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下午,在複旦大學2025年春季工作會(hui) 議上,校黨(dang) 委書(shu) 記裘新、校長金力與(yu) 同誌們(men) 交流如何抓好深化改革,分別發表講話《將困難一一想清楚 把對策一一落實好》《從(cong) 破題到破局 關(guan) 鍵在落實》,其中,“工科”關(guan) 鍵詞出現21次,“文科”關(guan) 鍵詞出現13次。
圖源:複旦大學官網
https://news.fudan.edu.cn/2025/0301/c4a144308/page.htm
講話表示,在建校120年之際,複旦大學將迎來一場深刻的改革——複旦作為(wei) 綜合強校,要大力建設新工科,適度減少文科招生名額,此項一出,引發了熱議。
2025年3月6日,金校長就教育改革與(yu) 複旦精神等話題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zhuan) 訪,解答了大家關(guan) 心的一些問題及關(guan) 於(yu) 複旦大學工科/文科招生與(yu) 培養(yang) 的變化。
複旦改革,文科有什麽(me) 變化?
複旦的此次改革,涉及麵廣,其中提到的關(guan) 鍵措施也很多。
除了之前我們(men) 討論過的績點改革以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文科招生的比例,金校長接受采訪稱,“文科招生的比例,會(hui) 從(cong) 原來的百分之三四十,降到百分之二十,同時會(hui) 有大量的新文科”。至於(yu) 新文科,老師推測,大概率是傳(chuan) 統文科和當下熱門的新工科、新技術相結合的產(chan) 物。
但這是否代表文科在當代社會(hui) 不再重要了?金立校長認為(wei) 文科很重要,但要看這個(ge) 時代需要多少文科生,需要把文科做到極致,必須是這個(ge) 領域頂尖的人才。
複旦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裘新也在春季工作會(hui) 議上表示:“這兩(liang) 年文科的同誌普遍有危機感。學校提高理工醫招生比例,適度減少文科招生名額,是不是不重視文科了?當然不是。複旦的文科是旗幟、是優(you) 勢,老根不能動搖!”
圖源:複旦大學官網
https://news.fudan.edu.cn/2025/0301/c4a144308/page.htm
有人認為(wei) ,複旦縮減文科的招生比例,就是變相地承認文科不行,也有人支持縮減,認為(wei) 開發多種“文科+”的模式才真正適合當下。
然而,除開網友熱議,隨著最近#文科消亡成為(wei) 一股全球性浪潮#的討論,複旦作為(wei) 老牌文科強校,此次關(guan) 於(yu) 工科和文科的深化改革,必定會(hui) 帶來連鎖反應......
改革之下的“蝴蝶效應”
規避文科的學生
從(cong) 學生的角度來說,盡管校方強調“文科在成熟社會(hui) 中比理科更重要”,但招生比例縮減可能會(hui) 被外界解讀為(wei) 文科價(jia) 值下降,進一步影響社會(hui) 對文科的認可度,甚至加劇“文科無用論”的偏見,難免讓文科學子產(chan) 生“被邊緣化”之感,引起部分恐慌。
圖源: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620054470
除此以外,對於(yu) 還未踏進大學的學生和家長來說,此次改革可能會(hui) 讓他們(men) 對報考文科產(chan) 生顧慮,認為(wei) 招生比例減少=名額少=不“吃香”,從(cong) 而部分原計劃報考文科的學生轉向更“熱門”的工科或交叉學科。
對文科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複旦率先帶頭對文科進行改革,讓文科不再局限於(yu) 傳(chuan) 統學科邊界,反而是鼓勵跨學科,結合新技術,打造具備交叉學科的人才和教學模式,將傳(chuan) 統文科和當下熱門的新工科、新技術相結合,對文科的創新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對此,金立校長也直言:“作為(wei) 一個(ge) 綜合性大學,學科的跨度是創新很重要的基礎”。
圖源:南方周末
https://mp.weixin.qq.com/s/1x5fk_N0VqVNmExgx1VMBQ
其他高校或跟進
複旦大學宣布改革之前,已有眾(zhong) 多院校取消或改革文科專(zhuan) 業(ye) ,而複旦大學作為(wei) 文科強勢院校高調改革,更是在告訴其他傳(chuan) 統文科院校及文科專(zhuan) 業(ye)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即調整學科布局,優(you) 先擴增新工科、交叉學科招生規模是順應國家政策的大勢所趨。
圖源:知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4620054470
對此,老師不禁反思,那些似乎在前幾年仍保有熱度的文科,究竟怎麽(me) 了?
