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後SAT時代選課:SAT VS. AP Lan&IB-EB

哈佛大學招生辦主任Bill Fitzsimmons所說,“學生能否在哈佛成功的最好預測指標是學生選修的AP/IB課和AP/IB考試成績“( “the best predictors of success at Harvard are APs/IBs and AP/IB scores.”);而SAT的成績高低,和在大學的表現關(guan) 係不明顯。這使得許多大學越來越重視AP/IB。

大量閱讀文獻、作報告、寫(xie) 論文,這是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然而學生的寫(xie) 作能力依舊是歐美大學教育中的老大難問題。2018年,Primary Research Group調查了全美1140名大學生,發現30%的大學生無法完成一篇超過10頁的論文。而勝任學術寫(xie) 作的學生平均成績更多在A-以上。可見學術寫(xie) 作的能力是提升大學學習(xi) 成效的關(guan) 鍵。麵對全美大學生普遍的寫(xie) 作難題,具有突出寫(xie) 作能力的申請者更容易在眼中脫穎而出。

2021年,College Board 正式取消了SAT作文、SAT2科目考試;而加州大學也不再要求SAT和ACT成績。那麽(me) 主要考察寫(xie) 作能力的AP英語語言與(yu) 寫(xie) 作愈發成為(wei) 學生訓練寫(xie) 作能力、展現寫(xie) 作水平的重要途徑。

AP英語語言與(yu) 寫(xie) 作

美本後SAT時代選課:SAT VS. AP Lan & IB-EB
AP英語語言與(yu) 寫(xie) 作主要考察學生在大學學術環境中的英語讀寫(xie) 能力。麵對閱讀材料,學生不但能讀懂大概意思,還需要理解作者的主旨和意圖,以及作者如何說服每一個(ge) 讀者。同時,學生本身能夠成為(wei) 一個(ge) 有意識的寫(xie) 作者,能夠寫(xie) 出邏輯嚴(yan) 謹、論述充分、令人信服的文章。

雖然是考察學生的學術寫(xie) 作能力,AP英語語言與(yu) 寫(xie) 作並不會(hui) 直接讓學生閱讀信息量巨大的學術論文。考試隻會(hui) 出現更大大眾(zhong) 化的非虛構類作品(Nonfiction),常見問題包括社會(hui) /文化評論(19-20世紀)、名人演講/隨筆/散文、社科專(zhuan) 著節選(文化曆史類)、科學類科普文。

01
考試內(nei) 容
整個(ge) 考試分為(wei) 選擇題(60分鍾)與(yu) 作文題(2小時15分)兩(liang) 部分。

選擇題一共考察5篇文章(45道題),分別是2篇公開發表的長文章與(yu) 3篇學生習(xi) 作水平的短文章。
長文章與(yu) 段文字分別對應了選擇題中的閱讀題和寫(xie) 作題。
其中,閱讀題考查學生能否理解文章的意圖(purpose)、受眾(zhong) (audience)、情境(context)、論點(argument)、論據(evidence)。
而寫(xie) 作題則會(hui) 更直觀地考察寫(xie) 作能力,例如標出文中的一句話,讓考生在眾(zhong) 多選項中選出一個(ge) 比原句更好的表達。

AP語言的作文題進一步讓考生進入大學的情境,用三種文體(ti) 考察學生進行議論文寫(xie) 作的能力。

綜合寫(xie) 作(synthesis essay)要求考生根據給出的話題介紹和信息源(論據)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論述。這些信息源可能是新聞、課件、圖表、論文、攝影、漫畫等。這道題直接模擬了大學中的研究論文,隻不過在研究論文需要學生自己去找材料。

修辭分析(rhetorical analysis essay)會(hui) 讓考生分析一篇觀點鮮明的論述(演講、評論或者隨筆)。考生需要結合題目給出的作者寫(xie) 作背景介紹分析作者使用了哪些具體(ti) 的修辭策略來說服讀者。學生需要能夠辨認出這些寫(xie) 作技巧及其產(chan) 生的效果,並加以闡釋說明。

而最後一篇議論文寫(xie) 作(Argument),考生需要針對某個(ge) 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用論據支持,闡釋自己的邏輯鏈條來說服考官。

02
AP語言考試的評判標準是什麽(me) 呢?

AP語言對考生寫(xie) 作能力的考察分成了四大模塊,分別為(wei) 觀點與(yu) 證據(claim and evidence)、修辭情境(rhetorical situation)、邏輯推理與(yu) 組織論據(reasoning and organization)、文體(ti) (style)。

