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大新增輪次 耶魯擴招!海外大學錄取邏輯的全球化變革

近年來,全球高等教育格局正在經曆深刻變革,其錄取數據的底層邏輯也隨之發生了顯著變化。這一變化不僅(jin) 反映了全球教育資源的重新分配,更揭示了高等教育在全球化、數字化和技術驅動下的新趨勢。

過去,海外大學的錄取標準主要依賴於(yu) 學術成績、標準化考試分數和課外活動等傳(chuan) 統指標。然而,隨著社會(hui) 對多元化、包容性和創新能力的日益重視,錄取邏輯正逐步從(cong) 單一量化評價(jia) 轉向更為(wei) 綜合和個(ge) 性化的評估體(ti) 係。當前,海外大學在錄取邏輯發生了哪些變化,呈現了哪些發展趨勢?本文將予以探討。

01、美國多所名校恢複標化

近年來,美國高等教育界關(guan) 於(yu) 標準化考試(如SATACT)在錄取中的作用爭(zheng) 論不斷。新冠疫情期間,許多美國高校采取了“標化可選”(Test-Optional)或“標化無視”(Test-Blind)政策,以應對考試取消和不平等問題。

然而隨著疫情結束,部分名校開始恢複了對標化成績的要求。僅(jin) 在2024年,達特茅斯學院、耶魯大學、哈佛大學、加州理工等名校陸續官宣要求申請人提交標化成績。斯坦福大學則要求從(cong) 2025年秋季申請進入2030屆的學生,恢複提交標化政策。同時,目前越來越多學生也傾(qing) 向於(yu) 主動提交標化成績

據Common App數據顯示截至11月1日,有475,504人提交了標化成績,比去年增長了9%,增加了近4萬(wan) 人。不提交標化成績的申請人數為(wei) 429,356人,同比增加4%。

從(cong) 各大公告和聲明不難發現,美國高校恢複標化成績的主因在於(yu) 其能夠客觀有效評估學生的學術能力,提高錄取的透明度和公平性。例如最早宣布恢複標化成績要求的麻省理工學院,其招生辦公室明確表示標化成績是評估學生學術能力的重要工具,尤其是在數學和科學領域。

耶魯大學在聲明中明確指出,“學生的課外活動可能包括展示非凡領導能力和對家庭和社區貢獻的活動,但並不能揭示他們(men) 的學業(ye) 準備情況。如果沒有考試成績來補充這些因素,這些學校的學生申請可能會(hui) 讓招生官無法證明他們(men) 是否已準備好進入耶魯大學。”

芝大新增輪次,耶魯擴招!海外大學錄取邏輯的全球化變革

圖源:網絡

喬(qiao) 治城大學則強調標化考試能夠幫助招生官更全麵地評估申請者的學術潛力,尤其是在高中課程和評分標準差異較大的情況下。佛羅裏達大學係統內(nei) 的多所院校則認為(wei) 恢複標化成績要求是確保錄取公平性和透明度的關(guan) 鍵措施。

另外為(wei) 應對申請者數量激增的挑戰,美國部分高校選擇恢複標化成績。疫情期間,許多大學采用“標化可選”政策,導致申請數量大幅增加。而恢複標化成績可幫助招生官更高效地篩選申請者,減輕招生工作的負擔。加之,普遍的成績膨脹問題導致僅(jin) 憑GPA來評估學生的學業(ye) 準備程度變得更加困難,從(cong) 而進一步推動了標準化考試要求的恢複。

2023年宣布恢複標化成績要求的普渡大學,認為(wei) 標化考試除了能為(wei) 招生官提供一個(ge) 統一的衡量標準,還是應對申請者數量激增的重要手段。

美國名校恢複標化成績的舉(ju) 措反映了高等教育界在公平、效率和學術質量之間的複雜權衡。對於(yu) 學生而言,恢複標化成績可能會(hui) 增加申請者的壓力,尤其是那些在標化考試中表現不佳的學生。一些學生可能因分數不足而放棄申請,這有望緩解頂尖學校的申請人數激增現象。而對於(yu) 擅長考試的學生來說,這或是展示其學術能力的機會(hui) 。

