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五年廣東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情況如何?

中外合作辦學最早出現在改革開放初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國人民大學、複旦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率先與(yu) 美國高校合作舉(ju) 辦學位班和研究中心,這些合作項目成為(wei) 早期中外合作辦學的典型範例。隨後,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在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初期逐漸增多。

為(wei) 規範對外教育交流與(yu) 合作活動,1995年1月,原國家教委發布了《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這一政策文件為(wei) 中外合作辦學的規範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2003年3月頒布實施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對進一步擴大教育對外開放,規範中外合作辦學活動提供了法律依據。

2004年3月,教育部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進一步細化了有關(guan) 管理製度和措施。

到2024年底,全國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共有2500多個(ge) ,其中本科以上辦學機構和項目超過1500個(ge) 。

中外合作辦學作為(wei) 推動教育國際化和促進國際優(you) 質教育資源本土融合的重要橋梁,曆經數十年穩健發展,成效顯著。這一模式最初在高等教育領域“破冰”,通過引入國外先進教學理念、課程體(ti) 係和教育資源,助力我國高等教育提升整體(ti) 水平和國際競爭(zheng) 力,逐漸成為(wei) 連接國內(nei) 外教育體(ti) 係的關(guan) 鍵紐帶。

進入21世紀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不斷拓展,從(cong) 高等教育延伸至基礎教育,尤其在高中階段引入了諸多國際合作課程項目。這些項目不僅(jin) 拓寬了學生的國際視野,提供了多元化的學習(xi) 路徑,更融合中西教育優(you) 勢,致力於(yu) 培養(yang) 具備全球意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國際化人才。

廣東(dong) 在全國教育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教育發展成就顯著。廣東(dong) 積極推動教育國際化,支持高校與(yu) 港澳及國際知名高校合作辦學。計劃到2035年,建成服務全民終身學習(xi) 的現代教育體(ti) 係,全麵提升教育治理效能,建成教育強省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廣東(dong) 作為(wei) 教育大省,其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在過去五年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呢?

發展脈絡與(yu) 現狀

“中外合作辦學”分為(wei) “機構”與(yu) “項目”兩(liang) 種性質。前者常見於(yu) 高等教育階段,指經教育部批準的外國高校同中國高校在中國境內(nei) 合作舉(ju) 辦的教育機構,如寧波諾丁漢大學、西交利物浦大學皆為(wei)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後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中被界定為(wei)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是中國教育機構與(yu) 外國教育機構以不設立教育機構的方式,在學科、專(zhuan) 業(ye) 、課程等方麵,合作開展的以中國公民為(wei) 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

位於(yu) 廣東(dong) 省江門市的廣州中加柏仁學校(江門市迪生學校)是廣東(dong) 境內(nei) 最早開設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之一。該校創建於(yu) 1999年,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在中國設立的第一所海外高中。學校秉承“中加攜手、共育英才”的辦學宗旨,采用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為(wei) 海外僑(qiao) 胞子女提供學習(xi) 中華優(you) 秀文化的平台,同時也為(wei) 中國學生搭建通往全球教育的橋梁。

近五年,廣東(dong) 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情況如何?

雖然具體(ti) 的年度數據尚未完全公開,但從(cong) 已有的信息來看,廣東(dong) 的中外合作辦學發展迅速。近年來,廣東(dong) 在高中階段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數量雖然中途略有浮動,但整體(ti) 呈現出增長的趨勢。

據廣東(dong) 省教育局的許可公告顯示,2020年,廣東(dong) 地區共有5個(ge)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獲得許可證;2021年,有5個(ge)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獲批;2022年,共批複了高中階段9個(ge)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的許可證;2023年,共有7個(ge) 廣東(dong)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批繼續辦學;2024年,高達19個(ge) 廣東(dong)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獲批辦學。

特點與(yu) 優(you) 勢

近五年,廣東(dong) 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情況如何?

