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疆公司 “趕人下班” 的新聞火爆網絡,吸引了無數打工人的目光。從(cong) 2月27日起,大疆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麵的“不準加班” 運動,強製員工晚上 9點必須下班。一時間,這一規定迅速登上熱搜榜首,引發了網友們(men) 的廣泛熱議和羨慕。
當我們(men) 為(wei) 大疆等企業(ye) 的“反內(nei) 卷”措施拍手叫好時,不禁會(hui) 聯想到研究生群體(ti) 。與(yu) 大疆員工如今能享受固定下班時間不同,研究生們(men) 在科研的道路上,往往沒有固定的下班時間,他們(men) 所麵臨(lin) 的辛苦鮮為(wei) 人知。
01、研究生的科研 “持久戰”
研究生階段,本應是充滿朝氣與(yu) 活力、探索知識與(yu) 追求夢想的黃金時期,然而,現實中的研究生們(men) 卻深陷於(yu) 一場沒有硝煙的 “持久戰”,在科研的重壓下艱難前行。
1、時間不自由,日夜連軸轉
研究生的科研生活,時間仿佛失去了正常的節奏,日夜顛倒成為(wei) 常態。為(wei) 了獲取實驗數據,他們(men) 常常通宵守在實驗室,緊盯實驗儀(yi) 器,不敢有絲(si) 毫懈怠。一位生物專(zhuan) 業(ye) 的研究生小李,為(wei) 了完成一項細胞實驗,需要每隔一小時記錄一次細胞的生長狀態。為(wei) 此,他在實驗室裏連續奮戰了48個(ge) 小時,餓了就吃幾口泡麵,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會(hui) 兒(er) 。
實驗結束後,他整個(ge) 人疲憊不堪,但看著記錄完整的數據,心中卻有一絲(si) 欣慰。這樣的例子在研究生群體(ti) 中並不少見,他們(men) 為(wei) 了科研,犧牲了正常的休息時間,甚至連假期也被科研任務占據。
每到假期,當其他上班族和學生在享受悠閑時光時,研究生們(men) 卻依然在實驗室忙碌。小張是一名工科研究生,他的導師承擔了一個(ge) 重要的科研項目,為(wei) 了趕進度,整個(ge) 假期他都在實驗室度過。每天從(cong) 早到晚,他都在進行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和文獻查閱,幾乎沒有時間放鬆。
“假期對我來說和平時沒什麽(me) 區別,甚至更忙。看著別人出去玩,心裏難免有些失落,但為(wei) 了科研,隻能咬牙堅持。” 小張無奈地說。
2、學術壓力大,成果難產(chan) 出
研究生麵臨(lin) 著巨大的學術壓力,論文發表和科研項目推進如同兩(liang) 座大山,壓得他們(men) 喘不過氣來。在許多高校,研究生畢業(ye) 往往需要在核心期刊上發表一定數量的論文,這對於(yu) 科研經驗相對不足的研究生來說,難度可想而知。
而且,科研項目的推進也充滿了不確定性,實驗失敗、數據不理想等問題時常出現,讓他們(men) 的努力付諸東(dong) 流。
小王是一名文科研究生,為(wei) 了撰寫(xie) 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他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反複修改論文內(nei) 容。然而,投稿後卻屢屢被拒,這讓他備受打擊。“每次被拒都感覺自己的努力白費了,自信心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為(wei) 了畢業(ye) ,隻能繼續努力,不斷改進論文。” 小王說。
不僅(jin) 如此,研究生還需要參與(yu) 科研項目,為(wei) 導師的課題貢獻自己的力量。在項目中,他們(men) 要承擔各種任務,如實驗設計、數據分析、報告撰寫(xie) 等,任何一個(ge) 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整個(ge) 項目的進度和成果。
3、經濟不寬裕,生活有壓力
與(yu) 工作的同齡人相比,研究生的經濟來源有限,主要依靠學校發放的補貼和獎學金。這些收入往往隻能勉強維持基本的生活開銷,麵對生活中的各種費用,他們(men) 常常捉襟見肘。一位研究生小趙表示:“每個(ge) 月的補貼隻有1000多元,除去房租和吃飯的費用,幾乎所剩無幾。
有時候想買(mai) 件新衣服或者參加一些社交活動,都要精打細算。”在一些大城市,研究生的生活成本更高,經濟壓力也更大。小孫在上海讀研,每月的房租就要2000多元,再加上日常生活開銷,他的補貼根本不夠用。為(wei) 了減輕經濟壓力,他隻能利用課餘(yu) 時間去做兼職,如家教、輔導班老師等。
然而,兼職工作又會(hui) 占用他的科研時間,讓他陷入兩(liang) 難的境地。“一邊是科研壓力,一邊是經濟壓力,真的感覺很疲憊。有時候覺得自己的生活還不如工作的同學,心裏很不是滋味。” 小孫感歎道。
