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寫學術論文如何才能得高分?

什麽(me) 是學術寫(xie) 作(Academic Writing)?

學術寫作應該清晰、簡潔、集中、有條理並有證據支撐,它的目的是幫助讀者理解。

學術寫(xie) 作有正式的語氣和風格,但並不複雜,不要求使用長句和複雜的詞匯。每一門學科都有一定的寫(xie) 作慣例、詞匯和論述類型。

學術寫(xie) 作的特點

  • 有計劃和重點(Planned and focused): 回答問題並展示你對主題的理解。
  • 有條理(Structured): 條理清晰,按邏輯順序書寫,並將相關觀點和材料整理在一起。
  • 論證(Evidenced): 展示主題領域的知識,用論證支持觀點和論點,並準確引用。
  • 正式的語氣和風格(Formal in tone and style): 使用恰當的語言和時態,清晰、簡潔、平衡。

製定寫(xie) 作結構

一旦有了寫(xie) 作計劃,你就可以用這個(ge) 計劃來創建你的寫(xie) 作結構。結構化的寫(xie) 作有開頭、中間和結尾,並使用集中的段落來展開論點。

1、創建整體(ti) 結構

一些學術寫(xie) 作,如實驗室或商業(ye) 報告,會(hui) 有一個(ge) 相當嚴(yan) 格的結構,每個(ge) 部分都有標題和內(nei) 容。

在其他形式中,寫(xie) 作通常遵循相同的整體(ti) 結構: 引言(introduction)、正文(main body)和結論(conclusion)。

  • 引言(introduction):概述了寫作的主要方向,並給出了必要的背景。
  • 正文(main body):在正文中,每一點都被提出和進一步討論。這些要點必須按邏輯順序列出,以便讀者易於理解。
  • 結論(conclusion)集中了主要觀點,突出了你想讓讀者領會的關鍵信息或論點。它還可以確定所提出的論點或想法中的任何差距或弱點(gaps or weaknesses),並在適當的情況下建議進一步的研究或調查。

2、按邏輯順序安排你的觀點

當你開始寫(xie) 作時,你應該清楚地知道你想說什麽(me) ,列出你的主要觀點,思考讀者需要知道什麽(me) ,以及他們(men) 需要知道的順序。

選擇適當的證據來支持每個(ge) 要點。要仔細評估信息,因為(wei) 不是所有信息都是高質量的。

把你的觀點分類可以幫助你建立一個(ge) 有邏輯的順序。這些群體(ti) 將廣泛地適應一個(ge) 整體(ti) 模式,如支持和反對,主題,時間順序或不同學派的思想或方法。你還可以用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整理你的想法。

3、用有條理的段落寫(xie) 作

用段落來建立和結構你的論點,把你的每個(ge) 論點分成不同的段落。

在段落的第一句話或第二句話中將你的觀點清晰地表達出來,以幫助讀者跟上文章的思路。

這一段的其餘(yu) 部分應該更詳細地解釋這一點,並在必要或有用的地方提供相關(guan) 的證據和例子。

你對這些證據的解釋將有助於(yu) 證實你的想法,並增加你的論點的分量。在段落結尾,要展示你的觀點對整個(ge) 論點的重要性或與(yu) 下一段的聯係。

4、寫(xie) 作時使用信號性的詞語(signalling words)

使用信號性的詞語可以幫助讀者理解你的作品的結構,以及你可能會(hui) 把你的論點帶到哪裏去。

使用信號詞:

  • 增加更多的信息,如furthermore, moreover, additionally;
  • 比較兩個相似的點,如similarly, in comparison;
  • 展示相反的觀點,如however, in contrast, yet;
  • 顯示效果或結論,如therefore,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 強調,如significantly, particularly;
  • 反映順序,如:first, second, finally。

如何引入證據

學術寫(xie) 作必須有證據支持,如數據、事實、引文、論點、統計數據、研究和理論。

這些證據將:

  • 給你自己的想法加上實質內容。
  • 讓讀者看到是什麽促成了你的想法,以及你的觀點與你所在領域的其他人的觀點是如何相適應的,又是如何不同的。
  • 展示你對主題的一般概念和理論的理解。
  • 表明你做過廣泛的研究,了解你感興趣的專業/小眾領域。

