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員案例
“學習(xi) EPQ 項目能在大學申請時向學校表明自己對專(zhuan) 業(ye) 有足夠興(xing) 趣且做了相關(guan) 活動”
學霸分享EPQ經驗與(yu) 名校青睞的心得
為(wei) 什麽(me) 選擇物理學專(zhuan) 業(ye) 相關(guan) 的課題?
因為(wei) 對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很感興(xing) 趣,大學也打算專(zhuan) 門學習(xi) 該專(zhuan) 業(ye) 。學習(xi) 這個(ge) 課題一方麵能在大學申請時向學校表明自己對專(zhuan) 業(ye) 有足夠興(xing) 趣且做了相關(guan) 活動,另一方麵還能學到更多專(zhuan) 業(ye) 知識和科研基本素養(yang) ,對學業(ye) 有幫助。
你認為(wei) 你課題的重要性體(ti) 現在哪裏?選題過程中有遇到困難嗎?
體(ti) 現在兩(liang) 個(ge) 突出板塊。一是前半部分的 review,回顧了黑洞、宇宙學、理論物理相關(guan) 的基礎知識,像黑洞分類、廣義(yi) 相對論、愛因斯坦場方程以及場方程的特殊解等,這些為(wei) 後期的 discussion 做了鋪墊;二是 discussion 部分,能體(ti) 現自己的創新性和自我思考。
本來更想寫(xie) 黑洞內(nei) 部結構的內(nei) 容,但發現其缺乏科學資料和數據,而且關(guan) 於(yu) 內(nei) 部結構的推測大多處於(yu) 猜測或理論階段,沒有完全證實,這讓自己陷入糾結,也不太清楚如何轉換思路。後來老師建議把單一的結構研究換成對黑洞性質的整體(ti) 回顧,再細分研究 SGR a star 這個(ge) 具體(ti) 的黑洞並進行討論。
你在實施課題項目時的整體(ti) 流程是怎麽(me) 樣的?
按照論文結構和選題後的思維導圖順序來寫(xie) 。但論文的 abstract(摘要)放到最後寫(xie) ,因為(wei) 要在完成整個(ge) 文章,清楚重點內(nei) 容後才能寫(xie) 。文章的 APA 引用要在寫(xie) 文章的同時同步編輯進去,不能等最後再弄,否則會(hui) 很亂(luan) 。
S同學的思維導圖
你最終的研究成果是什麽(me) ?
最終研究成果側(ce) 重於(yu) discussion 部分。最初假設黑洞為(wei) 史瓦西黑洞計算半徑,但後來發現該黑洞有自旋,意味著原來的 discussion 不完整、較理想化。於(yu) 是通過查找各種資料,運用多個(ge) 數據、多項研究對比和互相論證的方法,得出該黑洞在現實中更符合克爾黑洞類型的結論。
S同學,那你在哪一個(ge) 流程中收獲最大呢?
每個(ge) 步驟收獲都挺大,最顯著的是收集整理資料(寫(xie) 前期綜述、回顧經典理論部分)和 discussion 部分。收集整理資料時,需要大量閱讀各種資料,涉及很多新知識點,拓展了知識麵,比如為(wei) 理解愛因斯坦場方程推導還額外學習(xi) 了線性代數。discussion 部分鍛煉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
你在項目實施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麽(me) ?在問題解決(jue) 的過程中,EPQ 考官和 1v1 教授都給予了你什麽(me) 幫助?
最大困難圍繞兩(liang) 方麵。一是場方程的一些推導和特殊解推導涉及很多沒學過的知識點和不認識的詞匯,為(wei) 看懂文獻內(nei) 容需要不斷查閱術語,且術語中又有很多不知道的定義(yi) ,層層往下查,一開始會(hui) 有些害怕。二是在 discussion 部分推翻自己原始猜測時會(hui) 感到慌張。
在文獻引用方麵,老師會(hui) 及時告知 APA 格式的更新,讓自己使用最新的 APA7 或更新格式。在文章用詞上,老師會(hui) 指出不夠準確的地方,並給出替換建議,讓語句表達更專(zhuan) 業(ye) 、更客觀。
對於(yu) 科研項目管理,學習(xi) EPQ課程的經曆如何幫助你提高時間和項目管理能力?
