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是——推薦信。
我們(men) 建議學生最好在11年級結束之前,就確定好寫(xie) 推薦信的人選——獲得高質量的推薦信不會(hui) 在一夜之間發生——這是一個(ge) 需要時間和提前規劃的過程。
11升12年級的學生,已經著手準備推薦信了!今天就來聊聊推薦信裏的門道:
WHY:為(wei) 什麽(me) 需要推薦信?
WHO:應該找誰寫(xie) ?
WHAT:推薦信寫(xie) 什麽(me) ?
WHERE:推薦信在哪裏提交?
WHEN:什麽(me) 時候寫(xie) ?
HOW:該給推薦人提供什麽(me) 信息?
TIPS:還有什麽(me) 注意事項?
一起來查缺補漏吧!WHY為(wei) 什麽(me) 需要推薦信?
不同的大學對推薦信的看法有很大不同,很大程度取決(jue) 於(yu) 學校的招生理念。
但當兩(liang) 名候選人情況相似而大學隻能選一名時,推薦信通常是可能影響錄取結果的關(guan) 鍵因素。
WHO應該找誰撰寫(xie) 推薦信?
選擇推薦人一定要選了解申請者總體(ti) 情況的人,這是一個(ge) 重要的先決(jue) 條件。
推薦人最好是能夠對於(yu) 學生的學術能力、學術成就和個(ge) 人特質有一些了解,能夠通過第三人稱視角客觀描述學生的學習(xi) 生活並進行合理評價(jia) 的為(wei) 佳。
通常情況下,大多數學校要求由11年級、12年級的學科老師提供兩(liang) 封推薦信和一封Counselor推薦信(國內(nei) 普高的學生,基本是班主任擔任Counselor的角色來提供推薦信)。當然,10年級(甚至美高G9)也可以,隻要是在高中階段教過申請人的老師即可。
通常建議一文一理兩(liang) 個(ge) 學科老師,如果申請藝術類,那最好找相關(guan) 的指導老師做推薦,具體(ti) 要求請仔細閱讀大學官網說明,有些大學可能會(hui) 特別要求科學或數學老師,特別是申請工程學院的學生。
WHAT推薦信裏寫(xie) 什麽(me) ?
不同大學對推薦信涉及內(nei) 容要求不一,申請者可以提前在官網上查明。但總的來說,好的推薦信是可以讓大學從(cong) 其內(nei) 容中看出一些潛在的、不明顯的品質,而這些品質是不能從(cong) 成績中看出來的。
以耶魯大學官方說明為(wei) 例:
△ 耶魯大學官網表示,推薦信除了課上的表現外,要闡述申請者的動力積極性、求知欲、同學關(guan) 係、影響力等
具體(ti) 寫(xie) 什麽(me) ,展開來說:
來自Counselor(班主任)的推薦信(必須,1封)
這封推薦信需要推薦人對申請人有宏觀的把握,在介紹自己和申請人之間關(guan) 係的同時,能夠以第三視角對申請人平時的生活、學習(xi) 的狀況進行一些介紹。
通過這種第三視角的描述,我們(men) 可以向大學證明申請者身上具備的一些特質,比如對問題的思考能力、較強的分析能力,積極樂(le) 觀的態度,不俗的領導能力等等,凸出申請者身上和其他的同年齡學生不一樣的品質,需要盡可能迎合申請學校對於(yu) 學生的要求,從(cong) 而達到顯著的推薦效果。
來自學科老師的推薦信(必須,2封)
這兩(liang) 封推薦信的內(nei) 容要和申請者所申請的專(zhuan) 業(ye) 相契合。
首先,內(nei) 容上需要推薦人對於(yu) 自己在專(zhuan) 業(ye) 領域的情況進行簡述;其次,對於(yu) 申請人本學科的學習(xi) 情況進行介紹。
