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數據收集和初步分析後,你的下一步就是撰寫(xie) 畢業(ye) 論文中的“Findings”或“Results”章節(即結果章節)。這個(ge) 部分是你的論文核心,展示了你的研究發現、分析方法及其背後的含義(yi) 。為(wei) 了幫助你更好地完成這一部分,下麵將提供詳細的結構和寫(xie) 作方法,確保你在分析過程中既清晰又全麵。
一、Introduction - 引言
在結果章節的開頭部分,你可以簡單介紹這一章的主要內(nei) 容,幫助讀者理解這一章的意義(yi) 。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章節概述:
介紹本章的目的,表明這一章將展示你的主要研究結果。
●研究背景和目的:
可以再次提及研究的目的,以提醒讀者這些數據是如何與(yu) 整體(ti) 研究目標和假設相關(guan) 聯的。
●章節結構:
簡單說明這一章的結構。例如,先展示描述性統計,再進行推論統計,最後總結數據的整體(ti) 趨勢和結論。
📍例句參考:
“在本章節中,將對研究中的主要數據進行係統性分析,包括描述性統計和推論性統計,以揭示研究對象的主要特征及其背後的趨勢。本章結構包括:首先介紹人口統計數據,其次是推論性分析,最後總結研究的發現。”
二、Descriptive Statistics - 描述性統計
描述性統計部分用於(yu) 展示你研究對象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通過數據來直觀地展示樣本的分布情況。以下是你可以包括的內(nei) 容:
●數據介紹:
列出樣本的基本人口統計數據(如年齡、性別、學曆背景等)。
●統計方法:
可以用表格、條形圖(Bar Chart)、餅圖(Pie Chart)等圖表展示數據,使讀者更容易理解。
●數據分析:
解釋數據背後的基本趨勢或特征,如性別比例的差異,或者年齡層的集中分布。
📍例句參考:
“描述性統計部分展示了研究對象的基本人口特征。表1展示了樣本的性別比例,其中女性占60%,男性占40%。圖1顯示了參與(yu) 者的年齡分布,以20-30歲為(wei) 主要集中年齡層。”
🔸常用的描述性統計數據展示示例:
· 性別比例:男性/女性占比
· 年齡分布:不同年齡段的百分比
· 教育背景:本科、碩士、博士比例
三、Inferential Statistics - 推論性統計
推論性統計是為(wei) 了通過樣本得出的結論推廣到更大的人群中。在這一部分中,數據需要與(yu) 研究問題或假設緊密相關(guan) ,可以通過以下步驟完成:
3.1 數據分析工具選擇
● SPSS:
SPSS 是一種簡單快捷的數據分析工具,能夠幫助你高效處理數據。隻需輸入數據並選擇分析方法,即可生成結果。
常見分析方法:
●t-test:
用於(yu) 比較兩(liang) 個(ge) 組別之間的差異。例如,比較男女對某變量的影響。
●ANOVA (one-way):
用於(yu) 比較多個(ge) 組別的差異,如不同年齡段的焦慮水平差異。
●Correlation:
分析變量之間的關(guan) 係,例如工作滿意度與(yu) 工作績效的關(guan) 係。
3.2 分析過程詳細描述
●步驟:
簡要說明你如何進行統計分析,使用何種測試方法,以及為(wei) 什麽(me) 選擇這一方法。描述數據輸入、分析方法選擇及SPSS生成的關(guan) 鍵結果。
●結果展示:
在表格中呈現主要數據(如均值、標準差、顯著性水平等),並配合圖形解釋結果。
📍例句參考:
“本研究采用了t-test檢驗方法,以分析男性和女性在壓力感知上的顯著差異。結果表明,t = 2.56,p < 0.05,表明在0.05的顯著性水平上,男女對壓力的感知存在顯著差異。”
🔸常見的推論性統計數據展示示例:
●t-test:男女對某變量的差異
●ANOVA:不同年齡段的焦慮水平差異
●Correlation:員工情緒與(yu) 工作績效的相關(guan) 性
Research Design寫(xie) 作要點
在結論部分,你需要對數據結果進行總結,並判斷假設是否被接受(Accepted)或拒絕(Rejected)。此處需要:
●總結數據發現:
簡要概括推論統計的主要結果,並解釋數據背後的意義(yi) 。
●顯著性水平設定:
常見的顯著性水平為(wei) α=0.05或α=0.01。可以簡單解釋這些值的意義(yi) ,例如α=0.05表示95%的置信區間內(nei) 該結果具有統計顯著性。
●假設檢驗:
明確指出假設是否通過假設檢驗被接受或拒絕,並給出解釋。如果結果為(wei) “rejected”,可以在下一章節(Conclusion)中討論原因和可能的研究局限性。
📍例句參考:
“通過0.05顯著性水平的假設檢驗,研究發現員工情緒和生病天數之間的相關(guan) 性顯著,表明情緒波動可能影響員工的身體(ti) 健康。假設H0被拒絕,表明此關(guan) 係在統計上有意義(yi) 。”
🔸常見的假設檢驗方法:
One-Tailed Test 和 Two-Tailed Test:通過圖示來解釋如何判斷Rejection Region(拒絕區域)和Acceptance Region(接受區域)。
Significance Level:α值(如0.05)對研究結論的影響。
🌟 寫(xie) 作小貼士
1.結果真實可信:
數據是客觀的,不論假設的結果是Accepted還是Rejected,都應該真實展示,不要為(wei) 了符合假設結果而修改數據。
2.結構清晰:
確保章節結構邏輯清晰,從(cong) 引言到結論層層遞進,方便讀者理解。
3.語言簡潔明了:
使用清晰的語言描述分析過程和數據結果,避免使用複雜術語。
4.圖表輔助:
合理使用圖表幫助解釋數據,圖文並茂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