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質是什麽(me) ,帶娃經驗少的家長往往會(hui) 說是培養(yang) 孩子能力等等。而有過帶娃經驗的,特別是有二娃以上經驗的都看透了教育的本質:
教育,不過是一次非理性的“投資”。
更有意思的是,這些家長甚至在此之上還總結出了一套理論。通過對教育投資的態度把家長分為(wei) 各門各派,而其中三類人成為(wei) 了對當下家長們(men) 最主要的投資心態概括。
第一種是“躺平派”,這些家長的孩子通常沒有什麽(me) 學習(xi) 上的天賦或者根本就對讀書(shu) 不感興(xing) 趣,雞了也白雞最多就是起到個(ge) 心裏安慰的作用。而這些家長在認清現狀後選擇躺平,對他們(men) 來說既然資源投入得不到回報,那麽(me) 索性讓孩子開心就好,雖然心有不甘但孩子實在沒天賦也隻能認命。
這些家長並不是放棄教育,而是在經曆過失敗後才發現孩子感興(xing) 趣的點根本就不在學科當中,並且在這種家長中,大號練錯路線重開練個(ge) 小號重新雞的家長也不在少數。
第二種是富貴派,他們(men) 處於(yu) 社會(hui) 的上層階級,因此對教育的投資通常不計代價(jia) ,但這類家長不期望孩子通過教育改變命運,更多的是讓他們(men) 成為(wei) 更好的自己。
當然這些家長中也有為(wei) 了麵子而不得不雞的,但在海量的資源投入下,孩子的成績很難不出色,但總體(ti) 來看這類家長是不會(hui) 把教育當成投資的,以為(wei) 對他們(men) 來說一年幾十萬(wan) 上百萬(wan) 的投資都是稀鬆平常。
而最後一種自然就是雞娃派,這類家長往往都是青年時代通過努力得到社會(hui) 中上遊的地位,因此深知教育的重要性,他們(men) 對於(yu) 教育的投入力度往往是最大的(按照家庭經濟實力比例計算)。很多家長甚至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環境,而對於(yu) 這類家長來說他們(men) 心裏渴望的教育回報自然也是最大的。
在他們(men) 的視角裏TOP30的美本幾乎是對他們(men) 的侮辱,由於(yu) 自己成功的自雞經曆,他們(men) 也希望孩子們(men) 能夠複刻他們(men) 的成功,因此對孩子的期望也是最高的。
然而在經濟問題和留學費用上漲的當下,這些家長的雞娃也逐漸冷靜下來,在茫茫多的成本消耗下,這些家長對教育這個(ge) 投資的“無底洞”也陷入了迷茫,我們(men) 到底還該不該一條路走到黑?
#01停不下來的升學費用
多倫(lun) 多大學士嘉堡校區(UTSC)校園事務委員會(hui) 於(yu) 5月9日召開會(hui) 議,聽取了2022-2023年運營預算的介紹。預算報告顯示,國際學費占學年收入的64%,比2017-2018學年增加了22%。
而在留學生收費方麵,留學生學費依然是UTSC最大的收入來源,這些費用已經從(cong) 2017-2018年占總收入的42%增長到2022-2023年的64%。
對於(yu) 渴望留學加拿大的家長而言,這實在算不上一個(ge) 好消息
相比之下,本地學生學費和省級資助有所下降。在2017-2018年,它們(men) 分別占總營業(ye) 收入的30%和26%。在2022-2023年,它們(men) 分別僅(jin) 占17%和15%。預計到2026-2027年這些百分比將保持相對不變。
簡而言之,就是老外薅留學生羊毛的手下的更重了。而從(cong) 統計數據來看,多倫(lun) 多大學一年的學費已經高達38400-62790$(相當於(yu) 人民幣25萬(wan) -42萬(wan) 人民幣),作為(wei) 加拿大最大的中國留學生目的地,其學費之高已經讓很多家長都難以接受。
畢竟沒有人的錢是大風刮來的。
