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國際教育領域經曆了諸多變革,預計這種趨勢將在2025年持續。學生的興(xing) 趣正向更多的新興(xing) 目的地轉移,新的政府及政策決(jue) 策也在影響著學生的選擇,許多以英語為(wei) 主要語言的留學目的地正在感受到興(xing) 趣下降的衝(chong) 擊。基於(yu) 我們(men) 的《2025年趨勢報告》,我們(men) 整合了最新的信息,包括內(nei) 部數據和調查工具,以預測國際教育行業(ye) 在未來一年可能的發展動態。
以下是我們(men) 對2025年國際教育領域的四大預測:
1、政府政策及變動將影響學生求學變化
從(cong) 競選言論到隨之而來的政策變化,選舉(ju) 對國際學生對各留學目的地的看法產(chan) 生了廣泛影響。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一些近期和即將舉(ju) 行的選舉(ju) ,以及關(guan) 鍵政策變動如何可能在2025年影響這一領域。
澳大利亞(ya)
澳大利亞(ya) 下屆聯邦選舉(ju) 預計將在2025年5月17日之前舉(ju) 行,相關(guan) 政黨(dang) 將很快公布在經過繁忙的2024年後如何與(yu) 國家教育部門合作的計劃。過去一年,澳大利亞(ya) 政府實施了一些重要的政策變化,這些變化直接影響了國際學生。例如,臨(lin) 時畢業(ye) 生簽證的最大年齡從(cong) 50歲降低至35歲,限製了簽證資格;此外,結束允許臨(lin) 時畢業(ye) 生簽證轉為(wei) 學生簽證的可能性也帶來了不確定性。這些變化對國際學生入學名額的限製性討論,使得潛在學生對澳大利亞(ya) 作為(wei) 留學目的地的興(xing) 趣顯著下降。
學生情緒的降溫可能導致他們(men) 考慮其他鄰近目的地。在我們(men) 2025年首篇的ApplyInsights文章中,我們(men) 強調,新西蘭(lan) 的國際教育行業(ye) 增長迅速,部分原因可能是吸引了因澳大利亞(ya) 政策變化和成本上升而感到失望的學生。
加拿大
盡管加拿大原定於(yu) 2025年10月進行下一次聯邦選舉(ju) ,但由於(yu) 總理賈斯廷·特魯多於(yu) 1月初辭職,選舉(ju) 可能會(hui) 提前至5月份。雖然保守黨(dang) 在民調中領先,但在今年晚些時候投票時,將有許多因素發揮作用。
無論2025年加拿大選舉(ju) 的結果如何,專(zhuan) 家普遍認為(wei) ,影響國際學生流動的重大政策變化不太可能出現,尤其是在這一行業(ye) 仍在適應2024年初對學習(xi) 許可申請上限的背景下。
2024年的上限為(wei) 485,000個(ge) 批準的學習(xi) 許可,而2025年將減少至437,000個(ge) ,包括此前不受限製的研究生。然而,正如我們(men) 在2024年秋季預測的那樣,上限的設定導致學生興(xing) 趣下降,學習(xi) 許可申請的數量未能達到預設目標。這一需求的下降引發了加拿大學校的廣泛擔憂,許多學校不得不對員工配置和課程設置做出艱難決(jue) 策,因為(wei) 學生人數已經減少。在上限實施後,一些加拿大學校的國際學生入學人數下降幅度高達50%。
英國
在2024年初,國際學生對英國的興(xing) 趣出現下降,主要是因為(wei) 該領域正在適應對家屬的新限製,以及有關(guan) 受歡迎的畢業(ye) 生路徑是否將繼續的問題。然而,在新工黨(dang) 政府支持國際學生的背景下,加上加拿大和澳大利亞(ya) 政策的不穩定,外界對英國的認知在秋季有所回暖。在我們(men) 最新的ApplyBoard招聘合作夥(huo) 伴脈搏調查中,英國作為(wei) 留學目的地的吸引力僅(jin) 次於(yu) 美國。
近期《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的一篇文章也指出,2025年的開端更加樂(le) 觀:2025年1月入學的錄取通知書(shu) 發放數量及國際學生的學費押金均高於(yu) 2024年1月的水平。
美國
在2025年,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可能重返白宮。幾所美國高校呼籲現有國際學生在新政府就職前返回美國,這一呼聲引人關(guan) 注,各方對新政府的政策走向仍持觀望態度。在2015年至2020年間,國際學生簽證申請數量逐年下降,而F-1簽證的發放速度與(yu) 2010年代初期相比也有所放緩:
在特朗普政府執政期間,許多專(zhuan) 家將國際學生人數下降的一部分歸因於(yu) 其對某些國際學生群體(ti) 的不太歡迎的言辭和政策。
