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最新的QS學科排名中,共有80所法國高等教育機構上榜。法國在最新的QS學科排名中保持了其排名。憑借80所上榜院校,法國繼續保持第四位,僅(jin) 次於(yu) 美國(220所)、中國(124所)和英國(104所),但領先於(yu) 印度(79所)和德國(61所)。
今年,超過1700所高等教育機構被納入排名。在QS的排名中,這些院校被分為(wei) 55個(ge) 學科,涵蓋五個(ge) 主要領域:藝術與(yu) 人文科學;工程與(yu) 技術;生命科學與(yu) 醫學;自然科學;社會(hui) 科學與(yu) 管理學。
法國位居第四,領先於(yu) 印度和德國數據來源於(yu) 2025年QS學科排名
國家 | 排名院校數量 | 總學科數量 | 前10名學科數量 | 前20名學科數量 |
---|---|---|---|---|
美國 | 225 | 3,245 | 243 | 452 |
中國 | 124 | 1,230 | 19 | 75 |
英國 | 107 | 1,662 | 139 | 221 |
法國 | 80 | 557 | 6 | 15 |
印度 | 79 | 454 | 0 | 1 |
德國 | 61 | 799 | 3 | 11 |
意大利 | 56 | 632 | 7 | 16 |
日本 | 53 | 490 | 3 | 16 |
韓國 | 47 | 545 | 2 | 10 |
俄羅斯 | 47 | 313 | 2 | 5 |
西班牙 | 44 | 517 | 0 | 2 |
澳大利亞 | 38 | 837 | 13 | 30 |
加拿大 | 34 | 674 | 16 | 44 |
總體(ti) 而言,QS在一份聲明中指出,法國在五個(ge) 主要領域的四個(ge) 領域中排名有所下降。然而,法國在為(wei) 學生就業(ye) 方麵表現出色,其在雇主中的聲譽不斷提升。這家英國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還強調了法國大學在國際研究領域的參與(yu) 度,以及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優(you) 異表現。
事實上,如果考慮前20名,許多法國大學脫穎而出,尤其是巴黎-薩克雷大學,在“物理學”學科中排名第19位。巴黎第一大學在三個(ge) 學科中上榜:考古學(第15位)、曆史(第19位)和法律(第20位)。
此外,在國際研究網絡這一單一標準上,PSL大學是法國在“地球與(yu) 海洋科學”(總排名第51位)和“地質學”(總排名第47位)領域的頂尖院校。然而,在幾乎所有領域,排名最高的院校與(yu) 去年相比都出現了下滑,如下表所示。
9所法國院校進入前20名法國在QS 2025學科排名中的頂尖學校和大學
領域 | 學科 | 院校名稱 | 2025年排名 | 2024年排名 |
---|---|---|---|---|
藝術與人文 | 考古學 | 巴黎第一大學 | 15 | 14 |
藝術與人文 | 曆史 | 巴黎第一大學 | 19 | 16 |
藝術與人文 | 音樂 | 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與舞蹈學院(CNSMDP) | 4 | 3 |
藝術與人文 | 音樂 | 裏昂國立高等音樂與舞蹈學院 | 20 | 17 |
藝術與人文 | 表演藝術 | 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與舞蹈學院(CNSMDP) | 3 | 3 |
自然科學 | 數學 | 索邦大學 | 18 | 12 |
自然科學 | 物理與天文學 | 巴黎-薩克雷大學 | 19 | 14 |
社會科學與管理 | 商業與管理 | 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法國) | 4 | 2 |
社會科學與管理 | 商業與管理 | 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 | 13 | 11 |
社會科學與管理 | 酒店管理 | 瓦岱勒酒店管理學院 | 12 | 13 |
社會科學與管理 | 法律 | 巴黎第一大學 | 20 | 17 |
社會科學與管理 | 政治學 | 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 4 | 2 |
社會科學與管理 | 社會政策 | 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 | 17 | 12 |
社會科學與管理 | 市場營銷 | 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 | 9 | 9 |
社會科學與管理 | 市場營銷 | 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法國) | 10 | 12 |
