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美國大學的你,可能怎麽(me) 也想不到,標化政策如今竟然成了政治角力的焦點。
就在上周,美國教育部突然向全國高校發出一封措辭嚴(yan) 厲的警告信,批評某些大學利用“選擇性提交標化”政策變相考慮種族因素,甚至暗示這種做法可能觸犯聯邦法律,導致學校失去聯邦撥款。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動作,或許會(hui) 直接影響未來幾年美國高校的招生策略,甚至可能讓原本已經取消標化要求的學校被迫重新調整政策。
美國頂尖名校是否會(hui) 收緊標化要求?未來的申請難度是否會(hui) 因此加劇?中國學生的申請策略又該如何調整?這篇文章將和大家好好聊一聊。
教育部警告信解讀
在信中,美國教育部警告美國高校,如果他們(men) 繼續在涉及校園和學生的政策中考慮種族因素,則可能會(hui) 失去聯邦撥款。教育部表示會(hui) 開始評估各大高校的合規性,最遲將在信函發布後的14天內(nei) 開始,並補充說,未遵守命令的學校可能麵臨(lin) 調查。
這封警告信引用了聯邦民權法和最高法院2023年在哈佛大學種族歧視案中的判決(jue) ,認為(wei) 在大學錄取中考慮種族因素是違憲的。
教育部民權代理助理部長Craig Trainor在警告信中寫(xie) 道:“因此,聯邦法律禁止涉及的機構在錄取、招聘、晉升、薪酬、財政援助、獎學金、獎項、行政支持、紀律處分、住宿、畢業(ye) 典禮以及學生、學術和校園生活的其他所有方麵考慮種族因素。”
Trainor表示,雖然“某些因素表麵上看起來中立,但仔細觀察會(hui) 發現,它們(men) 實際上是由種族因素驅動的。”美國教育部將密切關(guan) 注那些試圖依賴“非種族信息作為(wei) 種族的代理”的大學,並基於(yu) 這些信息做出決(jue) 策。
他舉(ju) 例說,如果大學試圖通過不要求申請者提交標化成績,來實現種族平衡或增加種族多樣性,這種做法將被認為(wei) 是“違法的”。
也就是說,美國教育部認為(wei) ,大學在招生過程中直接考慮種族因素是違法的,通過考慮其他因素來作為(wei) 種族的“替代(proxy)”手段也是違法的。
例如,標化考試可以成為(wei) 種族的“替代因素”,因為(wei) 一般來說,非裔和拉丁裔學生的標化成績往往會(hui) 比較低,那麽(me) 大學為(wei) 了招收更多的非裔和拉丁裔學生來提高種族多樣性,就有可能會(hui) 製定選擇性提交標化成績政策來“曲線救國“,鼓勵標化成績較低的非裔和拉丁裔學生來申請。
這會(hui) 對大學申請造成什麽(me) 影響?
美國教育部發送的這封警告信沒有法律效力,隻是對高校的“警告”,高校的某項政策是否違法需要由法院來裁決(jue) 。而且這份警告信的內(nei) 容也比較泛泛而談,沒有給出具體(ti) 的實施方案。警告信非常寬泛地要求所有教育機構:
- 確保其政策和行動符合現行民權法律;
- 停止一切企圖通過代理因素或其他間接手段規避禁止考慮種族因素的做法;
- 停止依賴第三方承包商、數據清算機構或數據提供商,來規避禁止考慮種族因素的法律要求。
信中也表明:“本信函是對教育部現有聯邦法律解釋的正式通知,後續將提供額外的法律指導。”也就是說,具體(ti) 會(hui) 如何判定某所大學是否違法使用種族信息,判定違法的大學會(hui) 受到什麽(me) 處罰,還需要等教育部進一步通知。
教育部計劃在警告信發布後14天內(nei) ,評估大學的合規情況,包括是否遵守作為(wei) 獲得聯邦撥款條件的反歧視要求。未能遵守聯邦民權法律的大學,可能會(hui) 麵臨(lin) 喪(sang) 失聯邦資金資助的風險。
不過近期不會(hui) 有很大的變動,因為(wei) 這些都需要走法律流程,各大學也可能通過訴訟來爭(zheng) 取時間,讓法院裁定相關(guan) 政策是否違憲。這場博弈很可能演變為(wei) 一場曠日持久的法律拉鋸戰,短期內(nei) 不會(hui) 有明確結論。
大學會(hui) 如何應對?
根據FairTest(一家反對標化考試要求的組織)的數據,目前有超過2100所大學在2024-2025申請季裏實施選擇性提交標化或不看標化的政策。哈佛大學、達特茅斯學院、耶魯大學、加州理工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和斯坦福大學等幾所頂尖大學重新開始要求學生提交標化成績,但也有許多其他學校,如密歇根大學、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西北大學、加州大學等,仍然保持選擇性提交標化或不看標化的政策。
大學采用選擇性提交標化政策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希望增加申請人數、打算使用更全麵的選拔過程、認為(wei) 標化考試成績無法準確預測學生未來的學業(ye) 成功情況、希望增加種族或社會(hui) 經濟多樣性,等等。
這就引發了一個(ge) 問題:如果某所大學采用選擇性提交標化政策,但他們(men) 的目的(至少是對外宣稱的目的)是為(wei) 了增加申請人數,那這還算違法嗎?
FairTest倡導與(yu) 推廣總監Akil Bello也指出:“例如,麻省理工學院和達特茅斯學院恢複提交標化要求的理由是,考試可以幫助他們(men) 增加多樣性,那麽(me) 按照教育部這封信的意思,要求提交標化反而是違法的。”
目前,各大學尚未對這封警告信作出明確回應,而其模糊的措辭也使高校難以直接表態。從(cong) 此前的分析可以看出,這封信存在不少漏洞,大學或許可以通過調整標化政策的措辭,例如強調政策的核心目標是增加申請人數,而非涉及種族考量,從(cong) 而規避教育部的製裁。
這場風波仍處於(yu) 早期階段,未來如何發展尚不明朗,機構也會(hui) 持續關(guan) 注並帶來最新解讀。
對於(yu) 中國留學生來說,最穩妥的策略依然是盡早參加標化考試,然後根據自己的分數合理製定選校方案和標化提交策略。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