學術寫(xie) 作語言規範

1、在正式的學術寫(xie) 作中,簡潔是很重要的。寫(xie) 作應簡明、清楚、正式不需要複雜的或使用長句子和晦澀的詞匯每句話隻包含一個(ge) 主旨,保持句子合理的長度(一般不超過25個(ge) 單詞),長句很難理解,會(hui) 分散讀者的注意力。

2、避免重複,避免使用多餘(yu) 的詞語。

例如:

用“because”代替“due to the fact that”。

使用“alternatives”而不是“alternative choices”。

用“fundamentals”而不是“basic fundamentals”。

使用“concisely”而不是“in as few words as possible”。

3、使用正式的語言

在學術寫(xie) 作中,你需要使用正式語言。

  • 避免使用俗語或俚語,比如“sort of”或“basically”。相反,你可以用'somewhat'或' fundamentally'。
  • 寫出單詞的全稱而不是縮寫。例如,你應該用do not或is not來代替don't或isn't
  • 混合使用主動和被動動詞。大多數動詞既可以用主動形式,也可以用被動形式。在學術寫作中,通常可以混合使用被動和主動形式。被動語態比主動語態更正式。它經常用於學術寫作中,因為它被認為更客觀

選擇正確的時態和語態

在寫(xie) 作中使用正確的時態和語態是很重要的。根據上下文的不同,你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時態。

學術論證通常不使用第一人稱,而是使用更客觀的語言、邏輯和推理來說服(而不是情感或個(ge) 人的觀點)。

但是,如果要求你根據自己的想法和經曆寫(xie) 一份反思報告,這可能就不適用了,所以隻在反思性的寫(xie) 作中使用第一人稱。

使用過去時態來談論你的方法

如果你寫(xie) 的是你做過的一個(ge) 實驗或者你用過的一個(ge) 方法,那麽(me) 就用過去式。

例如:“Our experiment showed wide variations in results where the variable was altered even slightly.”

使用現在時來總結或討論已建立的知識

如果你寫(xie) 的是已經建立的知識、自己或別人的研究發現、表格中的數字,那麽(me) 就用現在時。

例如: "Diabetes is a condition where the amount of glucose in the blood is too high because the body cannot use it properly." (Diabetes UK, 2015)

在寫(xie) 作中加入自己的觀點

在你的寫(xie) 作中加入你自己的觀點,你的觀點基於(yu) 你的討論,解釋和文獻評估。

以下是一些在寫(xie) 作中加入自己觀點的方法:

1. 在段落的開頭加上你的資料來源的證據、發現和論點。

example:

“To date there is no well-established tool to measure divided attention in children. Current methods used to assess divided attention usually involve a variation of the CPT with an additional task included e.g. counting or listening to auditory stimuli (Salthouse, 2003).”

2. 明確地告訴讀者文獻之間的連接是什麽(me) 。

example:

“Smith (2009), however takes a different approach...”

3. 明確地告訴讀者這些文獻和你的論點之間的聯係。

example:

“Netzer's argument challenges the term 'renaissance', as it displays repeatedly the use of classical imagery during the medieval period, therefore illustrating that canonising a chronological period can be disadvantageous 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rm.”

4. 用語言表達你強烈的同意/不同意/部分同意文獻。

example:

“Smith's (2009) findings show a clear...A serious weakness with this argument is...The research suggests...”

5. 在段落末尾加上“so what”的總結句(評價(jia) 句)。

example:

“This shows that it is detrimental to strictly categorise chronological periods with artistic genres, as many art historians suggest different movements were taking place in separate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t the same time.”

6、在你的寫(xie) 作中使用不同的動詞可以表明你對來源的理解。

例如:

  • “Stevenson (2015) explains that...”
  • “Stevenson (2015) argues...”
  • “Stevenson (2015) describes how...”

也可以用動詞來表示你同意或不同意其他作者的論點。

例如:

  • “Stevenson (2015) correctly identifies...”
  • “Stevenson (2015) fails to consider...”
  • “Stevenson (2015) reveals... ”

很多第一次留學的小夥(huo) 伴,雅思托福寫(xie) 作明明得分很高,可是一寫(xie) 學術論文,就被教授給的低分打擊到懷疑人生。

實際上,學術寫(xie) 作和標化考試完全是兩(liang) 回事,出國後還在用托雅寫(xie) 作的那一套應付學術論文是不可能拿到高分的!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加拿大2022麥考林前10熱門大學語言要求及費用清單!

下一篇

劍橋大學《2021本科招生統計報告》正式發布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