傳(chuan) 統文科,到底怎麽(me) 了?
1、數字化時代的衝(chong) 擊與(yu) 擠壓
從(cong) 課程設置上說,傳(chuan) 統文科往往側(ce) 重於(yu) 理論知識的傳(chuan) 授和經典文獻的研讀,對數字化技術的涉及較少。
在數字化時代,這種課程體(ti) 係難以滿足學生未來職業(ye) 發展需求,導致學生畢業(ye) 進入職場時,需要花費額外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xi) 新的技能和知識。
同時,傳(chuan) 統的文科教學課堂講授和書(shu) 麵考試仍然是主要的教學方法,缺乏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yang) 。而數字化時代要求文科生具備更強的數據分析能力、信息檢索能力和創新應用能力,傳(chuan) 統的教學方法難以適應這些新的要求。
2、“心知肚明”的文科就業(ye)
當經濟不景氣時,學校傾(qing) 向於(yu) 建設更有實用價(jia) 值的STEM學科,人們(men) 則更願意選擇那些能快速找到工作的STEM專(zhuan) 業(ye) 。文科就業(ye) 難幾乎成了永久的現狀。
根據中國智聯招聘網的《大學生就業(ye) 力調研報告》:2024 年普通本科院校文科專(zhuan) 業(ye) 就業(ye) 率較低,曆史學、哲學、社會(hui) 學、心理學等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率基本都在10%以下,連法律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率也僅(jin) 有12%。
圖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9335736807014964/?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甚至連頂尖學府出身的超高學曆文科生也會(hui) 陷入就業(ye) 危機。早些時候,一北大文科博士便分享了自己求職多次被拒的經曆。
圖源: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39335736807014964/?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無獨有偶,某211碩士也公開吐槽招聘會(hui) 給自己的平均薪資才5500元——這點錢在上海招聘一個(ge) 211的文科碩士是不是太過分了?
圖源:網絡
在更早前,華東(dong) 師範大學的一項針對12-19屆漢語國際教育本科畢業(ye) 生的調查顯示:即便其漢語國際教育專(zhuan) 業(ye) 在全國排名中位列前茅,其畢業(ye) 生的就業(ye) 不對口情況依然十分嚴(yan) 重,在過去八年中,能夠順利在本科畢業(ye) 後便從(cong) 事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工作的畢業(ye) 生,其比例竟然不到直接就業(ye) 總人數的8%。
3、不如經費來得實在
有些大學迫於(yu) 財政壓力削減文科,有些則出於(yu) 對“實用性”的考量,即把資源向更具優(you) 勢和發展潛力的專(zhuan) 業(ye) 傾(qing) 斜。
圖源:南風窗《全球文科倒閉潮,來了》
例如從(cong) 19年起,清華大學、山東(dong) 大學、吉林大學、中南大學等多所綜合性大學便減少了純文學、曆史等專(zhuan) 業(ye) 的招生規模或是取消了相關(guan) 招生計劃,轉而加強了法學、經濟學等與(yu) 社會(hui) 需求結合更緊密的文科專(zhuan) 業(ye) 建設。
不過複旦的改革,並非是完全縮減文科專(zhuan) 業(ye) ,而是致力於(yu) 將文科與(yu) 理工類結合起來,打造具備交叉學科背景的專(zhuan) 業(ye) 人才。這種複合型的培養(yang) 方式,或許可以給文科生一些信心,文科生的未來不會(hui) 是隻有下坡路,要相信由複旦大學牽頭的文科改革。
無論是否改革,我們(men) 都必須承認,文科的確在接受挑戰。我們(men) 既然改變不了環境,那就盡力提升自己以適應環境。文科的複興(xing) 不在於(yu) 重複輝煌,而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重新定義(yi) 自己的價(jia) 值。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