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屆不受影響!香港本地生定義修改正式落地必須居港2年?

今日,香港特區政府正式頒布了【香港本地生定義(yi) 修改】的新規,修訂了政府資助專(zhuan) 上課程學額和資助申請資格

香港教育局明確表示:高才子女必須居港2年才符合聯招本地生定義(yi) !

2026屆不受影響!香港本地生定義(yi) 修改正式落地,必須居港2年?

值得一提的是,2026屆參加DSE考試的考生不受影響。這讓原本懸著一顆心的2026屆考生可謂是長舒了一口氣。

那麽(me) ,本次香港本地生定義(yi) 修改,對於(yu) 高才和內(nei) 地學生究竟有何影響呢?老師掰碎了跟家長/同學們(men) 好好解讀一番:

香港政府本地生定義(yi) 修改原文如下:

2026屆不受影響!香港本地生定義(yi) 修改正式落地,必須居港2年?

1、設立兩(liang) 種學費類別

第I類別為(wei) 獲資助的學費

持有下列文件的人士符合資格申請副學位、學士學位及研究院修課課程的政府資助學額:

●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由入境處簽發並顯示持有人享有香港的入境權/居留權的其他文件,以及無條件限製逗留簽證標簽。

● 單程證。

● 受養(yang) 人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首次獲入境處簽發有關(guan) 文件時未滿18歲,並須在緊接所修讀課程開課首天前的兩(liang) 年內(nei) 居住於(yu) 香港。

就第一年學額而言,為(wei) 配合院校收生程序,該兩(liang) 年期將由大學聯合招生處或相關(guan) 院校按所修讀課程開課首天的日期而適當指明。

符合居港規定與(yu) 否,會(hui) 在每個(ge) 學年開始時或之前評定,並在該學年的餘(yu) 下時間維持不變,而課程學年的首天是按該課程的開課日而定。

第II類別為(wei) 不獲資助的學費

● 首次獲入境處簽發受養(yang) 人簽證/進入許可時未滿18歲、並且不符合兩(liang) 年居港規定的受養(yang) 人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

● 全職工作簽證/工作許可證持有人。

● 各項入境計劃下的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包括優(you) 秀人才入境計劃、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或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

● 非本地學生(例如:學生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非本地畢業(ye) 生留港/回港就業(ye) 安排下的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首次獲入境處簽發受養(yang) 人簽證/進入許可時年滿18歲或以上的受養(yang) 人簽證/進入許可持有人)。

第II類別人士仍可以申請報讀政府資助課程,相關(guan) 學費水平須與(yu) 非本地學生的學費水平一致

2、過渡期安排

2026屆參加DSE考試不受影響,維持原有政策。

2027屆參加DSE考試,即申請周期於(yu) 2026年10月開始的考生,居港規定設為(wei) 1年

2028屆及以後參加DSE考試需要滿足2年的居港規定,才能享政府資助學額(15000名)。

3、居港規定

(一)申請人須提供證明,顯示自己在所修讀課程開課當年的5.31日止的兩(liang) 年期內(nei) 以全日製學生身份於(yu) 本港開辦正規課程的學校就讀;

(二)未能提供上文(一)項所述證明的申請人,可向入境處付費申領涵蓋該段兩(liang) 年期的出入境紀錄證明,以顯示申請人在該段兩(liang) 年期內(nei) ,每年不多於(yu) 90天不在香港

重點解讀

香港政府沒有修改本地生定義(yi) ,隻講資助學額

也就是說,香港本地生定義(yi) 仍然以入境處簽發簽證時的年齡為(wei) 準,首次獲簽未滿18歲即屬於(yu) 本地生。

但香港資助學額又與(yu) 居港掛鉤,也就是說未滿足資助學額的考生,無法申請15000個(ge) 資助學額,學費與(yu) 非本地生一致,且無法享受“本地生優(you) 先錄取”的政策。

如何破局?

對於(yu) 需要到香港中學插班的受養(yang) 人來說,家長可提前安排插班年級,在中五之前就到港插班

在內(nei) 地學習(xi) DSE的受養(yang) 人,可以申請香港的國際學校,滾動報名,隨時可以申請插班。

如果拿到香港身份即將滿7年,請盡快安排永居身份,特別是投資移民受養(yang) 人,拿到無條件簽證即可享受本地生福利。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7月31日晚上10點TMUA,ESAT和TARA三項筆試報名入口今晚開放!

下一篇

25年A Level夏季大考即將放榜!查分時間+查詢通道!一篇搞定不迷路!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