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判分落差邏輯分析及考局機製與誤區解讀

前天的 CIE放榜,我想大家也都看到了,基本上整個(ge) 上海 ALEVEL界一片嘩然。之所以本次 POE放榜會(hui) 讓各大國際高中的學生和家長產(chan) 生如此大的反應,主要是基於(yu) 學生平時對 mock和課後作業(ye) 等等分數自己了如指掌,而考局實際出分與(yu) 當初的 POE學校打分的 A*乃至滿分相差懸殊,顯然很多學生和家長是無法接受的。罵也罵了,說了也說了,本篇將結合 Ofqual與(yu) CIE早前發布的 POE給分細則,先搞明白 POE給分邏輯,再探討複議決(jue) 策定奪。

第一部分:POE判分落差歸因

如導語所述,此次大規模申訴以及複議現象的核心原因之一與(yu) POE階段各位學生對於(yu) 自身情況的清晰了解以及足夠投入直接相關(guan) :有的學生對每一次的 mock都用心準備,由於(yu) 當初 POE階段都是線上授課,很多用心的孩子把每個(ge) 學科每個(ge) 模塊的聽課記錄、作業(ye) 記錄、階段考記錄一一都保存整理,想著 POE是基於(yu) evidence base給出的打分,自然就用心準備每一次的作業(ye) 、測評考試。然而 POE尬的就尬在學生由於(yu) 對自己整個(ge) semester的成績和作業(ye) 情況基本是已知的,比如 3-4次的 mock均分在 95-100左右。

尤其是理科,比如純數或者高數,所有的平時測評也都是客觀給分,答案和步驟反正就在擺在那裏,沒有所謂的 POE上交成績跟 CIE考局組委會(hui) 打分會(hui) 有過大出入。你說經濟比如平時測試 90以上有 A*,現在 POE成績下來最終隻有 85或者一個(ge) A,你肯定是要認的。畢竟打分機製擺在那裏,大題就說你不行,就說你 discussion沒踩到點,所以 POE的上傳(chuan) 分跟 CIE考局組委會(hui) 最終的打分有出入,這個(ge) 能理解。

拋開物理和化學,單純就說這個(ge) P1S1,就說 P3和 M1,還有高數,這個(ge) 差值家長和學生就接受不了了。部分上海國高的學生,還是一類梯度 ALEVEL國高,本以為(wei) 學校大,牌子響,自然給分是不是更高,有多少家長抱著這個(ge) 想法的,結果放榜成績大跌眼鏡。

平時 4次階段測評全部 97或 98,沒有一次低於(yu) 90,偏偏 POE正式放榜來一個(ge) 89分,88分。要知道哪怕是 89.99分,對於(yu) 要申 G5和港大的孩子,尤其是純數都沒有合分到 A*的,得是多大的打擊。UCAS係統上,多數學校直接都是采用等第而非 UMS的數值小分遞交,即你考 89分,跟 80分,理論上按照等級遞交,都顯示個(ge) A。這便是為(wei) 什麽(me) ,對於(yu) 絕大多數 AS階段的家長,直接炸了。

而 CIE由於(yu) 合分機製非自由組合而是直接線性合分,比如你 P1和 S1去年五月還挺好,考了 95左右,而這次 P3和 M1合分後,cash in成績到了 89,現在等於(yu) 重考也不是,不重考也不是。

因為(wei) 重考,是直接 P1 S1 P3 M1所有 AS和 A2需要一起重考,否則就無法滿足 CIE的純數合分要求;而不重考,就像我剛才說的,A絕對不是差的分數,尤其是到了 A2階段的合分成績,但是,人性總是貪婪的,在未遞交誌願上去之前,誰不想試試 G5,誰不想試試港大。

可是你一旦投遞進了港大和 G5這個(ge) 梯隊,你見過幾個(ge) 大陸國際生投遞純數是 A下來 conditional offer的。更深層的問題在於(yu) 走理工科和數學係的申請者,如果不是做實考規劃,基本上都會(hui) 按照“一拖一”的思路,用純數合分一門,高數 AS部分,學校賦分 A*高數進行投遞。然而這個(ge) 遊戲規則的前提就是高數跟著純數 A2走,如果純數 A2合分現在放榜為(wei) 89,理論上和邏輯上,高數的 AS去賦分 A2預估時,天花板就在 A了。