縱觀這些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我們(men) 總結出以下特點:

課程多樣化

廣東(dong) 生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機構與(yu) 不同國家的學校合作,開展了多種中外合作辦學課程,包括AP課程、A-Level課程、IBDP、OSSD、DSE等,這些課程覆蓋了主流的國際教育體(ti) 係,為(wei) 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

在課程設置上也包括兩(liang) 種不同方式可供學生選擇。

1、引進國外高考入學資格考試評價(jia) 體(ti) 係或大學先修文憑課程,在畢業(ye) 時通過相應的考核可以獲得課程或教育證書(shu) ,畢業(ye) 所獲文憑為(wei) 國內(nei) 高中文憑,但仍可憑借國際課程文憑與(yu) 證書(shu) 申請國外院校;

2、與(yu) 國外高校簽署課程、學曆互認協議,學生修習(xi) 國內(nei) 高中課程以及所合作的外方高中課程,在畢業(ye) 時可獲得中方與(yu) 外方兩(liang) 張高中文憑。

豐(feng) 富的課程體(ti) 係與(yu) 課程設置方式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ge) 性化需求和留學目標。

合作對象廣泛化

合作的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合作的外方學校包括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國際學校等,這顯示了廣東(dong) 中外合作辦學的國際化程度高,能夠引入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you) 質教育資源,從(cong) 而能夠在更廣泛的區域裏選擇合作夥(huo) 伴,為(wei) 學生提供更廣泛的教育資源。

地區集中性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廣東(dong) 省的地區分布主要集中在廣州。具體(ti) 來看,2023年廣州市納入中招係統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有多個(ge) ,包括廣東(dong) 實驗中學、廣東(dong) 華僑(qiao) 中學、廣東(dong) 實驗中學越秀學校、廣州市實驗外語學校、廣州市黃廣中學等。廣州一地數量多達17個(ge) ,占總數量的85%,進一步證實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在廣東(dong) 省的地區分布集中的特點。

公立與(yu) 民辦並重

廣東(dong) 的中外合作辦學學校既有公立國際部,也有民辦國際學校。如廣東(dong) 實驗中學、廣東(dong) 廣雅中學、廣州市執信中學等,它們(men) 憑借其優(you) 質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社會(hui) 聲譽,吸引了大量學生。例如,廣東(dong) 實驗中學的省實中美課程(省實AP)為(wei) 廣東(dong) 省教育廳首批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23年正式納入中考招生係統,引進美國高端優(you) 質的教學體(ti) 係並有機地融合學校優(you) 質教育資源,對接國際化人才培養(yang) 標準。

而民辦學校則在課程創新和國際化辦學模式上更具靈活性,如廣州天省實驗學校。這些學校能夠更快速地引入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技術,為(wei) 學生提供個(ge) 性化的學習(xi) 體(ti) 驗。這種公立與(yu) 民辦並重的辦學模式,不僅(jin) 豐(feng) 富了廣東(dong) 中外合作辦學的多樣性,也為(wei) 不同需求的學生提供了自由選擇的空間。

麵臨(lin) 的挑戰

1、國際學校進入淘汰賽,競爭(zheng) 壓力增大

國際學校行業(ye) 已經步入一場激烈的淘汰賽。不論是一般國際學校還是中外合作辦學高中,唯有那些能夠持續創新、保持高質量辦學、並精準對接國際教育趨勢的頭部名校,方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zheng) 中生存並實現可持續發展。隨著中外合作辦學的不斷發展,廣東(dong) 的國際學校也麵臨(lin) 著激烈的競爭(zheng) 。一方麵,老牌名校憑借其多年的辦學經驗和良好的口碑,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麵,新建校不斷湧現,如何在競爭(zheng) 中脫穎而出,成為(wei) 廣東(dong) 中外合作辦學學校麵臨(lin) 的重要問題。

