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7 日,法國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和研究事務的部長菲利普·巴蒂斯特(Philippe Baptiste)在接受《巴黎人報》采訪時明確表示,目前沒有計劃提高“學士和碩士”文憑的大學注冊(ce) 費。
“區別學費”政策是否可能實施?
針對國際學生學費問題,巴蒂斯特表示,對國際學生收取更高學費的“區別學費”政策並非禁忌,但他強調:
“這涉及深層次的模式變革,不能在沒有充分討論的情況下在全國範圍內(nei) 推行。”
大學如何應對資金困境?
當被問及如何為(wei) 麵臨(lin) 經濟困難的高校尋找新資金來源時,巴蒂斯特指出,部分大學已有較高的自主收入,例如巴黎文理研究大學(PSL)。
他進一步補充,目前高校的資金來源還包括:
- 學校文憑(diplômes d'établissements)帶來的學費自主權
- 學徒製與繼續教育收益
- 地方合作夥伴關係的支持
- 科研資金的投入
巴蒂斯特透露,2025 年財政預算案中,政府為(wei) 高校增加了 3 億(yi) 歐元預算,以填補今年新增的開支。
盡管官方保證學費不會(hui) 上漲,但法國大學生組織和工會(hui) 聯盟仍在 2 月 4 日發起全國動員日,抗議教育預算削減,並反對部分大學計劃上調遠程教育和國際學生的注冊(ce) 費。
事實上,早在去年 12 月,高等教育工會(hui) 和大學生組織就在法國教育部前舉(ju) 行抗議,呼籲社會(hui) 關(guan) 注“瀕臨(lin) 崩潰”的高等教育係統。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