這樣一來,對於(yu) 絕大多數成績優(you) 秀的孩子想要申請 G5理工科類,原本的思路是純數 A*合分成績,高數 A2預估成績 A*,物理化學經濟三件套三選二預估成績,現在計劃便全亂(luan) 了。我們(men) 可以看到,目前滬上部分 ALEVEL大校,迫於(yu) 大量家長和學生對學校遞交 POE成績的質疑和所謂壓分的不理解,已連夜發布通知,詢問家長是否進行進行集體(ti) 性的成績申訴和複議。

本次 CIE放榜,之所以會(hui) 有如此大的偏差和學生家長的不理解,歸根到底是各大 ALEVEL國高根本就沒有在 POE初期就講明白究竟這個(ge) 成績是如何而來,一味地強調校內(nei) 成績,忽略學校曆屆已產(chan) 生的實考數據對 POE的影響,一味強調學生在 POE階段校內(nei) 測試的重要性,客觀上忽略了在 POE打分階段英國 Ofqual對學校曆屆真實分數 (非校內(nei) 自給預估) 的數據對比,也忽略了告知 POE給分實質是基於(yu) 真實、客觀的曆屆A*、A等地比值結合在 POE學期的 evidence質量進行打分。

導致學生和家長總以為(wei) 幾次校內(nei) 階段考 A*了,最終 POE成績 A*也穩了。總結地講,POE最終的得分,一方麵考的是學生,一方麵考的是學校,每一個(ge) POE最終分的打分,CIE和 Ofqual早在年初就已發布細致的報道,包括 POE證據收集的質量評定等。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切關(guan) 於(yu)  ALEVEL的消息,我們(men) 家長和學生,絕大多數的了解渠道主要是過分依賴道聽途說或模淩兩(liang) 可的校方解釋。

第二部分:考局機製與(yu) 誤區解讀

我們(men) 先搞明白 ALEVEL學校,ALEVEL考局,英國 Ofqual之間的關(guan) 係,就搞明白了關(guan) 於(yu) POE,關(guan) 於(yu) 成績,具體(ti) 來源有何依據。英國 Ofqual,即英國考試監管委員會(hui) ,直接或間接管理 ALEVEL考局。在英國,最主流考局 Edexcel,AQA,部分學校搭配 OCR和 CIE,相對小眾(zhong) 再配 WJEC,而考局管學校。

所以其實關(guan) 於(yu) POE的消息我們(men) 該怎麽(me) 看,你直接看英國 Ofqual怎麽(me) 發,你直接看英國本土考局 POE信息怎麽(me) 發,你不就直截了當就清晰了你成績的來源了嗎。

多少學生和家長從(cong) 來沒考慮 POE的打分權重如果就參考你學生本身考了幾分,然後就給幾分,那怎麽(me) 解決(jue) 一個(ge) 問題,就是有的學校卷子出的難,有的學校卷子出的簡單,不是不公平了嗎。還有家長,甚至會(hui) 相信部分學校所謂的“我們(men) 學校厲害,所以卷子出的難,但是最終放榜會(hui) 比別的學校好”這樣的校方觀點。

事實呢,事實你不是自己在 8月 11號下午一點看到了嗎。每個(ge) 考局清晰掌握一個(ge) 學校在每個(ge) 模塊曆屆 3-5年的具體(ti) 模塊具體(ti) 實考 A*量和比值,注意是比值而不是數量,這也解釋了為(wei) 什麽(me) 英國本土比如伊頓公學、威斯敏斯特公學等 ALEVEL學生量要比國內(nei) 巨無霸級別的 ALEVEL國高少那麽(me) 多的學生,國內(nei) 動輒幾百幾千的考量,論 A*的數量,國內(nei) 的 ALEVEL國高比英國本土百年學校要高出不知道幾倍,但是到了 A*率,才是真正考量一個(ge) 學校的水準。