盡管近年來外國學生的入學人數已顯著恢複,且特朗普在2024年選舉(ju) 周期中對國際學生表現出更歡迎的態度,但F-1簽證申請是否會(hui) 持續反彈仍有待觀察。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選舉(ju) 後的幾周內(nei) ,美國學生對出國留學的興(xing) 趣激增,這一趨勢可能也會(hui) 影響美國及其他地區的學校組成。這一變化不僅(jin) 反映了美國學生對國際教育的渴望,也可能為(wei) 高校帶來更豐(feng) 富的多樣性和全球視野。
2、非英語國家市場將在全球學生群體(ti) 中占據
更大比例
隨著政策變化和政府調整令部分學生感到猶豫,以及貨幣波動使某些傳(chuan) 統留學目的地變得不再具有吸引力,我們(men) 預計未來一年,國際學生的留學選擇將更加多樣化。
正如我們(men) 在《2025年趨勢報告》中所指出的,隨著中國和印度在高等教育上的投資不斷增加,這不僅(jin) 可能鼓勵更多學生選擇本國學習(xi) ,還可能吸引來自周邊國家的學生,包括尼泊爾、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等地的國際學生群體(ti) 。
除了中國和印度,本月初我們(men) 還提到智利、墨西哥、新西蘭(lan) 、波蘭(lan) 和西班牙等國家,它們(men) 作為(wei) 快速增長的留學目的地正在嶄露頭角。然而,這些國家並非2025年唯一可能重新定義(yi) 國際教育格局的地方。接下來,讓我們(men) 一起來看看其他一些有潛力吸引更多國際學生的國家。
德國
許多未來的學生將目光投向歐洲大陸的留學目的地,其中德國正迅速崛起,並且國際招生人數穩步增長:
在2023/24冬季學期,德國的國際招生人數同比增長了3%。這一增長得益於(yu) 政策變化,尤其是2024年3月實施的《技術移民法案》(SIA)。該法案將非歐盟國際學生在讀期間的每周工作時間從(cong) 10小時增加至20小時,此外,SIA還通過新規促進畢業(ye) 生在信息技術(IT)和護理等熱門領域更容易進入勞動力市場。
基於(yu) 這一增長勢頭和德國學術交流服務處(DAAD)的最新預測,預計到2024/25學年,德國的國際學生人數將有望突破40萬(wan) 人。
沙特阿拉伯
沙特阿拉伯的《Vision 2030》計劃自2016年啟動以來,旨在通過多元化經濟發展來實現國家現代化,其中高等教育領域也受到了高度重視。通過這一計劃,沙特政府不僅(jin) 希望吸引世界一流的學者,還計劃將其大學建設成為(wei) 全球教育中心。
《Vision 2030》得到了新的獎學金、全球大學和政府實體(ti) 的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以及高需求領域的研究項目的支持。最近,美國駐沙特阿拉伯大使與(yu) 沙特教育部長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這使得美國研究生能夠首次在沙特阿拉伯進行學術研究。
與(yu) 此同時,社會(hui) 改革也大大提升了女性在勞動力市場中的參與(yu) 率。從(cong) 2017年的17%增長至2023年的34%,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從(cong) 事科技行業(ye) ,這一變化可能促使更多多樣化背景的學生考慮沙特阿拉伯這一新興(xing) 的留學目的地。
馬來西亞(ya)
馬來西亞(ya) 憑借相對較低的生活成本(約為(wei) 美國的一半)、合理的學費和七所世界排名前500的大學,吸引了大量國際學生的關(guan) 注。除了官方語言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和英語也被廣泛使用,這使得許多國際學生能夠更快地適應當地的生活,而不必像在純英語國家那樣感到陌生。
根據ICEF的最新報告,2024年來自東(dong) 亞(ya) 的國際學生需求增長顯著。雖然來自其他地區的申請量較為(wei) 穩定,但來自東(dong) 亞(ya) 的申請數量幾乎增加了三倍,其中以中國學生的申請人數為(wei) 主。這一變化部分受到了馬來西亞(ya) 為(wei) 中國學生提供的12個(ge) 月畢業(ye) 生簽證(Graduate Pass)的影響,允許畢業(ye) 生在完成學業(ye) 後留在馬來西亞(ya) 工作。
此外,馬來西亞(ya) 政府近期推出了集中係統,利用算法實時驗證申請人的資格和證書(shu) 。該係統旨在加速申請處理,提高學生的申請體(ti) 驗,同時增強對關(guan) 鍵文件真實性的信心。
3、學習(xi) 選擇將進一步與(yu) 需求領域對接
