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係統擬斥資3.7億美元推動學製改革!

據《洛杉磯時報》報道,加州大學(UC)係統正醞釀一項重大變革:計劃投入數億(yi) 美元資金,將多數分校現行的學季製(Quarter System)統一為(wei) 學期製(Semester System)。這一轉變若成行,將對學校的行政管理、課程設置及學生的學習(xi) 規劃產(chan) 生深遠影響。

UC係統擬斥資3.7億(yi) 美元推動學製改革!

△ 圖源 | 《洛杉磯時報》官網

01、UC為(wei) 何力推學期製統一?

加州大學係統最初采用的正是學期製。約60年前,為(wei) 應對迅猛增長的入學需求,UC係統效仿當時美國公立大學的改革趨勢,將大部分分校轉為(wei) 節奏更快的學季製——通過縮短單個(ge) 學習(xi) 周期、增加課程輪次來容納更多學生。此舉(ju) 也被視為(wei) 向斯坦福大學等頂尖私立院校看齊的舉(ju) 措。

然而時至今日,學季製似乎已顯“式微”。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數據顯示,目前全美僅(jin) 有約50所高校采用純粹的學季製(1990年代中期尚有約150所)。

加州大學係統內(nei) 部也正重新審視其教學模式。“各分校曾多次探討改革,”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安德森管理學院榮休教授丹·米切爾指出,“若能實現係統學製統一,意義(yi) 重大。”

UC係統擬斥資3.7億(yi) 美元推動學製改革!

自去年秋季起,UC係統已成立專(zhuan) 項工作組,深入研究轉向學期製或混合模式的可行性,重點評估其對學業(ye) 成果及課程重組成本的影響。其學術規劃委員會(hui) 在最新報告中強調:“關(guan) 於(yu) 提升學生體(ti) 驗與(yu) 就業(ye) 競爭(zheng) 力的討論,引發了對統一學製以促進係統內(nei) 協作的思考。”

此次改革意見的提出可視為(wei) UC順應時代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戰略舉(ju) 措。盡管最終決(jue) 策仍需投票表決(jue) ,但從(cong) 各方表態來看,UC對統一學製勢在必得。(隻不過,需要等多久才能敲定最終決(jue) 策,我們(men) 就不得而知了……)

02、學期製與(yu) 學季製的區別

說到這裏可能還有小夥(huo) 伴不太清楚Semester和Quarter分別是個(ge) 啥,機構先幫助大家了解一下二者的區別。

學期製(Semester System)

結構:最為(wei) 普遍。

每學年分為(wei) 兩(liang) 個(ge) 主學期

●秋季學期(通常8月底/9月初開始,12月中結束)

●春季學期(通常1月中開始,5月中結束)

每學期約15-16周。部分學校設有較短的暑期學期。

學習(xi) 強度:全日製學生通常每學期選修4-6門課程,修讀12-18個(ge) 學分。課程進度相對舒緩,考試壓力適中。

優(you) 點

1.學習(xi) 周期長,利於(yu) 知識深度理解和消化。

2.有更充裕時間與(yu) 教授、同學建立聯係。

3.與(yu) 多數高中學製相似,過渡更順暢。

4.通常在5月畢業(ye) ,比學季製學生早1-2個(ge) 月進入就業(ye) 市場,搶占先機。

缺點

1.學年內(nei) 可選課程總數相對較少。

2.單門課程成績對整體(ti) GPA影響權重較大。

3.課程安排的靈活性較低,轉專(zhuan) 業(ye) 或調整學習(xi) 4.計劃可能耗時更長、成本更高。

學季製(Quarter System)

結構:將一學年劃分為(wei) 秋、冬、春三個(ge) 主要學季(部分學校如芝加哥大學還設有夏季學季),每學季約10-11周。學年通常9月中下旬開始,次年6月中結束。學季間假期較短(通常1周左右,僅(jin) 冬季與(yu) 春季學季間可能稍長)。

學習(xi) 強度:節奏快、強度大。全日製學生通常每學季選修3-4門課程,修讀9-12個(ge) 學分。課程內(nei) 容高度濃縮,考試頻繁,假期零散。

優(you) 點

1.課程輪轉快,靈活性高,便於(yu) 學生探索不同領域。

2.更易於(yu) 轉換專(zhuan) 業(ye) 或調整學習(xi) 方向。

3.每學季專(zhuan) 注科目較少,精力更集中。

缺點

1.課程進度極快,消化吸收知識時間緊張。

2.每學季末均有期末考試,學業(ye) 壓力巨大。

3.假期短且分散,難以安排連貫的長期實習(xi) 。

4.通常在6月畢業(ye) ,可能錯過部分春季招聘高峰。

不同學製的學生也有各自的精準吐槽——

UC係統擬斥資3.7億(yi) 美元推動學製改革!UC係統擬斥資3.7億(yi) 美元推動學製改革!

