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智商決(jue) 定了一個(ge) 人的方向,那麽(me) 情商就決(jue) 定了這個(ge) 人能在這個(ge) 方向走多遠走多穩。
很多家長們(men) 也意識到:
成績不是孩子的全部,而擁有較高的情商的話,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以後到了社會(hui) 上才能應對複雜的人際關(guan) 係和高負荷的工作。
到底怎樣才算是情商高呢?
其實很多家長也沒有明確的認識,隻是想當然地認為(wei) ,“能說會(hui) 道”“嘴皮子溜”“吃得開”就算是情商高。但實際上,情商沒有這麽(me) 片麵,它最常用的全名是“情緒商數”,更傾(qing) 向於(yu) 衡量一個(ge) 人的情緒管理能力,也可以理解為(wei) :
調節自己的精神狀態,並與(yu) 人和睦相處的能力。它包括獨立性、同理心、責任心、自信心、自律等好多方麵。
真正的高情商,更像是由內(nei) 而外散發出的修為(wei) 、涵養(yang) 。
這樣的人,有良好的心理自愈能力,雖然也會(hui) 因為(wei) 學習(xi) 、生活的瑣事而或喜或悲,但也總能及時自我調整,不在怨天尤人的悲觀情緒裏消磨自己,盡快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跟這樣的人在一起,你會(hui) 感覺很舒服、很寬鬆。即便你們(men) 並不是交往多年的老友,但你總感覺他很親(qin) 切,能尊重你理解你,誠心誠意地為(wei) 你操心一些小事。而嘴皮子利索、愛抖小機靈、總能在聊天中占點便宜,這最多叫為(wei) 人處世的圓滑,跟真正的情商不算一回事。
所以,家長們(men) 在培養(yang) 孩子情商時,方向可不要錯了。
與(yu) 智商培養(yang) 不同,我們(men) 沒有一套專(zhuan) 門的教育體(ti) 係去培養(yang) 一個(ge) 孩子的情商。所以如何學會(hui) 覺察並管理自己的情緒,往往都是從(cong) 與(yu) 身邊的人的互動學會(hui) 的。
父母在這個(ge) 過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關(guan) 鍵的作用。可以說,對於(yu) 孩子情商的培養(yang)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並且是最重要的那位老師。
培養(yang) 孩子高情商,注意這六點:
1、多讚美別人
有句話說的好,“你說話讓人舒服的程度,決(jue) 定你所能抵達的高度”。
一個(ge) “嘴甜”懂得恰當讚美別人的孩子,總會(hui) 讓人心生歡喜,樂(le) 得與(yu) 之親(qin) 近,當然也就更容易成功。
當然了,孩子能否學會(hui) 好好說話,還是要靠父母的教導和點撥,因為(wei) 他們(men) 是在複製、粘貼、升級父母的言行,如果要想擁有一個(ge) 好好說話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好好對他們(men) 說話,並把如何好好說話展示給他們(men) 。
在餐廳,對服務員說謝謝。
打擾到別人,說“不好意思”。
不炫耀自己,不在背後責怪或抱怨他人。
遇到欣賞的人或事,不吝嗇讚美。
遇到爭(zheng) 執,先道歉。
爭(zheng) 執時,不戳人痛處
……
2、不帶著情緒戳人痛點
每個(ge) 人都有自己的忌諱,也都反感別人提及自己的忌諱。為(wei) 了逞一時嘴快,故意的揭人之短,戳人痛處,不僅(jin) 會(hui) 傷(shang) 害對方的自尊,引起對方的反感,有時可能還會(hui) 招來怨恨。
小的時候有次我弟和同學小林因為(wei) 一件小事吵架,我弟嘴笨吵不過,氣急之下脫口而出,“你說話這麽(me) 惡毒,難怪被你媽拋棄,說你是累贅。”結果小林當場就把我弟給揍了。
我媽知道了原因後,狠狠了批評了我弟,還拉著他去小林家道歉。
聽別人說,小林的媽媽和他爸離婚時,小林想跟著他媽生活,但是他媽為(wei) 了以後改嫁更容易些,就放棄了他的撫養(yang) 權,還說帶著他是個(ge) 累贅。“拋棄”、“累贅”這句話一直都是小林心裏的痛。
教會(hui) 孩子即使在生氣時也絕不戳人痛點,拿人家的缺陷和不幸來取笑,因為(wei) 那樣自己得不到愉悅,別人也得不到溫暖。
3、培養(yang) 一點幽默感
“如果火柴在你的口袋裏燒起來了,你該慶幸,還好你的口袋不是炸藥庫。”契科夫曾經這麽(me) 幽默地安慰他的朋友。
幽默使人快樂(le) ,幽默使人笑。幽默感強的人能把難過變成歡笑,能把失敗變成動力。幽默總能給人很多啟示。
我們(men) 的孩子,說實話壓力挺大的,讀書(shu) 很辛苦,但生活可以是快樂(le) 的,有一顆幽默的心,有幽默感,那一串一串的英文單字好像也沒有那麽(me) 麵目可憎嘛,那搞得人頭疼的數學公式好像也不是那麽(me) 難如登天嘛。孩子能幽默起來,壓力會(hui) 小、成績會(hui) 好。
現在我們(men) 很多家長都是微信朋友圈的老手了,上麵有不少分享的笑話,有空沒空和孩子一起笑笑,是培養(yang) 孩子幽默感的最好辦法,孩子總是很能記住各種笑話的。
笑一笑的力量有多大?
