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觀察者網發布了一個(ge) 視頻,一位美國學生哭訴:中國的法學院學費一年798美元(約合人民幣5850元),而她在美國法學院就讀卻要背上了45萬(wan) 美元(約合人民幣330萬(wan) 元)的債(zhai) 務。
她激動地說道:這就是一份奴隸合同!沒有學生貸款減免計劃,我一生都還不完這些債(zhai) 務。
她認為(wei) 美國的教育係統就是一場針對學生的“金融收割”,銀行通過高利率貸款獲利,而學生卻隻能苦苦掙紮。
另一位博主也提到,他花了9萬(wan) 美元(約合人民幣65萬(wan) 元)才完成了大學學位,學生貸款是通過高利息公司發放的,利息非常高。
還有美國網友表示,自己今年22歲,大學貸款每月需要償(chang) 還7998,26美元,債(zhai) 務每月都在增加,感覺自己無法還清。
但是,在這場對賬中,最受傷(shang) 的其實不是美國學生,而是那些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以及他們(men) 的父母。
讀書(shu) 讀到破產(chan)
美國的高等教育成本是全球最高的國家之一。
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的數據,過去60年,美國四年製大學的學費和強製性費用已經翻了兩(liang) 倍多。
從(cong) 1963年的每年平均5,369美元(經過通脹調整後)已經達到2023年的17,709美元。
根據U.S.News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20年內(nei) ,私立大學學費上漲了134%,公立大學的州外學費上漲了141%,公立大學州內(nei) 學費更是驚人地上漲了175%。
像哈佛、耶魯、斯坦福、紐約大學和南加州大學等頂尖學府,2024-2025學年的學費再次上調,預計總就讀成本已突破9萬(wan) 美元。
在美國讀研究生更是堪比買(mai) 奢侈品。
據Education data網站的統計,美國碩士學位的費用通常在5.6萬(wan) 到7.5萬(wan) 美元之間,平均約為(wei) 59,684美元(約合42.3萬(wan) 元人民幣)。
美國大學的學費主要分為(wei) 兩(liang) 大部分:學費(Tuition)和學雜費(Fees)。其中,學費是基礎學費,而學雜費則包括書(shu) 本費、國際學生注冊(ce) 費、醫療保險費、校園設施維護費等。
除了學費是大頭之外,書(shu) 本費同樣貴得驚人,你交得起學費也未必買(mai) 得起教材。
根據college board的報告顯示,2022年至2023年間,學生平均每學年在課本上的花費為(wei) 1172.5美元,即8838元人民幣每年。
對於(yu) 留學生同學們(men) 來說,這些個(ge) 大學課本簡直就是“天價(jia) ”了。
比如商科同學們(men) 必修的《微觀經濟》也在160-300美元不等,折合人民幣1160元-2175元。
這也催生了美國特有的“二手教科書(shu) ”市場。
其次,除了學費和教材,住宿費和生活費也是一項不可忽視的開支。住宿費包含房租、水電、燃氣、網絡等。
研究生一般選擇外出租房,而本科生大多住校內(nei) 宿舍。具體(ti) 租房費用會(hui) 因城市而異。
對於(yu) 舊金山、紐約、費城、洛杉磯、波士頓等城市,年均生活費大約在20,000到25,000美元之間,折合成人民幣大約是14萬(wan) 到18萬(wan) 人民幣。
這部分費用基本涵蓋了住宿、餐飲、交通以及其他日常開銷。
綜合來看,美國的研究生每年最保守的估計需要50萬(wan) 元人民幣,而本科生每年費用至少在60至70萬(wan) 元人民幣,四年的總費用則可能達到240萬(wan) 至280萬(wan) 元人民幣。
正因如此,許多美國學生不得不依賴兼職打工來支付學費,而這對他們(men) 來說是沉重的負擔。
一貸傳(chuan) 三代
現在,70%的美國大學生都背負著助學貸款,平均每個(ge) 人欠債(zhai) 3.7萬(wan) 美元,而貸款利率最低也有5.5%,最高能達到8%,而且是複利(利滾利)。
也就是說,你欠的錢會(hui) 越來越多,畢業(ye) 後還債(zhai) 的壓力非常大。
根據Peter G. Peterson Foundation的報告,2023年美國的學生貸款總額已經達到1.6萬(wan) 億(yi) 美元,是2008年(6000億(yi) 美元)的兩(liang) 倍多。
令人驚訝的是,這一債(zhai) 務增長幅度遠遠超過了教育部對同期學生人數變化的預估。
教育部的數據顯示,本科生人數減少了3%,而研究生人數則增長了12%。
這說明,學生貸款債(zhai) 務的增加和學生人數的增長並沒有成正比。
