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zhong) 所周知,不同省份在競賽領域是有強弱之分的。
弱省的朋友先別忙著紮心,強弱隻是不同省份整體(ti) 競賽實力的區別,並不代表你在競賽比賽中具有劣勢。
要知道我們(men) 在複賽時可是按省份考試選拔,但題目是全國統一的,比如今年在某個(ge) 省100分的理論成績可以穩進決(jue) 賽,而在另一個(ge) 省的同學則至少需要200分以上的理論成績才能擠進本省省隊。
不管強省還是弱省,都有學習(xi) 優(you) 勢和劣勢,比身處強弱省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自身實力,大家隻要盡全力打好手中的牌就可以了。
下麵給大家收集了各科競賽的強弱省(僅(jin) 供參考,歡迎補充)
數學競賽強弱省
物理競賽強弱省
化學競賽強弱省
生物競賽強弱省
那麽(me) 在不同省份該怎麽(me) 更好地規劃學習(xi) 呢?
競賽強省學習(xi) 建議:
1.注意調節心態。競賽強省實力強勁,競爭(zheng) 十分激烈。這種激烈不止反映在考試裏麵,在平常做練習(xi) 時就會(hui) 有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你可能會(hui) 發現,一些人就是天賦異稟,隨隨便便學習(xi) 就能達到常人望塵莫及的程度。
如此情況下,自我心態調整就十分重要。做好自己能做到的事,才能幫助自己在競賽路上走更遠。
2.做題時做好區分。什麽(me) 時候偏練習(xi) ?什麽(me) 時候偏考試?在練習(xi) 時不要有思考方向的局限,想到的解題思路都可以去嚐試,鍛煉思維。如果你看到一一個(ge) 題目,感覺ABCD四個(ge) 方法都能解,那就四個(ge) 方法都試試,就算用A做了出來,也可以用BCD繼續嚐試,看BCD能不能做,為(wei) 什麽(me) 能做,為(wei) 什麽(me) 不能做,盡你所能研究到最充分。
可能你花4個(ge) 小時解一道題, 其中3個(ge) 小時都是在試錯,不要覺得這3個(ge) 小時是浪費掉了,很多時候你想的東(dong) 西不對,反而能夠幫助你塑造思維。
3.在考試時則要注重方法的判斷。不能隨便拿起來看兩(liang) 眼就找個(ge) 方法去做,要在基於(yu) 練習(xi) 時積攢的經驗去判斷這個(ge) 方法是否合適後再開始做。很多同學在聯賽中失分並非因為(wei) 題目不會(hui) 做,而是因為(wei) 方法沒選對,導致沒有時間再去用別的方法來解。所以,考試時要判斷這大概是一個(ge) 什麽(me) 難度的題目,要用到什麽(me) 層次的解題方法,再著手做題。
競賽弱省學習(xi) 建議:
1.內(nei) 容安排。明確你要學什麽(me) 內(nei) 容以及怎麽(me) 去學習(xi) ,弄清楚自己哪些地方強哪些地方弱,根據實際情況製定自己的學習(xi) 方案。
2.整體(ti) 時間分配。建議弱省的同學,盡量還是稍偏課內(nei) 。根據實際情況製定自己的學習(xi) 方案。
3.在弱省學競賽,競爭(zheng) 壓力遠高於(yu) 高考,試圖走捷徑者請止步。校排穩定於(yu) 華五水平以上者,即使放棄競賽後回旋餘(yu) 地亦較大,學習(xi) 壓力也能小一些。學競賽的同學應該保證在半脫產(chan) 期間依然有一個(ge) 可以接受的成績,否則會(hui) 造成巨大的壓力。
4.多加群。盡可能擁有一些關(guan) 係較緊密的朋友,在競賽過程中,結交的朋友往往是比知識本身更重要的財富,加群後不要過度水群,否則會(hui) 大量浪費時間,但從(cong) 群中得到的海量資源對我們(men) 很重要。
5.多和學長交流,“弱省強校”早期往往也有不少學競賽的學長,他們(men) 能在很多方麵提供大量本土化的建議和幫助。
6.多參加外培、聯考。聯考往往會(hui) 給出全國排名,利於(yu) 找準定位;外培學習(xi) 效率相對較高,也是了解更多資源和信息的一大途徑。
7.基礎要打好,一輪要求看的書(shu) 等必須認真過完不留盲點,建立完整清晰的知識體(ti) 係,另外,多聽網課也許能提高一輪效率。
大家要揚長避短,努力把握好自己的優(you) 勢。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