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常春藤日(Ivy Day)落幕,2025屆美本常規錄取(RD)放榜季步入尾聲,多所頂尖院校陸續披露最新招生數據。
本文結合八大藤校及熱門院校錄取動態,深度解析本年度申請趨勢與(yu) 競爭(zheng) 格局變化。
藤校錄取呈現"雙軌分化"
⬥ 錄取率觸底回升
八大藤校中,布朗大學以5.7%的總體(ti) 錄取率創五年新高,較去年提升0.8個(ge) 百分點。
達特茅斯學院錄取率從(cong) 曆史最低5.3%回升至6%,耶魯大學在申請總量突破5萬(wan) 份的背景下,仍將錄取率穩定在4.59%。
數據來源:yaledailynews.com
這一回暖現象與(yu) 標化考試政策調整密切相關(guan) ——布朗大學恢複標化要求後,申請總量驟降19%,直接推高錄取率。
⬥ 生源結構優(you) 化升級
多所藤校在擴招背景下強化生源多樣性:布朗大學新生中19%為(wei) 家族第一代大學生,73%申請經濟援助;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錄取者覆蓋115個(ge) 國家,半數獲得獎助學金;耶魯通過QuestBridge項目錄取66名寒門學子,並首次將本科規模擴容至1,650人。
⬥ 標化政策分野明顯
盡管達特茅斯、耶魯等校已恢複標化要求,普林斯頓仍將"標化可選"政策延續至2026屆。
值得注意的是,賓夕法尼亞(ya) 大學在標化可選末班車周期收到72,000份申請,創曆史新高,暗示政策窗口期的"末班車效應"。
TOP20-40院校現"虹吸效應"
⬥ 申請量激增致錄取率跳水
紐約大學紐約校區錄取率跌至7.7%,三大本科學院錄取率不足5%;南加州大學在83,500份申請中僅(jin) 錄取8.5%的RD申請者,早申錄取率亦降至12%;波士頓學院以12.6%的錄取率刷新曆史最低記錄,被錄學生平均SAT達1503分。
⬥ 地域偏好與(yu) 政策調整共振
弗吉尼亞(ya) 大學州內(nei) 錄取率降至23%(-2.5%),州外錄取率12.5%(-0.5%),顯示公立名校本地保護政策強化。
塔夫茨大學在"標化可選"試點中,65%錄取者主動提交標化成績,印證學術門檻隱性提升。
⬥ 新銳院校崛起分流申請
範德堡、萊斯等"新常春藤"申請量十年翻倍,紐約大學錄取率從(cong) 35%劇降至8%。
公立名校如密歇根大學、德州奧斯汀憑借頂尖項目吸引申請,形成與(yu) 傳(chuan) 統私校的錯位競爭(zheng) 。
錄取規則變革啟示
⬥ 標化成績權重重構
盡管耶魯允許AP/IB替代SAT,但南加大58%錄取者提交標化、波士頓學院74%申請者主動遞交成績等現象,揭示"軟性標化門檻"的存在。
建議申請者以SAT1500+/ACT34+作為(wei) 基準線。
⬥ 早申策略價(jia) 值凸顯
布朗大學早申錄取率達17.9%,較常規錄取高12個(ge) 百分點;聖母大學REA階段錄取率是常規階段3倍。
采用早申策略可顯著提升成功率,但需注意賓大等校早申錄取占比近總名額50%的綁定效應。
⬥ 背景塑造轉向縱深
視頻麵試成布朗、芝大等校新評估維度,要求申請者在2-3分鍾內(nei) 展現學術熱情與(yu) 個(ge) 性特質。
跨學科研究經曆受藤校青睞,如康奈爾錄取者多具文理複合背景。
中國學生破局之道
⬥ 梯次選校規避內(nei) 卷
參考文理學院科爾蓋特大學(17.4%錄取率)與(yu) 貝茨學院的彈性課程體(ti) 係,探索"藤校-新常春藤-頂尖文理"組合策略。
⬥數據驅動動態調整
關(guan) 注標化政策窗口期(如賓大2026屆恢複標化)、地域配額變化(弗吉尼亞(ya) 州內(nei) 偏好),結合ED/REA綁定規則製定申請矩陣。
⬥ 差異化背景構建
著重發展計算生物學、環境經濟學等交叉領域研究,參與(yu) 亞(ya) 馬遜、特斯拉等企業(ye) 合作課題,通過夏校、科研論文形成獨特學術標簽。
本申請季既顯現藤校門檻的有限鬆動,更暴露出中段名校的競爭(zheng) 升級。申請者需把握政策調整的時間差,通過精準定位與(yu) 特色塑造,在美本錄取的"新常態"中突圍製勝。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