觀點與(yu) 證據模塊考察考生能否辨別作者提出的觀點,作者用哪些證據來支持這些觀點。同時,作者如何回應與(yu) 之不同的觀點。這點考察的不僅(jin) 是考生能不能看懂閱讀材料。而是在當今全球社會(hui) 中,營銷號、假新聞成為(wei) 助長社會(hui) 割裂的幫凶。尤其是疫情以來,虛假信息也成為(wei) 各地控製疫情的阻礙。教育學生辨別信息的真實性顯得愈發重要。所以我們(men) 可以看到,無論是新SAT還是2019年改革後的AP語言都越來越強調考生是否能做出基於(yu) 證據的論述。

修辭情境模塊考察考生能否針對特定人群和場合,進行有效溝通。在麵對特定的情境下,麵向特定的受眾(zhong) 和語境,我們(men) 會(hui) 傳(chuan) 達不同的信息來達到不同的目的。我們(men) 常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就是這個(ge) 意思。一個(ge) 文本中,作者/講者選擇特定的表述方式一定是有其自身的考量的。考生需要結合作者與(yu) 受眾(zhong) 的身份、當時的社會(hui) 時代背景、作者的目的來還原作者寫(xie) 作時的心路曆程。

邏輯推理與(yu) 組織論據模塊的核心是論證的邏輯鏈條(line of reasoning)以及論據組織過程。段落內(nei) 部、段與(yu) 段之間要如何組織和銜接才能構成一篇邏輯嚴(yan) 謹的論文。一篇好的論文,每一個(ge) 段落、每一句話之間都是相互關(guan) 聯的。它們(men) 必須串聯在一起,環環相扣才能更好地說服讀者。

文體(ti) 模塊看起來十分玄乎。但用通俗的話來說,它關(guan) 注的就是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它需要考生體(ti) 會(hui) 一篇好文中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分析並解釋這些“好詞好句”如何幫助作者更有效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綜合這些模塊,我們(men) 看到AP語言已經涵蓋了新SAT與(yu) ACT閱讀的考察重點。作文題部分,新SAT寫(xie) 作相當於(yu) AP語言的修辭分析寫(xie) 作。而選擇題部分,雖然AP語言並不考察小說這個(ge) 體(ti) 彩,但是文本的閱讀難度和SAT是相當的。同時SAT語法和AP語言選擇題中寫(xie) 作題的考點也很類似。前者強調寫(xie) 作語言的簡介和嚴(yan) 謹,而後者考察論證中邏輯鏈條的完整。AP語言與(yu) 寫(xie) 作相當於(yu) 新SAT考試的升級和升華。對於(yu) 沒有辦法考SAT的學生來說,AP英語語言與(yu) 寫(xie) 作無疑是提高寫(xie) 作能力,與(yu) 大學學術能力接軌的不二之選。

IB English

IB English分為(wei) A和B兩(liang) 個(ge) 難度,A主要是給英語為(wei) 母語的學生,B是給英語為(wei) 非母語的學生設置的。英文B又分為(wei) HL和SL兩(liang) 個(ge) 類型。

01
English B分為(wei) 五大單元
identities身份
experiences經曆體(ti) 驗
human ingenuity 人類的創造發明
social organization 社會(hui) 組織
sharing the planet共享我們(men) 這個(ge) 地球

美本後SAT時代選課:SAT VS. AP Lan & IB-EB
identities身份:你是誰?你有什麽(me) 與(yu) 眾(zhong) 不同的地方?是什麽(me) 導致你現在是這樣?你出生在什麽(me) 國家?你在什麽(me) 樣的家庭?你在什麽(me) 樣的地方讀書(shu) 等等。
experience經曆,可以講到各種各樣的東(dong) 西,比如說活動或者說是經曆。
human ingenuity 人類的創造發明,是這幾年比較喜歡考到的一個(ge) 話題,主要跟那種比較前沿的東(dong) 西有關(guan) 的,比如說像人工智能這樣的東(dong) 西,或者說自動化等等。
social organization 社會(hui) 組織,包含非常非常廣泛。那社會(hui) 組織你可以大到工會(hui) 學校,各種各樣的社區社團等等。
sharing the planet共享我們(men) 這個(ge) 地球,它主要圍繞著兩(liang) 方麵:全球化的發展,地球生態的變化和發展。
五大主題其實它是由個(ge) 體(ti) 到整體(ti) ,由小到大逐漸遞進的過程。