2、教育資源整合難度大

廣東(dong) 的教育資源豐(feng) 富,但如何將引進的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與(yu) 本地教育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是一個(ge) 亟待解決(jue) 的問題。一些學校在引進國外課程時,未能充分考慮本地學生的學習(xi) 特點和教育需求,導致課程實施效果不佳。例如,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參差不齊,成為(wei) 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yang) 目標的主要製約因素。此外,教學質量保障與(yu) 監控體(ti) 係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此外,師資隊伍的建設也是廣東(dong) 中外合作辦學需要關(guan) 注的重點。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麵,優(you) 秀的中外教師資隊伍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guan) 鍵。廣東(dong) 在建設具有國外教育背景和雙語課程教學經驗的師資隊伍方麵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廣東(dong) 在這方麵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中方教師外語水平、教師隊伍結構、政策保障力度等方麵。

為(wei) 提升教學質量,廣東(dong) 需要繼續創新教學經驗交流會(hui) 、教師公開示範課等多種形式的師資隊伍建設方法。同時,大力推進教學內(nei) 容和方法的改革,突破以知識傳(chuan) 授為(wei) 中心的傳(chuan) 統教學模式,探索以能力培養(yang) 為(wei) 主的教學模式,推進啟發式教學、實踐式教學等教學方法進課堂,建立有中外合作辦學特色的課程教學和管理方法,以提高教育質量和滿足學生的需求。

3、優(you) 質教育資源定位不夠準確

在審視國內(nei) 中外合作辦學高中的發展曆程時,不難發現,一些學校因未能成功地將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轉化為(wei) 符合本土需求的教育資源而遭遇淘汰,麵臨(lin) 倒閉或更換合作方的困境。這些學校沒有實現教育資源的有效本土化,從(cong) 而偏離了人才培養(yang) 的目標。歸根結底,問題在於(yu) 對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定位不準確,導致引進不足。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ge) 方麵:

·一些學校在引進國外教育資源時,未能進行必要的本土化調整,直接將其應用於(yu) 教學實踐中。這種做法導致引進的教育資源與(yu) 學校的建設目標不匹配,使得本土化建設的方向出現了偏差。

·在學校嚐試進行本土化建設的過程中,有時會(hui) 錯誤地將引進的教育資源視為(wei) 最高標準,從(cong) 而忽視了學校現有教育資源的價(jia) 值。這種傾(qing) 向使得本土化建設變成了一種機械的模仿,而非真正的融合與(yu) 創新。

·一些學校在本土化建設中未能充分發揮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積極作用,僅(jin) 僅(jin) 將其作為(wei) 中外合作辦學的表麵裝飾,導致這些寶貴的資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中外合作辦學高中要想成功,關(guan) 鍵在於(yu) 如何準確定位並有效利用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實現教育資源的本土化,使之與(yu) 學校的人才培養(yang) 目標相匹配。這需要學校在引進教育資源時進行深思熟慮的規劃,以及在實施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優(you) 化,確保教育資源能夠得到充分利用,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未來展望

廣東(dong) 的中外合作辦學在過去五年取得了顯著成績,但也麵臨(lin) 著諸多挑戰。未來,廣東(dong) 需要進一步加大引進吸收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力度,深化消化融合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深度,拓寬轉化輻射國外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廣度。同時,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優(you) 化課程設置,提高教學質量,為(wei) 學生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教育服務。

在政策層麵,教育主管部門應加強對中外合作辦學的監管,完善相關(guan) 政策措施,為(wei) 中外合作辦學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此外,廣東(dong) 還應加強與(yu) 其他地區的交流與(yu) 合作,借鑒先進經驗,推動中外合作辦學的可持續發展。

廣東(dong) 的中外合作辦學在過去五年中已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未來的發展前景廣闊。隻要能夠有效應對挑戰,充分發揮自身優(you) 勢,廣東(dong) 的中外合作辦學必將在培養(yang) 國際化人才、推動教育國際化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Level選課太糾結?揭秘ALevel選課三大原則 附ALevel備考資料

下一篇

HiMCM和AMC數學競賽全麵對比 不同基礎學生怎麽選?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