經濟上的不寬裕,不僅(jin) 影響了研究生的生活質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men) 的科研心態。在科研遇到困難時,經濟壓力會(hui) 讓他們(men) 更加焦慮和無助,難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02、研究生群體(ti) 如何平衡科研與(yu) 生活避免加班科研
1、製定合理的科研計劃
製定計劃可是平衡科研與(yu) 生活的關(guan) 鍵一步。我們(men) 可以先明確自己的科研目標,比如在本學期內(nei) 要完成哪些實驗,發表幾篇論文等。然後將大目標分解成一個(ge) 個(ge) 小目標,再把這些小目標分配到每周、每天。就像寫(xie) 論文,我們(men) 可以把它分成選題、查閱文獻、擬定大綱、撰寫(xie) 初稿、修改完善等步驟,為(wei) 每個(ge) 步驟安排合理的時間。
同時,要注意給自己留出一些彈性時間,以應對突發情況。比如說,本來計劃一周完成文獻查閱,結果發現有些文獻不好找,或者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去理解,這時候彈性時間就能派上用場了。
2、提升科研效率
提高效率能讓我們(men) 在更短的時間內(nei) 完成科研任務,從(cong) 而減少加班。首先,要學會(hui) 管理時間。
大家可以試試番茄工作法,將工作時間劃分為(wei) 25分鍾的工作時段和5分鍾的休息時段,每完成4個(ge) 番茄時段,就進行一次較長時間的休息。這樣既能保持專(zhuan) 注,又能避免過度疲勞。在做實驗或者寫(xie) 論文的時候,要專(zhuan) 注於(yu) 手頭的任務,減少外界幹擾。
比如,把手機調至靜音,關(guan) 閉不必要的電腦軟件等。還要不斷學習(xi) 和掌握新的科研技能和工具,比如文獻管理軟件、數據分析軟件等,這些工具能大大提高我們(men) 的科研效率。
3、學會(hui) 拒絕不合理的任務
在研究生階段,我們(men) 可能會(hui) 麵臨(lin) 各種任務,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可能並不在我們(men) 的職責範圍內(nei) ,或者超出了我們(men) 的能力和時間範圍。這時候,我們(men) 要學會(hui) 拒絕。
當然,拒絕也是有技巧的。我們(men) 要尊重導師和同學,用委婉的語氣說明自己的情況。比如,導師給你安排了一個(ge) 額外的任務,而你手頭的科研任務已經很繁重了,你可以這樣說:“老師,非常感謝您對我的信任,把這個(ge) 任務交給我。
但是我目前正在全力推進[具體(ti) 科研項目名稱],這個(ge) 項目的時間節點比較緊,我擔心無法同時兼顧好兩(liang) 項任務,會(hui) 影響工作質量。您看能不能等我完成這個(ge) 項目後,再考慮承擔新的任務呢?” 這樣既表達了對導師的尊重,又清楚地說明了自己的難處。
4、合理安排休息和娛樂(le) 時間
休息和娛樂(le) 可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wei) 了讓我們(men) 更好地投入科研。每周至少要安排一天的休息時間,在這一天裏,就把科研拋到腦後,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去運動,像跑步、打球、遊泳等,運動不僅(jin) 能讓身體(ti) 更健康,還能釋放壓力,產(chan) 生讓人愉悅的內(nei) 啡肽。
也可以和朋友聚聚,聊聊最近的生活,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le) 。還可以去看一場電影、讀一本閑書(shu) ,豐(feng) 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假期的時候,不妨出去旅行,看看不同的風景,體(ti) 驗不同的文化,拓寬自己的視野。這些活動都能讓我們(men) 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鬆,以更好的狀態回歸科研。
5、調整心態,接受不完美
科研的道路從(cong) 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失敗和挫折是常態。我們(men) 要調整好心態,接受科研中的不完美。有時候,實驗結果不理想,論文被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不要因為(wei) 一次的失敗就否定自己,陷入焦慮和自我懷疑中。我們(men) 要把每一次的失敗都看作是成長的機會(hui) ,總結經驗教訓,調整研究方法,繼續前進。就像愛迪生發明電燈,經曆了無數次的失敗才成功。我們(men) 也要有這種屢敗屢戰的精神,相信自己最終一定能取得科研成果。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