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美國密歇根大學終止了與(yu) 上海交通大學長達 20年的學術合作關(guan) 係。此前,兩(liang) 校在多領域深入交流,成果豐(feng) 碩,此次突然 “斷交”,讓不少學者和學生感到意外。
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也給上交密院的未來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
讓我們(men) 來回顧一下時間線:
• 2006年,上海交通大學-密歇根學院成立;
• 24年10月,上交密院交換生闖入當地禁區;
• 25年1月10日,密歇根官宣結束合作;
• 20年合作,至此結束。
密歇根大學的決(jue) 定實際上並非孤立事件。過去半年內(nei) ,已有三所中美合作辦學機構宣布關(guan) 停,包括喬(qiao) 治亞(ya) 理工學院深圳分校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yu) 中國的合作項目。
中外合作辦學有哪些
由於(yu) 中外合作項目的取消的原因,基本上是因為(wei) 國家安全問題。所以我們(men) 需要根據外交關(guan) 係做判斷。
相比美國和加拿大,目前看歐洲大多數國家和中國的關(guan) 係更緩和一些。所以,主要的風險還是和美國、加拿大合作辦學的項目。
(來源:教育部官網)
我們(men) 重點看985和211大學。目前明確在高考招生計劃中提到美國、加拿大有合作項目如下:
和美國的大學有合作項目的中國985/211大學:
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蘭(lan) 州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威海校區) 、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安徽大學、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吉林大學、東(dong) 北農(nong) 業(ye) 大學、西北農(nong) 林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西南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大連海事大學、貴州大學、海南大學、合肥工業(ye) 大學。
(綜合整理)
和加拿大的大學有合作項目的中國985/211大學:
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體(ti) 育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林業(ye) 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中美合作接連停止招生
在去年9月發布的報告《CCP on the Quad》中,美國列出了21所與(yu) 中國高校合作舉(ju) 辦STEM聯合研究機構的美國大學,認為(wei) 這些研究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的風險。
涉及的研究領域包括高性能爆炸物、無人機操作網絡、核能與(yu) 高能物理、人工智能、量子技術以及高超音速技術等。
交大密院關(guan) 停
交大密院成立於(yu) 2005年,是國內(nei) 最早一批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之一,專(zhuan) 注於(yu) 工程科學領域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
(來源:交大密院官網)
作為(wei) 國內(nei) 錄取分數線最高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之一,交大密院每年學費僅(jin) 7.5萬(wan) 元,成為(wei) 很多追求性價(jia) 比留學家庭的理想選擇。
交大密院的合作辦學項目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類:一類是完全本土化的4+0項目,另一類是2+2或3+1的聯合培養(yang) 項目。
過去20年來,學院在升學上的表現相當亮眼。以2024屆畢業(ye) 生為(wei) 例,本科去向包括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卡內(nei) 基梅隆、加州伯克利、耶魯等世界頂尖學府,其中21人本科出國直博。
這樣一所備受矚目的中外合作學院,最終還是走向了終結。
佐治亞(ya) 理工學院關(guan) 停
24年9月6日,美國佐治亞(ya) 理工學院宣布,將退出其深圳合作辦學機構,終止該校與(yu) 中國天津大學和深圳市政府的研究和教育夥(huo) 伴關(guan) 係,並退出其位於(yu) 深圳的合作辦學機構。
(來源:佐治亞(ya) 理工官網)
學校將終止在深圳的學位課程,目前在讀的300位學生可以完成學位,由於(yu) 天津大學仍在美國製裁的18所大學名單上,這使得佐治亞(ya) 理工學院和天津大學,以及隨後的深圳校區合作不再成立。
