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餐桌上表現好情商高的人,在其他時候往往也更容易被照顧,這就是人情世故和餐桌文化。而這,在研究生師門聚會(hui) 中也概莫如是。
之前我老板每次新生入學,都會(hui) 請全體(ti) 在校學生和小老板們(men) 聚個(ge) 餐,一方麵迎新,另一方麵會(hui) 在聚餐時觀察一下同學們(men) 的表現和狀態,以此判斷學生的基本性格。這並非我的主觀臆斷,而是導師親(qin) 口分享的寶貴經驗。
在聚餐的過程中,經驗豐(feng) 富的導師會(hui) 觀察學生的性格特點,例如內(nei) 向型(i型)或外向型(e型),以及他們(men) 的適應能力和融入群體(ti) 的能力。雖然研究生還是以學習(xi) 和科研為(wei) 主,但每個(ge) 人的性格也很影響老師對待大家的思路和方法。
就像之前我們(men) 在為(wei) 什麽(me) 有的導師喜歡問學生家境?是想了解啥?提到的,了解學生的情況,可以更方便導師去分配任務,去確定打交道的方式。
當然,餐桌文化的另一方麵,就是加強人們(men) 之間的感情鏈接。在我看來,現代研究生與(yu) 導師之間的關(guan) 係更類似於(yu) 古代的師徒傳(chuan) 承。一個(ge) 師門中若幹弟子,導師對學生的喜愛程度可能會(hui) 有所不同。就像德雲(yun) 社一樣,幾十上百的徒弟,最終隻有少數人能脫穎而出,除了個(ge) 人天賦和努力,人際關(guan) 係也起著重要作用。
同樣的,有的研究生畢業(ye) 老師又是幫著聯係工作,又是幫著說話打招呼,甚至畢業(ye) 之後還持續幫扶,有的學生畢業(ye) 之後在師門這幾乎就是“查無此人”,待遇之高低,不能隻怪老師偏心,用比較世俗的話來說——會(hui) 來事的學生,運氣總是不會(hui) 太差。
因此,我們(men) 探討研究生師門聚餐的相關(guan) 事宜也就很有必要。這可不是普通的吃飯,它更像是咱們(men) 研究生進入社會(hui) 前的一堂“人情世故課”。有些人在這種場合表現得遊刃有餘(yu) ,能夠抓住機會(hui) 與(yu) 師門建立深厚的感情;而有些人可能因為(wei) 性格內(nei) 向或表達能力不足,會(hui) 感到有些無所適從(cong) 。那麽(me) ,我們(men) 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師門聚餐呢?在聚餐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禮儀(yi) ?如何調整心態,讓自己更加從(cong) 容應對呢?接下來,我將結合自身經驗,分享一些建議。
首先,咱們(men) 得明白,師門聚餐其實是個(ge) 挺特別的場合。它不僅(jin) 僅(jin) 是吃飯,更是師生之間學術交流的一種延伸。
有時候,在這種輕鬆的氛圍裏,反而能激發出一些學術上的靈感。
而且,這也是個(ge) 加深師門感情的好機會(hui) 。通過飯桌上的互動,咱們(men) 可以更好地了解導師和同門,增強團隊的凝聚力。
另外,這種聚餐也是個(ge) 鍛煉社交能力的好機會(hui) 。研究生階段,除了學術能力,咱們(men) 也得學會(hui) 怎麽(me) 和人打交道,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
最後,別忘了,這種場合可能還藏著一些未來的發展機會(hui) 。
導師和前輩的經驗分享、人脈資源,都可能對咱們(men) 的職業(ye) 發展有幫助。所以,應該用積極但不緊張的態度去看待師門聚餐——既不要把它當成負擔,也不要太隨意,忽視了它的重要性。保持適度的參與(yu) 感和重視程度,這樣不僅(jin) 能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還能鍛煉社交能力,何樂(le) 而不為(wei) 呢?
說到聚餐的禮儀(yi) ,咱們(men) 可以從(cong) 時間、座位、用餐和講話這幾個(ge) 方麵來聊聊,無需過度擔憂,聚餐禮儀(yi) 其實並不複雜,保持輕鬆的心態即可。
在時間把控方麵,盡量提前10-15分鍾到,別遲到,最好比導師早到。如果真有急事得提前走,記得小聲跟導師打個(ge) 招呼,別掃了大家的興(xing) 。
座位這事兒(er) ,其實挺簡單的。一般來說,咱們(men) 可以等導師或者長輩安排座位,畢竟他們(men) 是最重要的嘛。通常正對門口的位置是主位,靠近門口的位置可能會(hui) 需要幫忙倒茶、催菜之類的。
如果你是比較年輕的學生,又沒什麽(me) 特別的安排,可以主動坐這些位置,既能幫上忙,也能顯得你很懂事。
吃飯的時候,別急著動筷子,等導師或者長輩先開動,咱們(men) 再跟著吃。吃飯的時候也別光顧著埋頭幹飯,適當聊聊天,氣氛會(hui) 更輕鬆。當他人發言時,應放下餐具,認真聆聽,並適時點頭示意。使用公筷夾取食物,避免在菜盤中翻找,以示禮貌。
敬酒時,應先向導師和長輩敬酒,杯沿略低於(yu) 對方,以示尊重,並可借此機會(hui) 表達感謝之意,例如感謝他們(men) 的指導和幫助。如果需要在聚餐時發言,可以提前思考發言內(nei) 容,無需過於(yu) 正式,保持輕鬆自然即可。如果時間緊,可以先想幾個(ge) 關(guan) 鍵詞,到時候再展開說。多表達對師門的感激之情,分享自己這段時間的成長和收獲,並展望未來,讓大家感受到你的真誠。
避免一直低頭玩手機,與(yu) 他人缺乏交流,這會(hui) 顯得不合群,也不太禮貌。總之,聚餐的目的是為(wei) 了增進彼此感情,放鬆身心,無需過於(yu) 緊張,保持禮貌和真誠即可。循序漸進,你會(hui) 發現這些社交場合並非難以應對,反而能讓你學到很多東(dong) 西!
最後,咱們(men) 聊聊怎麽(me) 調整心態,從(cong) 容應對。我已博士畢業(ye) 三年有餘(yu) ,目前仍在求學城市工作,因此經常有機會(hui) 與(yu) 導師和同門聚餐。可能是我運氣好,師門氛圍一直很和諧,聚餐時大家也會(hui) 開玩笑,交流近況,分享科研中的難題。不過,回想我剛讀研的時候,參加師門聚餐也挺緊張的。飯局中,麵對他人提出的話題,我常常不知如何回應,擔心說錯話。好在我有個(ge) 習(xi) 慣,就是喜歡反思和複盤。每次聚餐後,我都會(hui) 回想一下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
例如:“昨晚聚餐時,大師兄詢問我的實驗進展,我不應該一句話就結束對話,而應該多交流。”
“昨天倒茶時,應該先給導師添,然後按座位順序來,最後再給自己添。”
通過這樣的反思,我在社交活動中逐漸改進,變得不那麽(me) 緊張了。其實,社交能力和做科研一樣,都可以通過不斷練習(xi) 逐步提升。
別給自己太大壓力,大方得體(ti) 地展示自己,禮貌真誠地對待他人。相信這些師門聚餐的場景,一定會(hui) 成為(wei) 你未來回憶中的美好片段。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裏,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次聚餐時,記得放鬆心情,享受這段特別的時光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