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來乍到一個(ge) 陌生的國家,你最擔心的是什麽(me) ?有的同學擔心語言不通,有的同學擔心水土不服。在和眾(zhong) 多的同學溝通過之後,很多人問出了這個(ge) 問題。德國很難融入嗎?德國人排外嗎?今天咱們(men) 就來聊一聊這個(ge) 話題。
對德國的印象
或許大家對於(yu) 即將在德國的生活都滿懷憧憬,不僅(jin) 能體(ti) 驗當地文化,還期待著可以融入當地的生活,體(ti) 驗不一樣的人生。又或者和德國學生打成一片,進入他們(men) 的社交圈子,從(cong) 而有著德國朋友,說著一口流利的德語。但是事實是怎麽(me) 樣的呢?
或許你會(hui) 發現有時候生活並非是我們(men) 所想的那樣美好,“融入”德國的圈子中,感覺不隻是一點困難。特別是在德國最初住進寄宿家庭的同學,更是如此。
你對德國有著什麽(me) 印象?有人說德國人土氣,品位差,覺得德國人死板。確實,滿大家的黑白灰,或者時不時出現的一抹軍(jun) 綠,感覺確實給人一種壓抑的氣氛,而德國人什麽(me) 事都要拿本子記一記,也會(hui) 讓人覺得有些無趣。有人說德國人無聊,每天沒什麽(me) 娛樂(le) 就是看書(shu) 看報。
確實,沒有遊戲城,也幾乎沒有KTV,德國似乎除了喝酒就沒什麽(me) 夜生活了,看書(shu) 或許真的就是因為(wei) 無聊?有人說德國人喜歡旅遊,在歐洲乃至世界各地最長見到的就是德國人,再小的胡同裏都能找到Reisebüro。確實,度假在德國人的生活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超過了攢錢。這些到底是文化的差異還是我們(men) 自己的問題?你對德國的印象是怎麽(me) 樣的?覺得融入德國很難嗎?
語言溝通
如果說融入德國的最大困難,應該就是語言了。德語不僅(jin) 是非母語,而且要比英語難得多。即使你書(shu) 本學的很好,在很多情形下也GET不到德國人的點,或者聽不懂他們(men) 的梗。如果每個(ge) 梗都要解釋,你有沒有覺得自己在和爸媽聊天?
而且通常來說德國人說話語速較快,比起老師教你的長大口型,德國人似乎用很小的開口就做到了。如果不是對德語特別熟悉,很多時候就隻能通過隻言片語來理解他們(men) 的意思。就更難以交流。
其實德國學生很八卦的。如果你想真的加入他們(men) 的行列,那麽(me) 可能多說多練是最好的辦法了。或者選擇你擅長的興(xing) 趣小組,比如說打遊戲或者做運動,同樣的愛好很容易讓你交到誌趣相投的德國朋友。
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決(jue) 定了我們(men) 的表達方式和娛樂(le) 方式都有差別。當別人誇獎你的時候,要學會(hui) 悉心接受,並客氣的說一聲謝謝。這個(ge) 就是我們(men) 文化和德國文化的差異,很多時候的客氣會(hui) 給人一種虛偽(wei) 的感覺,但是適當的客氣又是把握人與(yu) 人之間距離的標尺,這個(ge) 度把握起來可能就是情商。
文化的差異讓我們(men) 對待不同的行為(wei) 有著不同的看法,這個(ge) 問題上隻有溝通才能解決(jue) 。所以當有人對你說,你融入不了德國的生活是因為(wei) 文化的差異,其實是錯的。
如果不能走出舒適圈,不去溝通,文化差異隻會(hui) 越來越大。你的偏見來自於(yu) 用你固有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一個(ge) 表麵,如果不能換角度,就問問你對麵的人看到的是什麽(me) 。而娛樂(le) 方式也是我們(men) 文化差異的一個(ge) 體(ti) 現。德國人很多都比較喜歡去酒吧喝酒,晚上可能很晚也會(hui) 去喝酒。
而這在中國並不是主流的娛樂(le) 方式,因為(wei) 他們(men) 的喝酒真的就是幹喝。下酒菜呢……?所以,想要融入德國社會(hui) ,最重要的是走出舒適圈,去積極溝通,了解他們(men) 的想法。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