據分析,如果在做作業(ye) 前能聽到一個(ge) 笑話笑一笑,就那麽(me) 幾秒鍾就能緩解他一整晚的作業(ye) 壓力和複習(xi) 壓力!
4、少發牢騷少抱怨
牢騷和抱怨,都是很強的負麵情緒。
雖然表麵看起來我們(men) 是在指責別人、對外發泄怨氣,但實際上卻點燃了自己內(nei) 心的火氣,讓我們(men) 時刻處於(yu) 一種“內(nei) 耗狀態”,一點點消磨掉了自己的耐心、自信和進取心。
許多父母都會(hui) 遇到這樣的情況,自己的孩子特別愛發牢騷:
他們(men) 一會(hui) 兒(er) 抱怨老師故意刁難自己,不喜歡自己;
一會(hui) 兒(er) 抱怨英語單詞和數學公式特別難記;
一會(hui) 兒(er) 又說老師留的作業(ye) 太多,到晚上十一點都寫(xie) 不完;
一會(hui) 兒(er) 埋怨學習(xi) 環境不好、校園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
……
麵對這種情況,有的父母希望用嚴(yan) 厲批評的方式來製止孩子的抱怨,卻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則置之不理,結果孩子的牢騷更多。為(wei) 此,許多家長都感到十分煩惱。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引起孩子發牢騷,父母都不應嚴(yan) 厲斥責或者不聞不問,這樣會(hui) 使原本就覺得委屈的孩子心靈受到更大傷(shang) 害。
正確的方法是弄清孩子愛發牢騷的原因,然後加以正確引導,逐漸改變孩子的這種心理傾(qing) 向。
5、正視失敗,輸得起
從(cong) 兒(er) 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孩子“輸不起”是一種正常現象。無論什麽(me) 事情,孩子總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別人強,獲得周圍人的認可。
可是因為(wei) 孩子年齡小,各方麵都不成熟,他並不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在人前或是在集體(ti) 活動中,一旦不如人、輸於(yu) 人時,他就會(hui) 表現出不滿,不高興(xing) 。
孩子的所謂挫折感、無力感大多是由後天學習(xi) 得來的。當孩子做得不好時,家長總會(hui) 有這樣的責罵:
“你沒把心思放在學習(xi) 上,恐怕不是讀書(shu) 的材料!”
久而久之,孩子也會(hui) 用這些想法去評價(jia) 自己。
所以,當孩子遇到挫折時,我們(men) 不要揪住孩子的錯處不放,也不要將焦點一味地放在結果上,重要的是孩子在此過程中肯嚐試以及為(wei) 此付出努力。
女兒(er) 很小的時候,我們(men) 就有目的地從(cong) 遊戲中讓她學習(xi) 麵對失敗,讓她有機會(hui) 在玩樂(le) 中嚐到“輸”的滋味,體(ti) 驗“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
讓孩子正視失敗,才能讓她在失敗和挫折中堅強起來,不至於(yu) 被失敗和挫折打倒。
6、願意傾(qing) 聽
有一位哲人說:“上帝給我們(men) 兩(liang) 個(ge) 耳朵,卻隻給我們(men) 一個(ge) 嘴巴,意思是要我們(men) 多聽少說。”
不過身邊遇到的孩子,好好聽別人說的很少。很多家長苦惱,大人說話時孩子會(hui) 隨意插話,更為(wei) 糟糕的是對於(yu) 爸爸媽媽說的話,根本聽不進去。
怎樣才讓孩子能夠耐心地傾(qing) 聽完他人講完或做完一件事後再去提問,而不是隨心所欲地打斷他人正在做的事情?
傾(qing) 聽應該是相互的,成人傾(qing) 聽了孩子,孩子才會(hui) 傾(qing) 聽我們(men) 。作為(wei) 成人首先要以身作則,用對待成人的方式尊重孩子,而不是一斥了之。
換言之,作為(wei) 父母的我們(men) ,不會(hui) 對另外一個(ge) 成年人在向我們(men) 提問的時候直接生硬地拒絕。同樣地,在麵對孩子向我們(men) 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時,我們(men) 必須得把孩子當作大人同等對待。
孩子會(hui) 因為(wei) 被尊重了,然後才能在被尊重中學會(hui) 尊重他人。
孩子天生就有能力發展成一個(ge) 具有高度認知功能的成人,但他們(men) 需要時間成長。
對孩子來說,道理並不是最重要的。他們(men) 需要的是有人能夠傾(qing) 聽他們(men) 說什麽(me) ,在難受的時候能夠握住一雙溫暖的手,有讓他們(men) 感覺安全的父母,能夠對父母敞開心扉。
你這樣做看似放棄了對孩子“嚴(yan) 厲”的教育手段,但卻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方式讓孩子明白對與(yu) 錯,讓他對自己情緒的覺察力更強,讓他在成長中學會(hui) 如何“合理地”管理自己的情緒。
父母善解人意的教導,會(hui) 將孩子教導成一個(ge) 善解人意的人。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