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校是否會跟風澳門高校對內地生“一刀切”?

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等五所澳門高校接連宣布在2025/2026學年不再招收內(nei) 地非高考學生。這一舉(ju) 措意味著,內(nei) 地戶籍學生以後不能再憑借 A-LevelAPIB 等國際課程體(ti) 係的成績申請這五所澳門大學,高考成績成為(wei) 內(nei) 地學生申請這些學校的唯一途徑。

不少家長同學便擔心:鄰近的香港地區高校也會(hui) 對內(nei) 地國際生設限嗎?機構班主任EE分析了各項數據,據此的推測是:內(nei) 地國際生仍是港校重要生源!盡管大膽申請!

港澳高校內(nei) 地生源不同

原因一

Canada Nord Academy

出於(yu) 性價(jia) 比角度考慮,內(nei) 地生用國際課程申請澳門地區大學的本來就不多,但申請香港地區大學的反而多。

事實上,每年通過國際課程體(ti) 係成績申請澳門大學的內(nei) 地戶籍學生數量向來就少。而且相較於(yu) 香港高校,澳門高校對國際學生設定的入學門檻不低。在成績相同的情況下,學生憑借這些成績能夠申請到排名更為(wei) 靠前的香港高校。由此可見,以國際課程成績申請澳門大學性價(jia) 比不高。

香港大學入學事務部總監郭瑛琪日前受訪表示,香港大學於(yu) 2024/25學年錄取了1220名非本地生,內(nei) 地生占約64%或約780人,其中以高考成績申請入學約360人。另外,以某留學機構客戶服務數據參考,約有30%的內(nei) 地生通過國際課程身份申請港校。由此可見,持國際課程例如AL/AP/OSSD等申請港校的內(nei) 地戶籍學生數量並不會(hui) 少,且仍是港校的重要生源。

香港人才緊缺問題嚴(yan) 峻

原因二

Canada Nord Academy

香港地區依然處於(yu) 求賢若渴狀態,急需多元發展的各類人才。最近,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出,根據《2023年人力推算報告》,推算出2028年,香港整體(ti) 人力短缺將增至18萬(wan) 。

原因有很多,包括香港人口連續三年下降、老齡化嚴(yan) 重等問題。該報告同時指出,香港未來對人才高需求的行業(ye) 主要圍繞國際創新科技方麵,具體(ti) 職業(ye) 包括項目經理、數據分析師、人工智能、新能源科技、微電子及製藥等領域,基本上都是尖端技術人才。

這與(yu) 香港特首李家超先生發布的《2024香港施政報告》不謀而合——希望全力推進香港成為(wei) 國際專(zhuan) 上教育樞紐,打造“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更多境外學生來港升學,並期望留住人才在港就業(ye) 。來源:香港星島新聞

港教育局支持多元升學

原因三

Canada Nord Academy

香港教育局官網公開表示,香港政府的政策目標包括提供靈活多元的升學途徑。

數據說話:港校是否會(hui) 跟風澳門高校對內(nei) 地生“一刀切”?

源:香港教育局

綜上所述,基於(yu) 1)內(nei) 地國際生申請基數大;2)香港人才緊缺問題嚴(yan) 重;3)香港政府支持多元升學路徑這些原因,可以預想到持國際課程申請的內(nei) 地生未來仍會(hui) 是香港高校生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至於(yu) 像澳門地區直接對內(nei) 地國際生喊停。但可以預見的趨勢是,香港地區的申請熱度會(hui) 持續攀升,分數和綜合要求隻會(hui) 越來越高,包括用“捷徑”DSE申請。

DSE真的“更容易”嗎?

探討一

Canada Nord Academy

繞開激烈高考,走“捷徑”DSE,也得“掐尖”才能上名校。

DSE最大優(you) 勢在於(yu) 它是全球唯一能用簡體(ti) 中文作答的國際考試,其成績得到全球各大高校的認可。除英文科目外,其他科目答題語言可選簡體(ti) 中文、繁體(ti) 中文或英文。

不過,常被人看作是“捷徑”的DSE的難度並不低。從(cong) 數據來說,2024年全體(ti) DSE考生達到三科3分及格線的比例隻有54.7%、64%、59.1%,接近一半的學生不及格。港三大實際錄取分數線一般總分至少達到30+,核心科目最好達到5*甚至5**,僅(jin) 有4%-6%的學生能夠達到這一水平。

對於(yu) 內(nei) 地學生來說,DSE最難的是英文科目,4分就相當於(yu) 雅思7分左右。還有讓很多內(nei) 地孩子頭疼的通識科目,比如《公民與(yu) 社會(hui) 發展》,很多專(zhuan) 業(ye) 名詞和香港地區的社會(hui) 文化曆史等,都讓內(nei) 地孩子們(men) 感到陌生。

數據說話:港校是否會(hui) 跟風澳門高校對內(nei) 地生“一刀切”?

源:香港考評局

同時,香港最新施政報告也顯示,2024年起港八大非本地生限額從(cong) 原本的20%調整到了40%。其中,香港大學更是宣布:將國際課程學生比例從(cong) 30%提高到50%,DSE的優(you) 勢再次降低。

因此,我們(men) 不妨繞開高難度升學途徑,著眼於(yu) 適合大多數孩子的OSSD加拿大安省高中課程。

為(wei) 什麽(me) 更推薦OSSD?

探討二

Canada Nord Academy

以加拿大高中生身份申請全球名校優(you) 勢更大,而香港政府正在重新考慮DSE“本地生”定義(yi) ,政策將隨時變動。

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加拿大安大略省高中文憑課程),簡稱OSSD文憑,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廳為(wei) K12學齡學生設計的非應試模式教學課程。該課程被譽為(wei) 全球領先、北美最優(you) 秀的中學課程體(ti) 係之一,是進入海外名校的通用課程體(ti) 係。

入讀加拿大機構學校OSSD後,即注冊(ce) 加拿大安大略省中學學籍,未來申請世界名校的時候,是以加拿大本地學生的身份申請的,申請世界名校成功率更高,特別是加拿大絕大部分名校(多倫(lun) 多大學、滑鐵盧大學等)更多傾(qing) 向於(yu) 錄取本地生,孩子未來更容易獲得高質量教育機會(hui) 。

反觀DSE,24年10月香港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表示:“香港政府會(hui) 考慮重新檢視專(zhuan) 上院校在錄取學生時,所采用的本地學生定義(yi) 。”具體(ti) 請看往期文章👉港府或將重新定義(yi) DSE“本地生”,加拿大“本地生”更香!

數據說話:港校是否會(hui) 跟風澳門高校對內(nei) 地生“一刀切”?

另外,OSSD采用70%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的科學考核方式,70%的平時成績主要來自於(yu) 學生日常完成的課程計分作業(ye) 、隨堂小測等,更加關(guan) 注學生的學習(xi) 過程而非考試成績,給予學生更大的發展空間。學生無需參加標化考試(高考、SAT等),憑借OSSD成績和語言成績,即可申請大部分世界名校。

數據說話:港校是否會(hui) 跟風澳門高校對內(nei) 地生“一刀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英國混校七橡樹中學Sevenoaks School訪校詳細介紹

下一篇

2025年心理學競賽TOPSS Competition詳細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