02、多元化錄取出現新高度

海外大學的錄取邏輯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和教育理念的演變而不斷調整。當前,海外大學的錄取途徑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錄取路徑更加多元

從(cong) 錄取路徑看,美國等高校錄取機製和招生策略變得更加靈活和多樣化。例如西北大學的MSC項目改為(wei) rolling錄取,芝加哥大學新增了早輪次申請。

隨著平權法案的終結,美國藤校等頂尖高校在招生方麵更加注重經濟和地理多樣性,推出了免學費計劃,以吸引低收入家庭學生。同時,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等高校也加大了對農(nong) 村地區學生的招生力度,尋求吸引更多地理和社會(hui) 經濟多樣性的學生。

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在2024年11月宣布了一項旨在促進教育公平的免學費政策。其根據學生家庭收入水平的差異,以相應免除學生相應的費用,為(wei) 不同經濟背景的學生提供世界一流教育機會(hui) 。同年11月,賓夕法尼亞(ya) 大學宣布“Quaker Commitment”項目,將免學費家庭年收入門檻提升至20萬(wan) 美元。

芝大新增輪次,耶魯擴招!海外大學錄取邏輯的全球化變革

圖源:網絡

生源地和留學目的地發生變化

與(yu) 海外高校錄取路徑同樣發生變化的是,美國等海外高校在錄取國際學生時的趨勢也呈現了新變。尤其是在亞(ya) 洲地區,新的格局正在形成。與(yu) 此同時,“地理身份”作為(wei) 一種潛在的加分因素,逐漸成為(wei) 招生政策中的重要考量。

一方麵,中國和印度仍是歐美等海外高校的主要生源國,但競爭(zheng) 在加劇,市場格局也在發生變化。據2024年Open Doors門戶開放報告數據顯示,印度學生在美國高校的總數反超中國,成為(wei) 最大的生源地。2023-2024學年,中國赴美留學生的總人數為(wei) 277,398,較上學年下降了4%

在選擇傾(qing) 向方麵,中國學生更傾(qing) 向於(yu) 選擇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ya) 的頂尖高校,而印度學生則對STEM領域(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表現出強烈興(xing) 趣。

另一方麵,受疫情影響和亞(ya) 洲地區高等教育質量的提升等因素,許多亞(ya) 洲學生開始重新評估留學目的地的選擇,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在亞(ya) 洲內(nei) 部留學。中國、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高校吸引了大量來自東(dong) 南亞(ya) 和南亞(ya) 的學生。

東(dong) 南亞(ya) 國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亞(ya) 、馬來西亞(ya) 和泰國)正成為(wei) 海外高校關(guan) 注的新興(xing) 生源市場。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和中產(chan) 階級擴大,使得更多家庭有能力支持子女出國留學。此外,東(dong) 南亞(ya) 學生在語言能力(尤其是英語)和文化適應性方麵表現突出,受到海外高校的青睞。

據近期馬來西亞(ya) 教育全球服務中心(EMGS)發布的2024年留學申請數據,共有81,992名國際新生來馬來西亞(ya) 留學,相比2023年的65,208人,增幅為(wei) 25.74%。另外,2024年留學馬來西亞(ya) 的中國新生有33,216人,相比2023年的26,627人,增加了24.7%。

03、錄取標準趨向綜合評估

從(cong) 錄取標準的演變來說,海外大學的錄取邏輯正從(cong) 單一的分數導向轉變為(wei) 綜合評估,強調申請者的綜合素質和潛力。

以英國為(wei) 例,在早期,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等頂尖高校對中國學生的錄取往往將重點聚焦於(yu) 學術成績這一硬指標上。

