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研大一績點大二競賽大三論文是這個流程麽?

“大一拚命刷績點,大二狂卷競賽,大三突擊發論文”——這是許多大學生對保研規劃的刻板印象。但現實中,這樣的“三段式”流程真的能保證保研成功嗎?

一位上岸北大直博的學長坦言:“如果真按這個(ge) 公式走,可能連本校保研資格都拿不到。”

保研:大一績點,大二競賽,大三論文,是這個(ge) 流程麽(me) ?

圖源:小紅書(shu)

01該流程的不合理性

(一)低估了卷王同學們(men) 的競爭(zheng) 程度

作為(wei) 過來人,大四最終的保研名單裏,既有大一名不見經傳(chuan) 、成績中等的同學,在大二開始走出迷茫、奮起直追,成功躋身的;也有大一績點排名第一的同學在大二大三精力分散一掉再掉的。

大學裏的“卷王”們(men) 不會(hui) 局限於(yu) 某個(ge) 年級,他們(men) 在各個(ge) 階段都會(hui) 全力以赴。如果隻在大一拚命刷績點,而忽視了持續的重要性,可能會(hui) 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逐漸落後。

(二)低估了競賽拿獎的難度

競賽不是說參加就能拿獎的。很多人在高中就已經有了相關(guan) 的競賽經驗,準備時間遠超大學階段。大二才開始參與(yu) 競賽,如果沒有足夠的準備和積累,很難在眾(zhong) 多有經驗的選手中脫穎而出。

例如,數學建模競賽是一項需要紮實數學基礎和編程能力的競賽,很多同學在高中就已經開始學習(xi) 編程相關(guan) 的知識和技能,大學階段繼續深入研究,形成了較強的競爭(zheng) 力。而大二才開始接觸這類競賽的同學,可能會(hui) 因為(wei) 基礎薄弱和經驗不足而難以取得好成績。

(三)忽視了論文發表的前期積累

大三才開始考慮發論文,時間上過於(yu) 緊張。如果績點不高或者和老師不熟,連進入實驗室的機會(hui) 都很難獲得。而那些提前一年甚至兩(liang) 年進入實驗室的同學,都不一定能順利做出成果,大三才起步難度可想而知。

如果大三才開始準備論文,可能會(hui) 因為(wei) 時間不足而無法完成這些環節,導致論文質量不高,甚至無法按時發表。或者隻是發表在校刊這種影響力較小的刊物上,對於(yu) 保研的助力也十分有限。

隻有盡早進入實驗室,經過長時間的積澱,才更有機會(hui) 做出有價(jia) 值的成果,發表高質量的論文,否則很可能隻是去實驗室打雜,最終被淘汰。

(四)未考慮專(zhuan) 業(ye) 差特性與(yu) 個(ge) 體(ti) 差異

不同專(zhuan) 業(ye) 的保研要求和側(ce) 重點存在很大差異,每個(ge) 學生的興(xing) 趣和優(you) 勢也各不相同。然對於(yu) 一些實踐性較強的專(zhuan) 業(ye) ,如工科類專(zhuan) 業(ye) ,可能從(cong) 大一就需要參與(yu) 實踐項目和科研活動,積累實踐經驗;而對於(yu) 文科類專(zhuan) 業(ye) ,可能更注重閱讀量的積累和學術思維的培養(yang) ,從(cong) 大二開始參與(yu) 學術研究更為(wei) 合適。如果不根據自身情況和專(zhuan) 業(ye) 特點進行調整,很容易走彎路。

保研:大一績點,大二競賽,大三論文,是這個(ge) 流程麽(me) ?

圖源:小紅書(shu)

02更適用的保研流程

大一績點+為(wei) 科研競賽做準備

大二大三績點+競賽+論文

(一)大一:績點是根基,但遠不止於(yu) 此

1、績點的決(jue) 定性地位

保研資格的核心評判標準是綜合成績排名,尤其是前六學期的加權平均分。例如,某985高校經濟學院的保研規則中,成績占比高達90%。

技巧和誤區:

(1)高學分課程優(you) 先:大一的數學、英語等課程學分高,需重點攻克,如微積分、線性代數等。這些課程不僅(jin) 對後續專(zhuan) 業(ye) 課程學習(xi) 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而且在績點計算中占比較大,學好這些課程能夠有效提升整體(ti) 績點。

(2)避免“突擊學習(xi) ”:某保研清華的老師分享:“期末熬夜衝(chong) 刺可能拿到85分,但平時紮實學習(xi) 能穩定在90+,後者更利於(yu) 長期排名”

突擊學習(xi) 雖然可能在短期內(nei) 取得一定的成績,但不利於(yu) 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長期記憶,導致專(zhuan) 業(ye) 基礎不牢。這可能導致在保研麵試中,麵對專(zhuan) 業(ye) 問題時無法深入回答,暴露知識掌握不紮實的問題。而紮實的平時學習(xi) 能夠確保在多次考試中穩定發揮,從(cong) 而在綜合成績排名中占據優(you) 勢。

2、被忽視的“隱性任務”

(1)英語能力:四六級成績是保研隱形門檻,部分頂尖院校(如複旦、浙大)要求六級500+,甚至雅思6.5/托福90+。良好的英語能力不僅(jin) 在保研過程中是重要的加分項,而且在後續的學術研究和國際交流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2)科研啟蒙:大一下學期可聯係導師參與(yu) 課題組打雜,積累基礎科研技能,如文獻檢索、數據整理等。提前接觸科研工作,能夠培養(yang) 科研思維和實踐能力,為(wei) 後續深入參與(yu) 科研項目和撰寫(xie) 論文打下基礎。