隨著許多目的地國家為(wei) 應對勞動力短缺,積極培訓國際學生,國際教育逐漸與(yu) 市場需求緊密結合。各國政府對特定項目或課程的關(guan) 注日益增加,以幫助國際學生在高需求職業(ye) 領域獲得技能。這一趨勢並不新鮮,例如美國自2016年起實施的STEM OPT延長政策,但我們(men) 觀察到這一現象將在2024年愈加顯著,並預計這一趨勢將在2025年繼續擴大。
例如,為(wei) 了實現到2027年吸引30萬(wan) 國際學生的目標,韓國的“Study Korea 300k”計劃正在重新塑造該國的教育體(ti) 係。該計劃不僅(jin) 設立了“特殊教育國際化區域”來吸引全球人才,還簡化了STEM碩士學位持有者的永久居留申請程序。
在地方層麵,釜山的“Study Busan 30K”計劃旨在到2028年將該市高等教育機構中的國際學生在STEM領域的比例從(cong) 12%提高到30%。與(yu) 此同時,韓國政府還致力於(yu) 確保這些國際學生在畢業(ye) 後能順利留在韓國工作。例如,“Study Busan 30K”計劃的一個(ge) 目標是使至少40%的國際畢業(ye) 生能夠轉換為(wei) 工作簽證或求職簽證。
在其他國家,加拿大政府最近對一些本科學位學生的配偶工作許可證資格進行了重新定義(yi) ,部分學生的配偶將不再受到新的工作許可證限製。這一變動使得這些學生可以更方便地在加拿大學習(xi) 並帶上家屬。同時,加拿大還重新定義(yi) 了哪些學習(xi) 項目能幫助學生獲得畢業(ye) 後工作許可證,這使得更多國際學生能夠順利過渡到職場。
搜索數據顯示與(yu) 需求領域對接的增加
盡管一些學生仍然追隨自己的夢想,但如前所述,政策變化正在影響各個(ge) 項目作為(wei) 學習(xi) 機會(hui) 的可行性。此外,特定職業(ye) 領域需求的變化意味著一些行業(ye) 對新畢業(ye) 生的需求更為(wei) 迫切,這也可能促使學生在選擇學習(xi) 內(nei) 容時更加注重市場需求。例如,隨著對醫療工作者的需求增加,2024年ApplyBoard平台的搜索數據顯示,學生對健康科學領域的興(xing) 趣正在上升:
事實上,從(cong) 2024年1月到7月,近五分之一的尼日利亞(ya) 學生在搜索與(yu) 健康研究相關(guan) 的信息。我們(men) 的平台數據顯示,今年有多個(ge) 學生群體(ti) 對健康研究表現出比以往更高的興(xing) 趣。這一趨勢可能反映了他們(men) 這一代人對有意義(yi) 工作的渴望,以及他們(men) 對哪些學科能夠為(wei) 他們(men) 提供穩定和有回報職業(ye) 的更深理解。
展望2025年,我們(men) 預計學生對健康、工程和科學課程的興(xing) 趣將比2024年更為(wei) 強烈。
4、學術機構可能利用新的合作關(guan) 係並變得更加專(zhuan) 業(ye) 化
與(yu) 上述趨勢相符,政策變化不僅(jin) 影響學生,也對學術機構產(chan) 生了深遠影響。在預算壓力加大的情況下,許多院校正在尋找創新的方式來提供符合市場需求的課程。
盡管沒有單一的解決(jue) 方案能夠全麵應對這些挑戰,但一些學術機構可能會(hui) 尋求與(yu) 其他院校建立新的合作關(guan) 係,加強與(yu) 地方或全球行業(ye) 的聯係,或者整合課程設置以滿足市場需求。
國際學生數量的下降可能會(hui) 導致一些專(zhuan) 業(ye) 課程的開設數量減少,或者需要院校間的合作共同提供這類課程。特別是一些高需求課程,通常需要實驗室空間或專(zhuan) 門設備,且維護成本較高,如技術工藝和健康科學等領域。
另一方麵,一些學術機構可能通過與(yu) 行業(ye) 合作來獲得資金,以解決(jue) 財務瓶頸。在美國,過去十年間,大學與(yu) 企業(ye) 之間的研究合作迅速增長。許多公司減少了自己的研究支出,轉而依賴學術機構承擔這一角色。
支持行業(ye) 合作的觀點認為(wei) ,這種合作對學院和企業(ye) 都有好處:兩(liang) 者都能夠接觸到優(you) 秀的人才(包括學生、研究人員以及行業(ye) 經驗豐(feng) 富的專(zhuan) 業(ye) 人士),並為(wei) 學生提供寶貴的職業(ye) 機會(hui) 。此外,行業(ye) 資助使得更多初期研究得以實現。然而,這種合作關(guan) 係並非沒有挑戰。例如,如何平衡教育與(yu) 商業(ye) 利益、優(you) 先事項的不一致、交易關(guan) 係、專(zhuan) 利問題或知識產(chan) 權歸屬不明確等,都需要巧妙的應對和談判。
無論是行業(ye) 合作還是課程設置的創新方麵,這些潛在的變化都將產(chan) 生顯著影響。因此,這些轉變不會(hui) 一蹴而就。但我們(men) 預計,2025年及以後的幾年裏,更多類似的創新方式將會(hui) 逐步出現。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