具體(ti) 來說,其主要體(ti) 現在高中階段的學業(ye) 水平考試成績(對於(yu) 申請本科的學生而言)以及本科階段的大學成績單(對於(yu) 申請碩士的學生)。例如,劍橋大學在過往審核中國高中生申請時,在學生提交的是A-Level成績方麵要求其相關(guan) 學科上達到非常高的等級,通常多門學科需要達到A * 的水準。

同時,語言能力測試成績在錄取中占據重要地位。雅思托福等標準化考試成績是必不可少的參考內(nei) 容。以牛津大學為(wei) 例,其大部分專(zhuan) 業(ye) 要求雅思總分達到7.0甚至 7.5 分以上,單項分數也有嚴(yan) 格限製,尤其是在寫(xie) 作和口語部分。

近這十多年來,中國學生赴英留學的熱情持續高漲,申請英國頂尖高校的人數顯著增多。以劍橋大學為(wei) 例,過去十年間,來自中國的本科申請人數增長了數倍之多。如此龐大的申請群體(ti) 導致競爭(zheng) 愈發激烈,單純依靠學術成績和語言能力已難以區分眾(zhong) 多優(you) 秀的申請者。加之,英國頂尖高校自身處於(yu) 不斷發展變革之中,越發強調打造多元化的校園學術環境。

在此情形下,英國高校不得不調整對中國學生的錄取邏輯,去篩選出真正契合學校培養(yang) 目標、具有獨特優(you) 勢的學生,並將綜合素質評估放在了更為(wei) 突出的位置。除了傳(chuan) 統的學術成績和語言能力外,其更加注重考查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領導力、團隊協作能力以及解決(jue) 複雜問題的能力等。

以帝國理工學院的一些科研項目型專(zhuan) 業(ye) 為(wei) 例,在麵試環節會(hui) 通過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形式來觀察學生如何在團隊中發揮作用,是否能夠提出新穎獨特的解決(jue) 思路,而不再僅(jin) 僅(jin) 是看學生過往的考試成績。對於(yu) 申請人文社科類專(zhuan) 業(ye) 的學生,會(hui) 著重考察其對社會(hui) 現象的觀察和思考能力,比如在個(ge) 人陳述或者麵試中,要求學生分析當下的某一全球性社會(hui) 問題,並提出自己的見解,以此來評判學生的思維深度和綜合素質。

從(cong) 上文看,海外大學錄取邏輯發生了顯著變化主要體(ti) 現在從(cong) 單一量化評價(jia) 向綜合評估體(ti) 係的轉變,體(ti) 現了對多樣性、公平性和全球化視野的追求。當然,海外高校錄取邏輯的變化並非偶然,這些變化不僅(jin) 反映了教育理念的轉變,也受到社會(hui) 、經濟和技術等多重因素的驅動。

首先,社會(hui) 需求的變化是推動錄取邏輯演變的主要力量。隨著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hui) 對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複雜化。其次,教育理念的轉變也深刻影響了錄取邏輯。傳(chuan) 統的教育理念強調學術成績和標準化考試分數,而現代教育理念則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麵發展和個(ge) 性化成長。此外,政策調整也是推動錄取邏輯變化的重要因素。例如,美國的“平權行動”政策要求大學在錄取過程中考慮種族和族裔因素,以促進教育公平和多元化。

從(cong) 對海外大學錄取邏輯變化的分析,我們(men) 可以看到,新的錄取邏輯為(wei) 申請者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潛力的機會(hui) 。學生不僅(jin) 可以通過學術成績和標準化考試分數展示自己的學術能力,還可以通過課外活動、個(ge) 人陳述和推薦信等多方麵因素展示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潛力。

未來,隨著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海外大學的錄取邏輯可能會(hui) 繼續演變。這也需要國際化學校根據其趨勢要求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學生指導等方麵進行相應調整,以更好地培養(yang) 學生的全球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從(cong) 而提升其在全球教育市場中的競爭(zheng) 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SIC商賽怎麽算分?哪個環節占比更高?附SIC春季賽最新組隊信息及優選報告案例

下一篇

上海財經大學2025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國際碩士留學項目招生簡章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