因為(wei) 對 EPQ 研究的領域感興(xing) 趣,所以每天會(hui) 很自律地分配時間做研究,這使得平時學校學習(xi) 和處理考試的效率也比以前提高很多。EPQ 還會(hui) 運用 log 等時間管理工具,監督自己是否按預期計劃完成任務,鍛煉了時間管理能力和專(zhuan) 注度。
C同學的資源評估表
完成一篇 5000 字的英文論文對你來說難度大嗎?你是怎麽(me) 調整心態最終完成論文的呢?
對自己來說難度不大,原來文章寫(xie) 了 8000 字,最終刪減到 7800 字左右。寫(xie) 文章時會(hui) 有很多資料和深入知識點,論文結構要求也讓每個(ge) 部分都有內(nei) 容可寫(xie) ,所以不算困難。心態方麵,因為(wei) 自己對這個(ge) 課題很感興(xing) 趣,整個(ge) 寫(xie) 論文過程都很亢奮,遇到挫折也會(hui) 積極解決(jue) ,關(guan) 鍵是要找到自己感興(xing) 趣的領域。
EPQ 課程中的活動日誌記錄了你的課題研究過程,你覺得這樣具有項目追溯功能的成果有什麽(me) 好處呢?
好處很多,活動日誌不僅(jin) 能記錄每天做了什麽(me) ,還可以詳細記錄當天學習(xi) 的查找資料方法、新知識點,把筆記和想法都記錄進去。到最後它可以作為(wei) 回顧自己成長的工具,也能證明自己在整個(ge) 過程中花了心思學習(xi) ,是獨立完成這個(ge) 事情的。
S同學項目計劃與(yu) 日誌(節選)
那最終 EPQ 課程需要通過 presentation 的方式向考官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是怎麽(me) 準備 pre 的呢?
首先製作 PPT,PPT 優(you) 先完成,整體(ti) 結構參考文章邏輯思維,但和文章結構會(hui) 稍有不同。PPT 完成後,在紙上列大綱,規劃演講分成幾個(ge) 部分,每個(ge) 部分的重點內(nei) 容。由於(yu) PPT 上文字不能太多,大多是圖片或數據,所以有些數據需要自己記住,有些可以列在大綱上提醒自己。完成這些後,就一遍一遍以正式狀態展示 PPT 進行練習(xi) 。
你認為(wei) 你整體(ti) 的收獲是什麽(me) ?
在各個(ge) 板塊都有提升。演講方麵,在正式學術考核場合完成答辯,未來在大學經曆答辯時心態會(hui) 更從(cong) 容,也大概了解問答方式和走向。科研方麵,每次調查數據不僅(jin) 拓寬了知識麵,還提升了判斷數據、文章、文獻是否具有權威性和可用性的能力。
S同學,給學弟學妹一些學習(xi) EPQ的建議~
選題時一定要找可行的題目,避免選擇數據少或理論處於(yu) 猜測階段,無法準確論證的主題,不然後期可能要重新換選題,會(hui) 很麻煩。整個(ge) 學習(xi) 過程可能會(hui) 持續幾個(ge) 月甚至半年,要耐心一些,不要著急,慢慢來質量才會(hui) 更高。
你認為(wei) 學習(xi) EPQ 項目以及最後的優(you) 秀成果在申請季中是如何幫助你的?
在英國,很多學校承認 EPQ,並且參與(yu) 考試後成績可以直接換 A level 的學分,自己有一些學校就用 EPQ 成績換了學分。對於(yu) 牛津、劍橋還有像 UCL 這些大學的申請,他們(men) 官方說明會(hui) 優(you) 先考慮有 EPQ 經曆或在 UCAS 中陳述了 EPQ 經曆的學生。
EPQ 項目對於(yu) 你大學學習(xi) 生活以及專(zhuan) 業(ye) 探索上有什麽(me) 幫助嗎?
為(wei) 大學學習(xi) 生活和專(zhuan) 業(ye) 探索打好了基礎。作為(wei) 高中生,通過 EPQ 對專(zhuan) 業(ye) 學術寫(xie) 作和論文結構、引用格式有了清晰概念,也知道了如何查資料以及辨別資料的權威性和時效性。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