若有了這個(ge) 底層邏輯,就不難理解,POE打分是相對客觀且公正的。如果 2022年的上海和北京部分學校 POE不足以將打分規則說清楚,可以參照 2021年 5月賽季愛德思發放的 17頁一清二楚的 POE打分規則,國內(nei) 國外全球統一標準,明確會(hui) 有一個(ge) A*或各個(ge) 等第參照曆屆本校最終實考成績的要求,這個(ge) 要求,不是愛德思,不是 CIE也不是 AQA作為(wei) 考局提出來的,而是由英國 Ofqual考試監管委員會(hui) 為(wei) 讓每個(ge) 考局,每個(ge) 學校做到公平、公正打分提出來的。

基於(yu) 這個(ge) 底層邏輯,如何來辨別究竟自己是否真的成績被壓分,很多人的“被壓分”的錯覺,來自於(yu) POE階段學校的出題和考試設置相對簡單,導致校內(nei) 測試成績的 A*數,已經遠超實際本校本模塊的曆屆 A*比值和比例在英國 Ofqual和 ALEVEL的考局係統數據。這就出現了 POE階段“A*有手就行,不墊底就 A*”的測試,卻忽略了“POE階段的分數不是學校說了算,學校也同樣需要被考核”的本質邏輯。

如果 POE階段所有權重都僅(jin) 憑幾次所謂的線上校內(nei) 考,那便是更大的不公平。 之所以考局和 Ofqual會(hui) 結合學校曆屆的真實 A*和 A的比值作為(wei) POE參考之一,而在POE實際在學校層麵操作時又因這樣那樣的原因出現了過多的“膨脹 A*數”,結果在最後放榜時,才出現所謂的“被壓分”的錯覺。總結而言,放榜前的 A*數由 ALEVEL學校說了算,放榜後的 A*數由考局與(yu) Ofqual結合學校真實的曆屆數據與(yu) POE的證據綜合而定。

按照這個(ge) 邏輯,關(guan) 於(yu) 就要不要複議,以及複議成功率有多少的問題,我們(men) 可以在作出決(jue) 定前先自問自查。比如在本次 POE中,如某 ALEVEL校 P3 M1的本次放榜中統計的 A*數,橫向對比 2021年 6月賽季考生對應模塊的 A*數,看是否數量基本一致,如一致,則證明 ALEVEL考局本身並沒有帶有任何主觀壓分傾(qing) 向,隻不過考生被 POE期間的“膨脹的測試分”而產(chan) 生了落差感,結果利空複議成功,勝算不大。

反過來講,如果本科目 (如 P1 S1)本次 POE放榜後,本校的學生 A*總和 (這個(ge) 數據透明易統計,校方可直接統計掌握)是否遠低於(yu) 上個(ge) 實考賽季中的 A*數,如是,則說明出現了 POE明顯的被主觀壓分傾(qing) 向,則利好複議成功,建議可以嚐試由校方提出向 ALEVEL考局或直接向英國 Ofqual說明情況,並準備好充足的真實數據對比。

通過這次 POE,ALEVEL家長和學生更加看清了英聯邦本科階段申請的所謂“名校光環”是如此不堪一擊。ALEVEL的申請,由於(yu) 本質上每個(ge) 學生都以學生名義(yi) 注冊(ce) 14位的 UCI代碼,並由 UCAS係統直接調檔進入 UCAS係統進行所有考務模塊的成績評定,以此作為(wei) offer發放依據。

至於(yu) 所謂名校,所謂光環,最終還是離不開自己的努力一步一個(ge) 腳印,在每個(ge) 實考賽季拚盡全力。而對於(yu) 已經過去的 POE,對於(yu) 是否複議還是重考,對於(yu) 是否來得及重考,我們(men) 會(hui) 在下期 2022 POE專(zhuan) 欄中再抽時間開一期進行深入講解,幫助小夥(huo) 伴們(men) 做好 POE後期的規劃。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9到11年級學生如何合理安排AP考試?

下一篇

大陸去美留學生比疫情前銳減50%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