(3)競賽資源:第一次參賽的小白是很難拿獎的,我們(men) 需要提前參賽、積累競賽經驗,把該踩的坑都踩過一遍,然後好好分析經驗教訓,重新規劃,才能在大二大三的競賽中加大拿下國省獎的概率。

3、大一誤區警示

隻盯著績點而忽略其他,可能錯失競賽和科研的早期積累機會(hui) !某211學生因大一隻顧刷分,大二競賽時因缺乏經驗屢屢失利。

保研是一個(ge) 綜合素質的考量,不能隻注重績點而忽視了其他方麵的發展,應在大一就開始全麵規劃,平衡好學業(ye) 、科研和競賽的關(guan) 係。

保研:大一績點,大二競賽,大三論文,是這個(ge) 流程麽(me) ?

圖源:小紅書(shu)

(二)大二:競賽與(yu) 科研的雙線戰場

1、競賽選擇:質量>數量

(1)專(zhuan) 注於(yu) 高含金量競賽:如數學建模(美賽/國賽)、挑戰杯、“互聯網+”創業(ye) 賽等,省級以上獎項才能顯著加分。

(2)避免“無效參賽”,敢於(yu) 取舍:校級競賽除非能穩拿一等獎,否則不如專(zhuan) 注1-2個(ge) 國家級項目。選擇競賽時要注重競賽的含金量和與(yu) 自己專(zhuan) 業(ye) 及未來發展方向的契合度,有針對性地參與(yu) 競賽,才能在保研中獲得更大的收益。

2、科研入門:從(cong) “打雜”到“主導”

(1)課題選擇:大二可嚐試校級大創項目,優(you) 先選擇與(yu) 目標保研方向相關(guan) 的課題,如經濟學實證分析、計算機算法優(you) 化等。選擇與(yu) 保研方向相關(guan) 的課題,能夠為(wei) 後續的論文撰寫(xie) 和保研麵試提供有力的支持,展現自己在專(zhuan) 業(ye) 領域的研究潛力和成果。

(2)論文發表:論文發表是保研的重要加分項,提前準備論文初稿,能夠在大三時有更多的時間進行修改和完善,提高論文的質量和發表的可能性。

(3)案例參考:某學長在大二完成市場調查大賽並參與(yu) 校級大創,為(wei) 後續論文寫(xie) 作奠定基礎。通過參與(yu) 競賽和科研項目,積累了豐(feng) 富的實踐經驗和數據資源,為(wei) 論文的撰寫(xie) 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思路。

(三)大三:論文與(yu) 夏令營的決(jue) 勝局

1、論文:保研的“硬通貨”

(1)時間規劃:理想節奏是大三上學期完成選題和數據分析/實驗,寒假打磨論文,年3月投遞學術論壇。隻有留出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入研究和反複修改,才能提高論文的質量和發表的可能性。

(2)避免“數據堆砌”:某教授指出:“論文的核心是講好一個(ge) 學術故事,邏輯比複雜模型更重要。”論文的重點在於(yu) 清晰地闡述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以及它們(men) 之間的邏輯關(guan) 係,而不是簡單地堆砌數據和模型。

2、夏令營:信息戰與(yu) 策略戰

(1)關(guan) 鍵時間節點:

3-5月:準備個(ge) 人陳述、推薦信、成績單等材料。把握好夏令營的關(guan) 鍵時間節點,提前打磨好相關(guan) 材料,才能跨過第一道門檻。

6-8月:參營考核,部分頂尖院校設有筆試環節,考察專(zhuan) 業(ye) 核心課程。此時專(zhuan) 業(ye) 基礎是否紮實,便能拉開很大差距。

(2)麵試技巧:

英語口語:提前準備1分鍾英文自我介紹,並模擬高頻問題。

邏輯表達:采用“結論→分點論證→總結”結構,避免冗長鋪墊。

(3)血淚教訓

一位同學因未及時關(guan) 注夏令營通知,錯過清華經管的第一批報名,最終隻能競爭(zheng) 第二批名額。

夏令營的信息獲取和申請策略非常重要,到時候我們(men) 的時間和節奏會(hui) 非常緊張,期末複習(xi) +科研競賽+夏令營投遞多手抓,真的會(hui) 焦頭爛額……一定要多做準備、提早準備,及時關(guan) 注目標院校的夏令營通知,合理規劃申請時間。

保研:大一績點,大二競賽,大三論文,是這個(ge) 流程麽(me) ?

圖源:小紅書(shu)

03定製你的保研時間線

綜合版規劃建議(以四年製為(wei) 例):

大一:穩住績點(前10%)+通過四六級(目標六級550+)+接觸科研、競賽的基礎。

大二:衝(chong) 擊1-2個(ge) 國家級競賽+開展大創項目。

大三上:完成論文初稿+關(guan) 注夏令營信息。

大三下:穩住最後一期績點,參營衝(chong) 刺。

大四:確認保研資格+係統填報(一般9月28日國家推免係統開放)。

保研:大一績點,大二競賽,大三論文,是這個(ge) 流程麽(me) ?

寫(xie) 在最後:

不要一味照搬/複刻成功學長老師的經驗,保研沒有標準答案,唯有動態進化。

“大一績點,大二競賽,大三論文”更像是一個(ge) 參考框架,而非固定公式。真正的贏家,往往是那些早規劃、懂調整、敢取舍的人。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袋鼠數學競賽1-6年級曆年真題 袋鼠真題難度分析!

下一篇

igcse大考怎麽拿A*看這裏!igcse課程輔導推薦!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