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也得脂肪肝?
發病機製+研究模型全解析
引言
明明不喝酒,體(ti) 檢卻查出“脂肪肝”?別大意!全球每4人中就有1人患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其中25%會(hui) 進展為(wei) 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預計未來十年在歐美和中國將升至56%。今天帶你揭開它的真麵目,教你科學護肝~
01、什麽(me) 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最近更名為(wei) 代謝相關(guan) 性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 fatty liver disease,MAFLD):是指肝髒中脂肪堆積超過5%,但並非由飲酒或其他明確肝損傷(shang) 因素引起的疾病。
發展進程:
健康肝髒發展為(wei) 以肝細胞脂肪變性為(wei) 主要特征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如不治療,NAFL可進展為(wei) 嚴(yan) 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被定義(yi) 為(wei) 除肝細胞脂肪變性外的炎症和纖維化。隨疾病的進展,NASH可進展為(wei) 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圖1: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展進程(圖片來源:PMID_36555127)
02、誰容易被盯上?
這些習(xi) 慣正在“喂胖”你的肝:
✅ 久坐+高脂高糖飲食:果糖攝入促進肝髒脂質合成(Jensen et al. 2018, Hepatology)
✅ 代謝綜合征(肥胖、糖尿病、高血脂):胰島素抵抗是核心機製(Friedman et al. 2018, Nature Reviews)
✅ 快速減肥:極端節食反而會(hui) 加重脂肪肝!(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20)
✈ 科研視角:脂肪肝的‘幕後黑手’如何被鎖定?
為(wei) 破解機製,科學家通過動物模擬疾病進程。目前,飲食誘導、藥物幹預、基因編輯等模型已成為(wei) 研究NAFLD/NASH的核心工具——它們(men) 不僅(jin) 能複現脂肪堆積、炎症和纖維化,還可用於(yu) 測試新型療法。
疾病模型實驗設計:
1、飲食誘導模型
高脂飲食(HFD)模型
方法:使用含45%-60%脂肪的高脂飼料(如D12492)喂養(yang) C57BL/6J小鼠,周期為(wei) 12-24周,部分研究添加高果糖或者葡萄糖溶液。
特點:
●病理特征:大量脂肪空泡和脂滴聚集,脂肪變性顯著
●適用性:模擬人類代謝相關(guan) 性脂肪性肝病
圖2:NAFLD動物模型肝髒H&E和油紅O染色的代表性圖像 (圖片來源:PMID_37992491)
膽堿-蛋氨酸缺乏(MCD)模型
方法:飼料中含40%蔗糖+10%脂肪,但不含蛋氨酸和膽堿
特點:
● 通常4-8周誘導肝髒脂肪變性、炎症、氧化應激和纖維化
● 局限性:膽堿和蛋氨酸缺乏會(hui) 影響全身甲基化反應、磷脂代謝和載脂蛋白合成
參考文獻:DOI:10.1111/liv.14428
2、藥物誘導模型
四氯化碳(CCl₄)模型
方法:腹腔注射CCl₄(5%植物油溶液,每周1-2次)聯合高脂飲食,加速肝纖維化。
特點:
●病理特征:肝細胞壞死、混合性脂肪變性和纖維化,但無肥胖和胰島素抵抗。
●適用性:需與(yu) 飲食模型結合以模擬NASH進展。
參考文獻:DOI:10.1016/j.phymed.2025.156369
3、基因編輯與(yu) 複合模型
基因缺陷模型
☛ ob/ob和db/db小鼠:先天性瘦素缺乏或受體(ti) 缺陷,表現為(wei) 肥胖和脂肪肝,但缺乏炎症和纖維化,需聯合高脂飲食或MCD飼料誘導
☛ APOE敲除小鼠:易發生高膽固醇血症和肝髒炎症,與(yu) 高脂飲食協同可加速NASH發展
參考文獻:
DOI: 10.1002/hep.32569
DOI: 10.3390/ijms22020818
03、總結
實驗動物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擬人類 NAFLD,其中高脂肪、高果糖飲食模型具有突出優(you) 勢;藥物誘導模型和基因模型的優(you) 缺點並存。
MDL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科研CRO,15年的從(cong) 業(ye) 經曆積累了豐(feng) 富的經驗。可以為(wei) 您提供課題可行性評估、課題設計、實驗執行、數據分析、論文寫(xie) 作投稿指導等全程科研服務。實驗服務涵蓋動物模型、分子生物學、免疫學、蛋白質學、細胞生物學、病理毒理學、病毒快速檢測等。
立足於(yu) 科研+臨(lin) 床的發展戰略,建立動物+人的兩(liang) 位一體(ti) 的疾病數據庫,為(wei) 國內(nei) 醫藥企業(ye) 以及科研工作者提供全麵的數據支持,降低科研投入,縮短科研時間,讓線性科研變成立體(ti) 科研!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