盡管如此,四所法國學校——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巴黎國立高等音樂(le) 與(yu) 舞蹈學院(CNSMDP)——在其學科領域中進入了前十名。位於(yu) 楓丹白露的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在“商業(ye) 與(yu) 管理”學科中排名第四,在“市場營銷”學科中排名第十,僅(jin) 次於(yu) 排名第9的巴黎高等商學院(HEC Paris),這所著名的法國商學院在“商業(ye) 與(yu) 管理”學科中排名第11位。
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在“政治與(yu) 國際研究”學科中排名第四,在“社會(hui) 政策”學科中排名第17位。同時,巴黎國立高等音樂(le) 與(yu) 舞蹈學院(CNSMDP)是唯一上榜的法國院校:巴黎音樂(le) 學院在“表演藝術”學科中排名第三,在“音樂(le) ”學科中排名第四。最後,瓦岱勒酒店管理學院(VATEL)在其所屬類別中排名第12位。
從(cong) 這次 QS 學科排名結果宛如一麵 “雙麵鏡”,照出了法國高等教育的優(you) 勢與(yu) 困境:
優(you) 勢:傳(chuan) 統優(you) 勢領域的穩固基石
法國在藝術、人文以及社會(hui) 科學等領域的深厚底蘊,使其在全球高等教育格局中占據重要一席之地。巴黎國立高等音樂(le) 舞蹈學院在表演藝術領域闖入全球前三甲,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法國在文化藝術教育方麵無可替代的獨特魅力與(yu) 卓越實力。
巴黎政治學院在國際關(guan) 係與(yu) 政治學領域的強勁表現,以及巴黎一大在考古學、曆史學等學科的優(you) 異排名,無一不凸顯出法國人文社科學術體(ti) 係在國際上備受認可。
再者,HEC 巴黎高商和 INSEAD 在商科與(yu) 管理學領域的穩定發揮,充分體(ti) 現了法國精英教育模式在職業(ye) 導向學科方麵所具備的強大競爭(zheng) 力,這些傳(chuan) 統優(you) 勢領域無疑是法國高等教育的穩固基石。
困 境 1:科研合作背後的隱憂
QS 報告特別提及法國高校在國際科研合作方麵的積極活躍程度,像巴黎文理研究大學(PSL)在地球科學領域所展現出的全球網絡優(you) 勢,確實彰顯了法國學術的開放性與(yu) 包容性。
然而,這背後或許也隱藏著本土科研資源相對分散的難題。隨著中國等國家不斷加大在科研領域的投入力度,科研實力迅速崛起,如果法國不能及時有效地整合資源,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那麽(me) 在自然科學領域,如物理、生命科學等,想要縮小與(yu) 頂尖國家之間的差距,恐怕並非易事。
困 境 2:排名下滑敲響的警鍾
法國在五大領域中有四項排名下滑,這無疑為(wei) 法國高等教育敲響了警鍾,暴露出一係列係統性的嚴(yan) 峻挑戰。盡管在雇主聲譽方麵有所提升,表明法國教育與(yu) 實際就業(ye) 需求的對接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諸如高校資金不足、英語授課項目數量有限、對國際學生吸引力相對下降等問題長期存在,嚴(yan) 重製約著法國高等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此外,法國公立大學與(yu) “精英大學校”(Grandes Écoles)並存的二元體(ti) 係,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教育生態,但在資源分配上可能導致碎片化現象,進而對整體(ti) 排名表現產(chan) 生不利影響。
想 想 辦 法 ?
麵對當前全球競爭(zheng) 日益激烈的形勢,法國高等教育若想突出重圍,需在傳(chuan) 承傳(chuan) 統優(you) 勢的基礎上創新求變。一方麵,持續鞏固藝術、人文、商科等傳(chuan) 統優(you) 勢學科領域的領先地位,憑借文化軟實力,通過優(you) 化課程設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及舉(ju) 辦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等,強化教育影響力,吸引更多國際學生與(yu) 學者,提升學科全球知名度。
另一方麵,借助 “卓越大學計劃”(IDEX)等改革,加強跨校協作交流,打破院校壁壘,尤其在自然科學與(yu) 工程技術領域整合資源,通過建立聯合科研項目與(yu) 開展聯合培養(yang) 計劃等打造學術新品牌,提升整體(ti) 實力,縮小與(yu) 頂尖水平差距。
同時,多管齊下提升綜合競爭(zheng) 力,提高英語教學比例以吸引優(you) 秀國際生源,深化校企合作讓教學貼合市場需求提升學生就業(ye) 競爭(zheng) 力,出台優(you) 惠政策吸引頂尖學者提升師資水平。
總之,法國高等教育雖憑借曆史積澱與(yu) 特色學科排名全球第四位,算是一個(ge) 不錯的結果。但麵對新興(xing) 教育強國的崛起,必須在堅守與(yu) 變革間找準平衡,才能保住這來之不易的“世界第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