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就讀體(ti) 驗
X同學
關(guan) 於(yu) ACE:這麽(me) 長的名字是因為(wei) 這是個(ge) 跨學科的項目,結合了文化藝術,企業(ye) 家精神,管理能力,以及工業(ye) 4.0時代的新興(xing) 技術和數字知識相結合。簡單點說就是文化藝術商科的內(nei) 容都有,因為(wei) 可以選擇隔壁MOC的課和BIZ的課作為(wei) 選修。很適合對這個(ge) 行業(ye) 感興(xing) 趣或目前目標不夠明確的同學來試試。
關(guan) 於(yu) 課程設置:跟NUS的大多數碩士項目一樣,正常是一年的學製,一共10門課。ACE有兩(liang) 節必修課,分別是Cultural Policy 和 Apporach to ACE。Full time的學生被要求在第一學期就要上掉這兩(liang) 門必修,所以就算是一年畢業(ye) 的同學,除了這兩(liang) 門也就隻有三門選修的空間了。因為(wei) 我選擇一年半畢業(ye) ,所以這學期一共上四節。
1. Cultural Policy:
必修課之一,翻譯過來很直接就叫文化政策,前半學期偏理論,後半學期偏實踐。理論部分跟我本科學的有點相似,就是每周讀reading,前半節課lecture後半節課討論。這些theory都不是很難理解,如果有同樣的文科基礎會(hui) 很好的適應。後半學期就是把學到的理論和政策應用在具體(ti) 的case並在final的時候寫(xie) 自己的proposal。我很喜歡這門課的課程框架,非常清晰,professor也都特別好,特別喜歡 Prof. Yue的上課風格,半句廢話都沒有,清晰易懂!
2. Apporach to ACE:
看名字就知道這門課真的非常基礎,不過這門課的風評真的很不穩定,見仁見智吧(必修課怎麽(me) 樣都得上,沒得選)。Prof的上課風格比較隨意,跟課程設置一樣,不到due的前一兩(liang) 周我們(men) 都不知道自己還有個(ge) due。不過從(cong) 下學期開始就換老師了,希望課程框架能清晰些(聽說換成Cultural Policy的其中一位老師 Dr.Rimi,她人真的也很好,相信這門課會(hui) 變得更好)。
3.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Law
喜歡這種課程框架清晰的課,每節課的ppt和教案也會(hui) 提前上傳(chuan) 。內(nei) 容很幹,上課些許枯燥,但不得不說真的能學到東(dong) 西!畢竟進入這個(ge) 行業(ye) 了解法律是非常有必要的。大概講了版權法,遺產(chan) 法什麽(me) 的,還有 AI的內(nei) 容,可以說是與(yu) 時俱進了。這門課適合務實能忍的同學!
4.Interactive Media Marketing Practice
隔壁MOC的課,跟我本科學過的一小部分有重複是一門非常實操的課!開學第二周就分好一整學期的小組了,這一學期跟這幾個(ge) 人一起完成一個(ge) 大的marketing plan。所以真的很看運氣分到一個(ge) 好的小組,是老師給分的隻能祈禱。這門課也是這學期的最高分,最後拿了A。雖然過程真的有點繁瑣,每兩(liang) 周 due一個(ge) 大的 proposal,但最後分出來一切都值得!推薦!
總結來說,我也就學期開始的時候看每門課每周要求的reading,後來due多了就擺爛不看了。對自己的分數沒有什麽(me) 追求,隻求順虧(kui) 畢業(ye) 。一整學期都是把該交的交了,該做的做了,最後的分數還是很可觀的。謝謝各位組員和老師的厚待!!
對於(yu) 一個(ge) 澳本來說,NUS的強度確實高了很多,due比本科變多了,我去圖書(shu) 館的次數也變多了。final那幾周真的是天天都在發瘋!!很佩服一學期五門課的同學,四門課已經是我的極限了。
Y同學
ACE的課程設置與(yu) 我本科所學專(zhuan) 業(ye) 有許多相似之處,但也能感受到更深入的理論學習(xi) ,同時接觸了更多東(dong) 亞(ya) 和東(dong) 南亞(ya) 文化政策與(yu) 管理的案例。這些內(nei) 容讓我從(cong) 東(dong) 西方藝術管理的差異中獲得了許多啟發和思考。
Workload感覺偏大,尤其好多pre,需要提前規劃,謹慎選課!
