡,僅(jin) 次於(yu) UCL。前期的申請基本一片好評,熱門專(zhuan) 業(ye) 隻要自己成績滿足條件基本很快能拿到offer,節奏也比較快。
入學後就開始出現問題了,比如擴招之後師資力量跟不上,很多課程都是大班上課。住宿也比以前更難,一些留學生可能選不到離學校近的宿舍,增加了不少通勤成本。不過格拉的QS排名比較穩,所以申請量依舊不減。
其實華威大學今年吐槽的也不少,很多人期待華威能在QS排名中更進一步,沒想到離QS前50越來越遠,布裏斯托都快成功“上位”了。商學院確實非常厲害,但其他專(zhuan) 業(ye) 就很少能拿的出手,感覺所有資源都集中到商學院了。
還有一個(ge) 原因就是華威過於(yu) “年輕”,其他都是一百年甚至近千年的世界老牌名校,華威建校不過幾十年,還需要時間沉澱。但年輕也是優(you) 勢,很多教學理念也比較新,更能適應時代變化,而且商學院已經是世界領先了。
一些院校口碑爭(zheng) 議大,並不是這個(ge) 院校就特別差,相反申的人還不少,隻是某些方麵沒有達到留學生預期。畢竟還有不少追捧的,那也是真心學校不錯,跟自己合得來。而且不是說常不怕被吐槽,就怕連吐槽的人都沒有,那就真的沒什麽(me) 熱度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