尤其是對於(yu) 處於(yu) 第三類的奮鬥類家長來說,相比過去增加近20%的學費讓他們(men) 感到壓力陡增,畢竟這20%不是1萬(wan) 到1萬(wan) 2的區別,而是20萬(wan) 到25萬(wan) 的區別,對於(yu) 很多本身就是從(cong) 牙縫裏讓孩子去拚一槍的家庭來說,這樣的增長無疑讓家庭財政“雪上加霜”。
不過上帝在關(guan) 上門的同時自然也留了一扇窗。
有留學經驗的家長表示,隨著各國留學政策的改變,當下也並非所有的國家都在上調留學價(jia) 格。事實上,隨著某些國家政策的改變,一些地區的留學正重新煥發出生機。
#02熱門留學地學費盤點
選好適合家庭的留學目的地很重要
從(cong) 當下的統計數據來說,各國的留學費用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發展趨勢。
先看留學聖地美國,美國的頂級名校雖然近年來對華招生政策持續緊縮,但美國高校的價(jia) 格的上漲幅度卻比人們(men) 想象中的要小。
在過去四年中,美國主要大學的學費上漲均在3-5%之間,上漲幅度總體(ti) 較小,並且像哈佛大學、杜克大學這樣頂級名校價(jia) 格更是有所下降,其中以哈佛大學的5.27%的下降幅度最為(wei) 突出。
美本價(jia) 格基本穩定,甚至頂級學校有的還在下降
再加上美國各大學府的擴招,我們(men) 已經可以看出美國的策略是以“量大管飽”為(wei) 主,通過不斷的擴招來滿足學校日益上漲的擴張需求。
所以對於(yu) 選擇美本的家長來說,雖然美本的學費依舊高昂的嚇人,但隻要大方向不變對於(yu) 家庭的經濟壓力影響就不會(hui) 很大,這對於(yu) 留學家庭來說算的上是個(ge) 利好消息。
在英國方麵,《英國大學學費調查報告》指出,2020/21學年英國就讀課堂授課式研究生課程的海外學生需要支付的費用比去年增長了近1000英鎊,漲幅達到了6.5%,是近年來最高的一次。
不過對於(yu) 家長來說1000英鎊的上浮還是處在可接受的範圍內(nei) ,而隨著近日俄烏(wu) 戰爭(zheng) 的持續爆發,英國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7%的曆史新高,英鎊匯率更是從(cong) 8.4元跌倒了7.99元,遭受重挫後的價(jia) 格無疑為(wei) 英國留學的家庭們(men) 贏得了許多空間。
最後,在澳洲方麵,各科上漲的幅度也都比較有限,根據科目不同從(cong) 漲幅也略有不同,比如本科的上漲幅度就比較大達到了6.5%,但商科就僅(jin) 有2.5%。總體(ti) 來看學費一年要上漲1000-3000刀。基本仍然處於(yu) 家長們(men) 可以接受的範圍內(nei) 。
並且隨著澳洲疫情後的全麵開放,澳洲為(wei) 留學生工作提供了非常多樣化和強力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半工半讀的支持,這也算是變相減小了留學生的壓力。
#03結尾:學費焦慮暫時緩解
綜合各方因素當下或成留學最佳時間點
其實在綜合各方的條件後,目前家長們(men) 對於(yu) 學費上漲的恐慌也可以暫時緩解一下了,從(cong) 學費的數量來看,除非是衝(chong) 藤衝(chong) 牛劍或者像加拿大這樣的例外地區,其他學校的學費基本隻是略高於(yu) 國內(nei) 國際化學校的金額,這樣的價(jia) 格對於(yu) 很多家庭來說仍然處於(yu) 負擔的起的範圍。
總體(ti) 來看,還是能上的總能上,上不了的還是上不了。而在此基礎上對於(yu) 渴望讓孩子進入國際賽道的家長來說,近兩(liang) 年可能是放手一搏的最佳機會(hui) 。畢竟國際局勢千變萬(wan) 化,趁著能薅一把羊毛的時機進場,總回事一筆不虧(kui) 的買(mai) 賣。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