△ 圖源 | 小某書(shu)

作為(wei) 知識補充,我們(men) 另外介紹兩(liang) 種在美國大學不常見的學製——三學期製4-1-4學製

三學期製 (Trimester System)

歐洲的大學普遍采取這種學製,美國的大學則比較少。

結構:將一學年均分為(wei) 三個(ge) 學期(秋季、冬季、春季),每個(ge) 學期長度通常在10-12周左右,結構與(yu) 學季製類似,但有時學期長度和起始時間略有差異。全年學習(xi) 機會(hui) 更多。采用此製的學校TOP50裏僅(jin) 有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部分學院)。

4-1-4學製 (4-1-4 System)

結構:這是學期製的一種變體(ti) 。學年主體(ti) 由兩(liang) 個(ge) 約4個(ge) 月的長學期(秋季和春季)構成,中間夾一個(ge) 約1個(ge) 月的短學期(通常在1月,故常稱“January Term”或“J-Term”)。學生在短學期內(nei) 通常隻專(zhuan) 注1-2門高強度課程,或進行專(zhuan) 題研究、實習(xi) 、海外研修等。采用此製的知名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MIT)、威廉姆斯學院等。

特點:兼具學期製的深度學習(xi) 和學季製短期的靈活性/專(zhuan) 注性,為(wei) 跨學科學習(xi) 或實踐提供了獨特窗口。

03、師生對改革褒貶不一

目前,伯克利和默塞德兩(liang) 所分校采用的是Semester,其餘(yu) 8所分校(還包括僅(jin) 提供研究生課程的舊金山分校)均采用的是Quarter。

這種割裂狀態帶來了諸多問題:跨校區、跨院係(尤其當本科生院與(yu) 研究生院學製不同時)的聯合項目、課程共享及教授合作困難重重,協調成本高昂。

因此,統一為(wei) 學期製被視為(wei) 解決(jue) 這些痛點的良方:

促進資源共享:打破學製壁壘,學生能更順暢地選修不同校區、院係的課程,共享優(you) 質教育資源。

簡化內(nei) 部轉學:各分校學製同步,轉學流程將更便捷,學生無需擔憂學分和課程銜接問題。

優(you) 化實習(xi) 與(yu) 就業(ye) :學期製學生通常在5月畢業(ye) ,能更早、更完整地參與(yu) 暑期實習(xi) (通常在5月中至8月底),並與(yu) 企業(ye) 主流招聘周期(春季)更好匹配,避免學季製學生因6月才畢業(ye) 而錯失機會(hui) 。

看起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學製改革,卻引發了校內(nei) 褒貶不一的強烈反應:

支持者認為(wei) 這有利於(yu) 係統整合、資源優(you) 化和學生長遠發展。

反對者則擔憂重重:

學業(ye) 影響

研究顯示,學製轉換短期內(nei) 可能導致畢業(ye) 率波動,部分學生成績下滑,專(zhuan) 業(ye) 探索期延長。

工作負擔

教職員工需大規模修訂課程設置與(yu) 教學大綱,工作量激增。

巨額成本

目前特朗普政府正在削減預算,連教育部都給“削”了,不少大學受其波及財政赤字嚴(yan) 重。UC係統自己本就處於(yu) 經濟縮減導致招聘凍結的問題之中,現在還要撥3億(yi) 美元來教育改革,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加州大學研究生和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主席Ryan Manriquez表示:“理論上我支持更改學製,但不是現在。現在大學可支配的每一美元,都應該用於(yu) 學生服務和科研等方麵上。”

固有優(you) 勢喪(sang) 失

部分師生還認為(wei) 學季製特有的靈活性和課程探索廣度將被削弱。

總的來說,UC全係統的學製轉變有利有弊,統一學期製雖有望解決(jue) 跨校區協作難題並優(you) 化實習(xi) 就業(ye) 時間線,但高昂的成本、潛在的教學衝(chong) 擊以及學製轉換本身的複雜性,構成了現實的挑戰

但目前校方還沒有正式拍板做出最終決(jue) 策。後續UC的工作組還會(hui) 發布更詳盡的報告,並在秋季向加州大學係統的總教務長、學術評議會(hui) 主席和學術規劃委員會(hui) 提交調研結果,為(wei) 後續決(jue) 策提供參考。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江蘇日本方向國際高中|上海日語國際高中學校哪個好

下一篇

新增超1000間學生宿舍!德國這些大學學生住宿不用愁了!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