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逢過年,親(qin) 戚朋友聚在餐桌旁,一個(ge) 必不可少的話題就是詢問工作和學校。每當我說出我的研究生學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時候,總會(hui) 收到大家不同的反應。一些對美國國際大學比較了解的人會(hui) 評價(jia) 說,我就讀的是一所名校。然而,另一些對美國大學不太熟悉的人則會(hui) 拿出手機,開始搜索這所學校。
他們(men) 首先看到的,毫無疑問,是學校的排名——這些排名來自各種可靠或不可靠的來源。不幸的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排名榜單上的表現並不理想。長期以來,UC Berkeley 在US News這一重要榜單上表現欠佳,多數時間徘徊於(yu) 20名開外。
在高校排名備受關(guan) 注的當下,這樣的名次,難免讓其在眾(zhong) 多名校中顯得不那麽(me) 突出。盡管今年UC Berkeley 已升至第15名,但僅(jin) 從(cong) 排名看,仍易讓人覺得它不如更靠前的院校。
再者,它本身的名氣似乎也沒有“哈耶普斯麻”或者“藤校”這一類的名號大。那麽(me) ,作為(wei) 一名UC Berkeley的畢業(ye) 生,我真實的體(ti) 驗是什麽(me) 樣的呢?
談到名校,我們(men) 在談論什麽(me)
實際上,我其實並沒有什麽(me) 感覺自己從(cong) 名校畢業(ye) 這類的意識或者想法。“名校”對於(yu) 我來說,是一個(ge) 有著多種方式定義(yi) 的詞匯,而不僅(jin) 僅(jin) 單一地靠排名去衡量。實際上,我認為(wei) 這一詞匯的出現,也源於(yu) 部分人對於(yu) 排名過度和極致的追求。這讓我想起了一個(ge) 很有趣的經曆:
在我在印第安納州讀高中的時候,我的高中絕大部分同學的夢想學校都是IU(印第安納大學)或Purdue University(普渡大學)。當我申請Emory University(埃默裏大學)的時候,我的同學都紛紛表示了不解。
對於(yu) 他們(men) 來說,他們(men) 認為(wei) IU和普渡就是很好的大學了 —— 就在州內(nei) ,離家很近,性價(jia) 比高,且有很豐(feng) 富的學術資源。雖然從(cong) 排名上看,這兩(liang) 所學校的排名並不高,但實際這兩(liang) 所學校的就業(ye) 資源和畢業(ye) 生人脈網絡都非常的豐(feng) 富,畢業(ye) 後無論在哪個(ge) 行業(ye) 發展都有很好的機會(hui) 。
所以,我覺得對於(yu) 學校的評價(jia) ,不能用“頂尖名校”這樣單一的詞匯去描述。UC Berkeley在我心裏,也不是一所世俗意義(yi) 上的“頂尖名校。”但是,它有良好的學術資源,多元的學生群體(ti) ,包容的學習(xi) 氛圍,強大的研究實力,和絕佳的就業(ye) 支持。
在這裏,我接觸到了最跨學科和創新的教育。我記得我研究生的數據庫課程的教授,不僅(jin) 是一名理工科的博士,還是一名出色的數字藝術家,經常開設個(ge) 人的展覽。他的課程不僅(jin) 教給了我們(men) 紮實的理工科的知識,小組作業(ye) 還常常帶有藝術創作的色彩,讓人覺得非常新穎有趣。我覺得這樣的課程和教育,是單一的排名無法衡量和評估的。
當然,如果要看一些排名和數據,也不妨看看單科的專(zhuan) 業(ye) 數據。UC Berkeley不僅(jin) 在理工科方麵獨占鼇頭,人文社會(hui) 學科同樣成績斐然,政治學、經濟學在美國排名前五,心理學、社會(hui) 學更是常年穩坐美國第一的寶座,就連文學、曆史等人文學科,也在美國高校中位列榜首。此外,學校的法學院和商學院僅(jin) 提供研究生教育,卻都能躋身美國前十,在世界範圍內(nei) 也處於(yu) 領先地位。
諾貝爾獎獲得數量位居世界第三,數學界的菲爾茲(zi) 獎排名世界第四,計算機領域的圖靈獎同樣排名世界第三。這些數據,最後都化成一節節生動且有特色的課程,讓我的學習(xi) 經曆和知識更加豐(feng) 富全麵。
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會(hui) 追求名校
我想,我們(men) 對於(yu) 名校和排名的追逐,最終還是因為(wei) 我們(men) 對於(yu) “更好的平台”和“更好的工作”的向往。誠然,在目前國內(nei) 的就業(ye) 環境,也許許多公司都會(hui) 關(guan) 注申請者的學校排名。但是,在美國和更廣泛的就業(ye) 情景下,也許名校並不僅(jin) 僅(jin) 是通往更好工作的唯一指標。
就拿我就讀的項目來講,我就讀的研究生項目是位於(yu) 伯克利工程學院下的工業(ye) 工程和運籌研究碩士。這個(ge) 項目雖然隻有一年的時長,但課業(ye) 壓力並不輕鬆。除了完成必修的數學,統計,數據分析等課程,還需要在寒假和暑假分別額外完成領導力課程。同時,學生還需要完成為(wei) 期一年的Capstone Project,與(yu) 一個(ge) 公司合作,進行實踐項目。如果想要順利畢業(ye) ,除了通過每門課程的考試,還需要參加在春季學期舉(ju) 行的Comprehensive Exam,考察統計和優(you) 化運籌知識,通過後才可以有畢業(ye) 資格。
這樣的課程設置給了我們(men) 很好的就業(ye) 機會(hui) 。比如,我本人當時就是通過Capstone Project順利拿到了合作公司的實習(xi) offer。同時,加州伯克利絕佳的地理位置也讓其和大灣區的各個(ge) 科技公司有緊密的合作,我的很多同學都去了Google,Amazon,Meta這類大廠工作。可以說,雖然加州伯克利可能並不是“頂尖名校,”但其研究生項目的質量非常高,且未來的就業(ye) 機會(hui) 也很多。
所以,排名其實並不能很好地評估一所大學的就業(ye) 。有很多默默無聞甚至並不在US News榜單上的加州學校,有著100%就業(ye) 率的研究生項目,畢業(ye) 生幾乎都可以前往大廠工作。而有很多在US News上排名並不出眾(zhong) 的學校,也有著前沿的學術研究機會(hui) 和強大的學術資源。
回到我們(men) 探討的主要話題上,那麽(me) ,在我心裏,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到底算不算世界頂尖名校呢?也許針對這個(ge) 問題,我不能給出一個(ge) 很確切的回答。因為(wei) 我不想用“頂尖名校”這樣簡單的詞語來描述和概括我在這所學校就讀的所有體(ti) 驗。同樣,我覺得每所美國大學都是獨特的。適合自己的項目和學校,也許才是“頂尖名校”的最好定義(yi) 。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