02
三大文體(ti) :
personal texts、professional texts and、mass media texts。
美本後SAT時代選課:SAT VS. AP Lan & IB-EB

personal texts,是關(guan) 於(yu) 個(ge) 人的,比較私人的一些東(dong) 西。比如說個(ge) 人的日記郵件、博客或者是個(ge) 人的信件等等。
professional texts, 比較專(zhuan) 業(ye) 性的,比如說論文、建議書(shu) 、倡議書(shu) ,還有一些報告等等
mass media texts,大眾(zhong) 媒體(ti) ,基本上寫(xie) 出來是公開的,比如宣傳(chuan) 冊(ce) 、新聞報道、評論、演講等等。
五大主題三大文體(ti) 可以隨意組合,而且他們(men) 可以出現在聽說讀寫(xie) 的任何一個(ge) 部分
整個(ge) IB English B,其實圍繞著就是這兩(liang) 列的內(nei) 容進行展開的。
文學閱讀是學習(xi) IB English B逃不開的內(nei) 容。

03
以English B SL為(wei) 例
美本後SAT時代選課:SAT VS. AP Lan & IB-EB

Writing,1小時15分鍾250-400字。
Listening and Reading,1小時45分鍾,三篇聽力和三篇文本。占評分50%。
Speaking ,12-15分鍾,占整個(ge) 考試25%。
口試裏HL和SL有一個(ge) 地方不一樣。SL裏麵有圖片提示,而HL裏是文本摘要。
在今年五月份的全球大考,還有接下來2022年的考試當中呢,IBO把English B的考試內(nei) 容和要求做了一些調整。
讀和聽板塊縮減為(wei) 一個(ge) 小時,寫(xie) 作及口語沒有任何變化的。所以讀和聽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口試和寫(xie) 作占比上升,此外整個(ge) 聽力都沒有了。預計2022年之後,肯定會(hui) 恢複的。
口試也有微調,SL由兩(liang) 張圖片變為(wei) 了五張,而且五張圖片來自五大不同主題,HL現在有兩(liang) 份摘要,難度增加。

為(wei) 什麽(me) 很多同學英語B最後拿不到高分呢?
英文B考察Receptive, Productive and Interactive Skill,大家練得最多的就是聽和閱讀,都是屬於(yu) 輸入式的,不需要你自己有任何的產(chan) 出的。而真正有產(chan) 出部分的是寫(xie) 作和口語部分。平時大家口試和寫(xie) 作是能不練就不練,差距往往就是在這上麵拉開。

04
測評目標
美本後SAT時代選課:SAT VS. AP Lan & IB-EB

考察的目標是語言的多樣性,組織性,準確性,思想深度以及最後一個(ge) 互動性。

在口試裏麵會(hui) 有這樣一個(ge) 誤區,就是你問我答之後沒有太多的互動。測評的目標是要有互動。最理想的狀況是考官給到學生一些資料,學生能夠根據這個(ge) 東(dong) 西來講。在這個(ge) 過程中,可以說自己的經曆、看法,並且可以問考官一些問題。
英語B閱讀通常不僅(jin) 僅(jin) 隻涉及一個(ge) 主題,可以是不止一個(ge) 。

05
通用策略

第一是找到文章的重點,第二是大致判斷作者的情感態度。
writing部分是非常重要的,SL和HL的同學拿到的試卷應該是一樣的,隻不過那這個(ge) 要求的字數會(hui) 是不一樣的。SL要求是250-400個(ge) 字,HL是450-600字。
寫(xie) 作考核還是回到五大主題三種文本,它會(hui) 給到不同的話題以及不同的文章題材讓你自己去選。你隻要根據自己比較熟悉和擅長的文本風格來寫(xie) 就可以了。另外就是隔三岔五回到這個(ge) 主題裏麵。
口語部分是由任課老師做考官,所有的口試都是要全稱錄音或錄像。並且發送到IBO進行二次審核。
做口語的時候一些答題的策略。
SL與(yu) HL口試的流程時一致的,唯一不同的是它給文本不是圖片。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劍橋麵試官公開麵試真題

下一篇

不分省考試!第37屆數學冬令營(CMO)發布第二次通知,含日程安排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