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第二期)

善反思的學生:學會(hui) 如何學習(xi)

1999年,美國教育部教育研究與(yu) 改進辦公室(OERI)委托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hui) (NRC)整合並審閱了人類學習(xi) 科學的研究文獻。隨後提交了《人們(men) 如何學習(xi) 》的報告(Donovan、Bransford和Pelligrino,1999年)。

這份報告為(wei) 課程、教學、評估和學習(xi) 環境的設計提供了重要的啟示。報告強調了三個(ge) 發現,這些發現既具備紮實的研究基礎,同時也對學生的學習(xi) 方式以及教師的教學方式產(chan) 生了重要的影響。

這些發現與(yu) 建構主義(yi) 理論的描述一致,向大家解釋了“學習(xi) “是如何發生的:

1、“學生帶著對世界如何運作的先入之見進入教室。如果學生對初級概念不熟悉,可能就無法掌握新的概念和信息。他們(men) 會(hui) 為(wei) 了考試而去學習(xi) 一些知識,但在課堂之外他們(men) 又會(hui) 恢複原有的看法。”

2、“要發展探究能力,學生必須:

-具有紮實的知識基礎

-在概念框架的背景下理解事實和想法

-以容易檢索和應用的方式組織知識

3、“元認知教學法可以幫助學生製定學習(xi) 目標,實時了解他們(men) 實現學習(xi) 目標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這些來掌握自己的學習(xi) 進度。” (Donovan等,1999年,第10–13頁)

元認知

元認知可以在學習(xi) 過程中為(wei) 學生指引方向。因為(wei) 學生會(hui) 學習(xi) 如何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評估學習(xi) 方法是否成功(如有必要則進行改進)。這樣的學習(xi) 還結合了學習(xi) 技巧與(yu) 策略。Swartz和Perkins(1989年,第179-183頁)定義(yi) 了元認知的四個(ge) 等級?:

反思型學習(xi) 者不僅(jin) 具有策略性思維,而且能夠反思自己正在思考的東(dong) 西——他們(men) 會(hui) 琢磨自己的策略並進行適當修改。他們(men) 能在不熟悉或未知的環境中成長,能積極地從(cong) 失敗或挫折中吸取教訓,並擁有強大的適應力和決(jue) 心。那麽(me) ,如何成為(wei) 反思型學習(xi) 者?

1、從(cong) 默會(hui) 知識學習(xi) 者轉變為(wei) 反思型學習(xi) 者需要掌握“學習(xi) 之道”。要想學會(hui) 學習(xi) ,就需要培養(yang) “反思”並有意識地將反思結果應用到今後的學習(xi) 中。用 Watkins (2010) 的話說,這是讓“學習(xi) 本身變成所學的內(nei) 容”。

2、需要融合元認知知識和元認知調節的學習(xi) 習(xi) 慣、策略和過程,包括:

-意識到自己是如何學習(xi) 以及學習(xi) 效果如何

-找出並克服學習(xi) 障礙

-質疑假設

-延遲滿足,堅持完成任務,享受挑戰和困難

-有效地安排學習(xi)

-在知道自己資源有限時,願意且能夠尋求幫助

-從(cong) 錯誤和挫折中吸取經驗教訓

-嚐試新策略

態度和習(xi) 慣,策略和技能。

學習(xi) 態度也至關(guan) 重要。有效的學習(xi) 者更能自我約束,擁有更強的內(nei) 驅力。他們(men) 學習(xi) 時更注重理解和長期記憶,而受外部驅動的學生則主要受獎勵和認可的驅動。

深度和策略性學習(xi) (Watkins(2010)定義(yi) 的一種學習(xi) 取向)不僅(jin) 能幫助學生培養(yang) 在繼續教育、生活和工作方麵所需的學習(xi) 能力,還能幫助他們(men) 在考試中更好地發揮,實現雙贏。

每一個(ge) 人都是學習(xi) 者,要學會(hui) 享受挑戰和有目的地勤奮練習(xi) 。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下一篇

牛津諾靈頓排名和劍橋湯普金斯排名介紹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