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
2024年10月31日,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以所謂“運作方麵風險”為(wei) 由終止了其在中國哈爾濱工業(ye) 大學的聯合辦學項目。
(來源: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也於(yu) 10月24日宣布加強對中國、俄羅斯、朝鮮、伊朗等23個(ge) 國家留學生、訪問學者和教職工應聘者的所謂“安全審查”。有意向去瑞士的25fall學生可能需要考慮申請其它院校比較保險。
根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在錄取、邀請和聘用受影響人士方麵,該校公布了四個(ge) 評估因素:申請人國籍、院校背景、資金來源以及專(zhuan) 業(ye) ,審查風險 > 1 的申請人會(hui) 直接被拒。
從(cong) 政策公布圖示可以看得出來,中國與(yu) 其它發展中國家被列為(wei) “申請將被考慮”的國家。
(來源: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
根據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該校除了會(hui) 對部分國家的國際學生進行更嚴(yan) 格的背景審查,同時還附上了會(hui) 進行申請製裁的各國院校名單。
此次公布的審核名單涉及17所中國大學和科研機構,除了傳(chuan) 統的“國防七子”,還新增了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
學科則涵蓋航空航天、機電工程、應用物理、應用化學、人工智能、核技術等領域,針對的是申請入學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學生、訪問學者以及應聘者。
(來源: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
新政策下需要進行安全檢查的碩士學位課程:
(來源: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
新政策下需要進行安全檢查的博士學位課程:
(來源: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
可以看得出,幾乎所有理工科的專(zhuan) 業(ye) 都被涵蓋在內(nei) 。
中外合作辦學還能選嗎?
中外合作模式不僅(jin) 限於(yu) “中外合辦校”,“國際分校”也是其中一種重要形式。
盡管這兩(liang) 種模式都旨在推動教育國際化,但它們(men) 在運營機製、資源依賴和管理架構等方麵存在顯著差異。
分校與(yu) 合辦校的差異
分校:分校通常是外方大學在海外設立的獨立實體(ti) ,擁有較高的自主權。
例如,紐約大學上海分校(NYU Shanghai)是紐約大學全球教育體(ti) 係的一部分,其課程設置、師資招聘和學位授予均以紐約大學為(wei) 主導,同時結合本地化需求進行調整。
合辦校:合辦校則是由中外兩(liang) 所大學共同創辦的聯合機構,雙方在管理、課程設計和資源分配上需要密切協作。
例如,上海交通大學密歇根學院(SJTU-UM Joint Institute)由上海交通大學和密歇根大學共同管理,雙方共享學術資源和聲譽。
差異點:分校更傾(qing) 向於(yu) “獨立運營”,而合辦校則強調“合作共建”。這種根本性差異直接影響了兩(liang) 者的穩定性。
中外合作辦學的風險與(yu) 價(jia) 值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因為(wei) “進可拿海外大學學位出國、退可留守國內(nei) 享安全穩定”,備受很多學生的青睞。中外合作辦學的價(jia) 值進一步被國內(nei) 家長和學生認可,報考熱度也越來越高。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一直是一個(ge) 曲線進入名校的途徑,國際化教育體(ti) 驗、雙學位吸引力、相對低的競爭(zheng) 門檻和高性價(jia) 比。
別把雞蛋放在一個(ge) 籃子裏
現在的留學規劃,必須要有Plan B、Plan C,甚至Plan D。我最近在給學生做規劃時,都會(hui) 同時考慮多個(ge) 國家的選項。比如除了美國,新加坡、英國、澳大利亞(ya) 這些地方都得提前布局。
警惕"性價(jia) 比陷阱"
很多家長看中中外合作項目的"性價(jia) 比高",覺得能省錢又能拿國外文憑。但現實是: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真要算總賬,那些看似便宜的項目,最後可能會(hui) 因為(wei) 各種變數而付出更高的代價(jia) 。
重視項目穩定性
選擇中外合作項目時,一定要看合作雙方的曆史、聲譽和穩定性。像上海紐約大學這種獨立建製的大學,抗風險能力就比單純的合作項目要強得多。
對於(yu) 中外合作辦學的選擇,尤其是在一些高風險領域,如科技和工程類學科,或許需要更加深入的考量和更為(wei) 穩妥的規劃。
其實政策風險比學術風險更值得關(guan) 注!建議大家多關(guan) 注國際新聞,特別是涉及教育合作的政策變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