與(yu) 就讀公立或私立非營利性學校的借款人相比,就讀私立營利性大學的學生平均所欠聯邦助學貸款約14,000美元,高出約50%。
學生貸款債(zhai) 務的增長速度一直高於(yu) 其他家庭債(zhai) 務。2004年到2023年,學生貸款債(zhai) 務的增長超過了500%。
如今,學生貸款債(zhai) 務已經成為(wei) 美國家庭債(zhai) 務的第三大來源,僅(jin) 次於(yu) 抵押貸款債(zhai) 務和汽車貸款債(zhai) 務。
背負學生貸款的成年人比例越來越高,學生貸款債(zhai) 務激增的一個(ge) 主要原因是,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借錢上大學。
根據數據,背負學生債(zhai) 務的家庭比例已經翻了一番,從(cong) 1992年的10%增加到2022年的21%。尤其是在年輕家庭中,這一趨勢更為(wei) 明顯。
2021年和2022年25歲或以上家庭的平均學生貸款已經接近5萬(wan) 美元。
在25歲至39歲這一年齡段,背負學生貸款債(zhai) 務的家庭比例已經從(cong) 1992年的15%攀升至2022年的41%。
甚至連前總統奧巴馬都經曆過21年的還貸,直到43歲,也就是他擔任總統的前4年才還清,可見這個(ge) 負擔有多重。
問題還不止於(yu) 此。在美國60歲以上還在還助學貸款的美國老年人大有人在。
2005年,大約70萬(wan) 60歲以上的美國人還沒有還清學生貸款,而到了2015年,這個(ge) 數字已經飆升到了280萬(wan) 。
到2022年8月,60歲以上的老年人還在償(chang) 還學生貸款的人數已經達到約720萬(wan) 。
對於(yu) 那些沒能完成學業(ye) 的人來說,將麵臨(lin) 更大的困難,因為(wei) 他們(men) 獲得高薪工作的可能更低。
紐約一家名為(wei) “社會(hui) 研究新學院”的研究機構發布研究顯示,55歲以上仍在工作的貸款人中,有一半的收入低於(yu) 54,600美元,而他們(men) 的平均債(zhai) 務約為(wei) 58,000美元。
《紐約時報》也曾報道過,“死了就能免還貸”這一現象,諷刺地揭示了美國學生貸款債(zhai) 務的嚴(yan) 重問題。
美國學貸幾乎一貸傳(chuan) 三代,債(zhai) 務似乎永遠無法消除。
斷供的危機
事實上,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留學中的學費和生活費遠遠高於(yu) 美國本土學生。
美國的公立大學和州立大學,對於(yu) 不同身份的學生實行不同的學費標準。本地學生(即該州居民)享受的學費通常遠低於(yu) 國際學生。
比如UCB住校國際新生預估一年總花費約82,838美元,其中48,638美元為(wei) 預估學雜費,再加州外學生需額外支付34,200美元的非居民補充學費。
雖然一些學生也會(hui) 麵向國際學生提供獎學金,但機會(hui) 卻少之又少。
而且對於(yu) 大多數國際學生來說,這些獎學金的金額十分有限,遠不足以覆蓋高額的學費和生活費。
本科階段自費留學是絕大部分中國家長的主流選擇。
近年來,為(wei) 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很多中國家庭都願意花費重金送孩子出國留學。
但隨之而來的高額學費和生活費,也讓許多家庭感到壓力山大。
一些家庭為(wei) 了讓孩子順利完成學業(ye) ,不惜借債(zhai) 或削減其他消費,這種壓力在中產(chan) 家庭中尤為(wei) 明顯。
最近幾年經濟的不穩定更是直接給他們(men) 一記重拳,一些家庭開始感到無力繼續承擔留學費用,甚至不得不麵臨(lin) “斷供”學費的困境。
一些家庭不得不在學費、生活費和其他開銷之間做出艱難的選擇,甚至考慮讓孩子轉學到學費更低的學校。
留學斷供,意味著原本鋪就的康莊大道瞬間化為(wei) 烏(wu) 有,原本的努力和積累全盤推翻。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留學的經濟負擔也在加重。
尤其是在匯率波動、生活費用上漲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國際學生的留學成本愈發難以預測和控製。
家長們(men) 在為(wei) 孩子規劃留學時,往往未能預見到這些變數,導致留學生活的實際費用遠超預期。
而這種超支,不僅(jin) 影響到學生的學習(xi) 和生活質量,也影響到家庭的經濟穩定,甚至可能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
在高昂的美本留學麵前,如何平衡教育投資與(yu) 家庭經濟狀況,已成為(wei) 每一個(ge) 留學家庭必須麵對的重要課題。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