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天,加州大學係統Top40的6所院校中,僅(jin) 加州大學戴維斯(UC Davis)放榜了Class of 2029的本科新生錄取結果,其餘(yu) 5所院校(Berkeley,UCLA,San Diego,Santa Barbara, Irvine)都暫未公布錄取結果。
Davis公布結果之後,在社交平台上就能看到,大學雖然發出了數量眾(zhong) 多的Offer,其中不乏一些“低分逆襲”的情況,而也會(hui) 有高分/條件出色的反而被拒或被Waitlist的情況。
很多人不理解為(wei) 何會(hui) 出現這種情況:分數條件好的人被拒或被等待真的是因為(wei) “Overqualified”嗎?是因為(wei) 文書(shu) 寫(xie) 得有問題嗎?是網申填寫(xie) 出錯了嗎?分低的被錄了是因為(wei) 文書(shu) 出彩嗎?更有甚者,沒有錄取的人開始質疑服務的機構或老師…
做了留學19年了,加州大學這種現象我早已經完全習(xi) 慣了。其實也不僅(jin) 僅(jin) 是加州大學,很多的大型公立校(OSU,UIUC等),排名四五十左右的私立校(Rochester,BU的RD等)都可能出現相對低分的被錄取,而高分的被拒絕或等待的現象。加州大學由於(yu) 關(guan) 注的熱度非常高,申請人的也非常集中,因此體(ti) 現的尤為(wei) 明顯而已。
那麽(me) 究竟為(wei) 何會(hui) 出現這種現象呢?
第一,加州大學的錄取與(yu) 專(zhuan) 業(ye) 進行較為(wei) 嚴(yan) 格的綁定,學生申請的專(zhuan) 業(ye) 會(hui) 影響錄取的結果。一些低分錄取的學生,可能是申請了曆史,人類學,哲學等等相關(guan) 的專(zhuan) 業(ye) ,而高分被拒或等待的學生則是申請了競爭(zheng) 難度偏高的專(zhuan) 業(ye) ,如生物,CS,工程等。申請專(zhuan) 業(ye) 會(hui) 影響錄取的結果,但這個(ge) 影響遠不及第二點的影響。
第二,加州大學由於(yu) 缺乏ED的綁定錄取,各個(ge) 校區的本科新生入學率都不算高。因此,大學為(wei) 了確保最終有足夠多的學生能夠入學,就不能隻錄條件好的,這樣很容易就被這些學生當備胎了;大學也不甘心隻錄取差的,畢竟也是Top40,也得確保生源的質量。都錄好的不行,都錄不好的也不行,那麽(me) 幹脆就是“分組抽樣”或“分層抽樣”。
在各個(ge) 分數段區間都錄一批,拒一批,等待一批,這樣既能盡可能確保入學率,又能盡可能招到質量高的生源。我們(men) 不妨來看一下加州大學Class of 2028,也就是2024秋入學新生入學率情況,可能會(hui) 顛覆你的認知:
大學名稱 | 新生入學率(取整數值) |
伯克利Berkeley | 46% |
洛杉磯UCLA | 50% |
聖地亞哥San Diego | 20% |
聖巴巴拉Santa Barbara | 13% |
歐文Irvine | 19% |
戴維斯Davis | 16% |
數據來源:https://www.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about-us/information-center/admissions-residency-and-ethnicity
看了這麽(me) 慘淡的入學率,你就會(hui) 理解為(wei) 何大學不得不“分層抽樣”了。如果你是分數條件好的學生,但是你是你所在層次中被拒的那一批,那麽(me) 你就很不走運了,這不是你Overqualified,因為(wei) 跟你條件相似或比你還好的在所在的層次裏麵是有被錄取的;但是條件差的學生,恰好是他所在層次裏麵被錄的,那麽(me) 就出現了所謂的“低分逆襲”了。根本不是文書(shu) 的事兒(er) ,文書(shu) 也不背這個(ge) 鍋。
需要說明的是,UCLA和Berkely基本不會(hui) 出現條件差而被錄取的情況,畢竟人家的申請人都是高手之間的角逐,且看人,看分;2022年以後,San Diego的錄取難度也飆升,“分層抽樣”也不明顯了,條件差基本無緣,同樣看人,看分。除此之外,剩下的UCSB,UCI,UCD都是非常明顯的“分層抽樣”,能否錄取就主要看命。加州大學本科錄取有點意思:UCB看人,UCLA看分,UCSD看分又看命,其它幾個(ge) 全看命...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