推薦人可以從(cong) 申請者的成果和學習(xi) 狀態入手,證明學生在這個(ge) 專(zhuan) 業(ye) 是具備熱情和學習(xi) 基礎的。並且,還可以結合申請人在學習(xi) 該學科的學習(xi) 狀況以及所擁有的特質來證明,申請人能夠在所申請專(zhuan) 業(ye) 領域具備發展的潛力。
來自其他推薦人的補充推薦信(可選,≤2封)
這一類的推薦信,需要對申請人除校園以外的生活狀況進行一定的了解的人來寫(xie) 。
可以選擇一些申請人興(xing) 趣班的老師或者課外活動的輔導老師,例如鋼琴老師、誌願者活動帶隊老師等等來作為(wei) 推薦人。
內(nei) 容上除了類似前兩(liang) 類推薦信需要對於(yu) 推薦人自己身份和資曆進行簡述之外,還需要覆蓋到申請人在校園外生活的內(nei) 容,來體(ti) 現申請人身上的一些軟實力,可以覆蓋到申請人在校外生活中獲得的一些成果。
例如,對於(yu) 一個(ge) 學習(xi) 鋼琴的學生,他的一些獲獎和演出經曆乃至編曲的經曆等等,能夠讓招生官了解申請者的毅力、創造力等一些品質,能夠豐(feng) 富申請人的形象,便於(yu) 招生官了解申請人的多元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補充推薦信內(nei) 容如果不夠有力,對申請也不會(hui) 有太多加分。
△ 普林斯頓大學表示:隻有那些對申請者非常了解,並能提供更新的、更細節的信息有幫助
△ 耶魯大學表示提交補充材料需謹慎,大多數成功錄取的學生都僅(jin) 提交了那些要求材料
△ MIT表示要求補充推薦信能夠提供與(yu) 要求的兩(liang) 封推薦信不同的信息
WHERE在哪提交推薦信?
現在,大多數大學通過互聯網接受推薦信,無論是通過自己的申請係統還是通過Common App。
Common App中的大學詳細說明了他們(men) 需要多少推薦信以及他們(men) 允許的推薦信的字數。大家在閱讀要求時要仔細。
WHEN什麽(me) 時候應該開始準備推薦信?
最好是在11年級的春天開始,問老師是否願意為(wei) 你寫(xie) 推薦信。
如果他們(men) 願意,詢問他們(men) 的意向時間:有些老師喜歡在暑假完成,有些老師想要在開學後才開始工作。有早申階段的學校(截止日期通常是10月15日和11月1日),最好是預留一個(ge) 月的時間來讓推薦人老師寫(xie) 。
HOW我該提供給推薦人一些什麽(me) 信息?
申請者向推薦人提供的信息越多,越有利於(yu) 其撰寫(xie) 推薦信。建議學生準備一份自己的活動簡曆,詳細列明自己的課外活動、社區服務、領導職位、榮譽獎項、實習(xi) 以及工作經曆等。
TIPS其他注意事項
1、有一些學校不要求提供推薦信,比如UIUC、U Washington-Seattle、Penn State U等,加州大學係統(UC)也算不要求提供推薦信的院校。(伯克利以前選取部分申請者要求提交一封“最了解你的人”的推薦信,但近幾年幾乎已經沒有要求了)
2、選擇推薦人老師時,不用特別看重其職稱頭銜。如果選擇了職稱較高但對你情況不了解、跟你接觸也沒太多的老師,那推薦信的表達就會(hui) 空洞,實際對申請的意義(yi) 也不太大。提交的推薦信來自熟悉你的人,並且這個(ge) 人能講出很多關(guan) 於(yu) 你的故事。
3、請務必放棄在申請表上查看推薦信的權利,這會(hui) 增加招生官對材料的信任度。
4、發送確認電子郵件給您的推薦人,感謝他們(men) 並具體(ti) 了解後續步驟。
5、一旦知道大學已收到推薦信,記得發送感謝信給推薦人。
好了,關(guan) 於(yu) “推薦信”就先介紹到這裏啦!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