分享下這學期選的三門課:
1)Cultural Policy
這門課主要圍繞文化政策展開。如果之前學過藝術管理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會(hui) 發現Reading中常見的“老熟人”福柯“(煩死他了)。課程探討了當今文化政策如何平衡文化價(jia) 值和資助(Funding)之間的關(guan) 係、文化產(chan) 業(ye) 對國家或地區經濟的貢獻、文化政策在促進多元文化和諧發展中的作用,以及電影審查製度等議題。
2)Applied Arts Research and Practice
這是我目前最喜歡的一門課。課程聚焦於(yu) 藝術如何助力不同群體(ti) 的發展,比如將劇場轉變為(wei) 教育場所,通過情景演繹和參與(yu) 式活動,鼓勵中學生探討當代跨時代矛盾。這門課教授了許多研究方法,並最終指導學生撰寫(xie) 一份完整的藝術研究提案。
3)Arts Business
這門課關(guan) 注藝術與(yu) 商業(ye) 的結合。學生需要為(wei) 國大博物館麵臨(lin) 的運營問題提出解決(jue) 方案,或者選擇模擬創建一個(ge) 藝術文化公司。課程結合實踐案例,提升了我們(men) 在藝術管理與(yu) 商業(ye) 運營方麵的綜合能力。
Z同學
申請文創相關(guan) 碩士項目的朋友可能會(hui) 關(guan) 注到2022年NUS新開設的MA ACE,作為(wei) 第一屆小白鼠,畢業(ye) 之際來充實一下網絡信息量,以下為(wei) 2022Fall情況,僅(jin) 供參考,最新調整請以學校官方信息為(wei) 準~
課程設置
ACE的課程是圍繞以下三個(ge) 領域設置的:
1 Policy and Management
2 Arts, Culture and Heritage (ACH)
3 Entrepreneurship and Marketing
知識覆蓋麵很廣,文化政策、博物館策展、文化遺產(chan) 、創新創業(ye) 、商業(ye) 、營銷、法律、信息化等等都有機會(hui) 接觸。此外還有不少優(you) 秀從(cong) 業(ye) 者交流的機會(hui) 。非常適合想要整體(ti) 了解文創行業(ye) 、進入文創行業(ye) 工作或以此作為(wei) 跨專(zhuan) 業(ye) 過渡的朋友。
但一年時間有限,如果想在以上某一領域深度挖掘可能會(hui) 受限,已有明確目標的話可以考慮更專(zhuan) 一的項目。
需要強調:ACE不是傳(chuan) 統傳(chuan) 媒,更不是商科代餐。我們(men) 可以選傳(chuan) 播/商學院的課,但都有名額限製且總共最多選兩(liang) 門。
課業(ye) 量/選課
學校規定Full Time學生每學期選課量在12-24學分,即3-6門課;而通常大家每學期會(hui) 選4-5門課。
ACE是授課製項目,全日製學生可以選擇在一年到兩(liang) 年內(nei) 畢業(ye) 。我個(ge) 人規劃一年畢業(ye) ,因此兩(liang) 個(ge) 學期都選了5門課。不過我感覺一學期5門課的工作量已經非常大了,接近極限的那種。有不少同學選擇讀一年半,這樣還緩衝(chong) 了秋季入學的秋招時間,如果想要繼續深造也有足夠時間來積累自己的作品。今年ACE還增加了春季入學批次,總之可以靈活選擇~
上課體(ti) 驗
班上已經有幾個(ge) 同學發過相當詳盡的課程體(ti) 驗,淺提幾點目前想到的:
- 課程內(nei) 容豐(feng) 富充實有趣,可以接觸到非常多元的知識,可以實實在在學到東(dong) 西
- 理論不難,跨領域友好;整體(ti) 偏就業(ye) 導向;學術寫(xie) 作方麵壓力也不算大(但各種五花八門的作業(ye) 真的有點多)
- 學院資源不錯,也會(hui) 為(wei) 大家盡量爭(zheng) 取校外合作資源(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文化遺產(chan) 局等等),也有很多同學找到當地文化藝術行業(ye) 的實習(xi)
- 不過新加坡的文化資源和上海/香港/倫(lun) 敦等城市還是有一定差距的,非常在意城市曆史、文化氛圍的朋友可以來旅個(ge) 遊實地考察一下。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了。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