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

我們(men) 這周不談英語學習(xi) 和留學申請,而是來聊聊在西方國家生活中常碰到的一個(ge) 概念 —— Passive-Aggressive,它是什麽(me) 意思,平時生活中有什麽(me) 表現,為(wei) 什麽(me) 歐美人士會(hui) 對此反感,以及來自東(dong) 方文化的我們(men) 為(wei) 什麽(me) 要額外注意。

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中文翻譯成被動攻擊型行為(wei) ,從(cong) 字麵來看好像解釋不通,passive是被動,aggressive是主動,是截然相反的兩(liang) 麵,怎麽(me) 會(hui) 融合在一起呢?簡單來說,passive-aggressive就是通過非直接的,間接或暗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否定、不滿、厭惡等負麵情緒和意見。

如果說Aggressive是用正麵直接衝(chong) 突的方式來表達不同意見,那麽(me) passive-aggressive就是從(cong) 側(ce) 麵來進行的。舉(ju) 個(ge) 典型例子,當他人要求你做某件你不想做的事情時,你不是正麵拒絕,而是表麵上答應,背地裏卻消極處理,不予理會(hui) ,這就是passive-aggressive behavior的一種表現。

首先要說明一下啊,被動攻擊型行為(wei) ,與(yu) 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是不同的。後者是該行為(wei) 發展到極其嚴(yan) 重情況下的一種社會(hui) 心理疾病。但passive-aggressive的行為(wei) ,其實在生活中是經常可見的,幾乎每人都曾經有意無意,或多或少地表現過,具體(ti) 體(ti) 現為(wei) :

1.間接拒絕

如上所說,對別人的要求不是當麵回絕,而是私下以拖延,或“選擇性”忘記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或反對。譬如你的室友在聚餐後叫你把碗筷洗了,你口頭上答應了,但卻故意不洗。你不是想偷懶,而是因為(wei) 你覺得上幾次都是我洗的,憑什麽(me) 這次又要叫我,這不公平。

2.選擇回避

在人際交往中碰到了不愉快的事情,不是選擇與(yu) 對方溝通表達清楚,而是選擇刻意回避該話題,甚至“冷戰”刻意回避對方,以避免正麵衝(chong) 突。但自己心裏卻又沒有原諒對方,還是耿耿於(yu) 懷,以至於(yu) 對方想跟你溝通時,你會(hui) 刻意冷談應對。

3.沉默不答

在與(yu) 他人辯論中,或者在討論問題時,對方等著你的回應或答複,而你卻選擇沉默不語,既不同意也不反對,對他人的提問拒不回答,或者丟(diu) 下一句“whatever隨便”就不管了,以致他人琢磨不清你的態度到底如何。

4.尋找借口

表麵上答應或者拒絕了某件事情,但行為(wei) 卻與(yu) 其相反。當他人詢問起來,就會(hui) 尋找各種借口來為(wei) 自己的行為(wei) 提供解釋,各種理由都有,但就是不說自己的真實想法,以避免直接正麵衝(chong) 突。

5.Patronizing

Patronize這個(ge) 單詞有好幾種不同意思,這裏所指的意思,是指以一種居高臨(lin) 下,高人一等的口吻來“教導”對方,以領導的口氣說話,譬如,“我說的意思你聽明白了嗎?我再跟你解釋一下吧” “這個(ge) 任務對你來說可能比較難哦,需要我幫你一下嗎?”“你做的很好哦,但我覺得應該是這麽(me) 這麽(me) 做的…” 這種patronizing的語氣,表麵看來是出於(yu) 關(guan) 心和客氣,很passive,但實際的感覺是輕視對方的aggressive態度。特別是如果出自於(yu) 同輩,會(hui) 讓歐美人士聽了不舒服。

6.諷刺反譏

這個(ge) 不難理解了,譬如小夥(huo) 伴邀請你去一同旅遊,你的回答是,“哇哦,我可喜歡旅遊了,隻要我這個(ge) 月每天隻吃一頓飯,就可以攢下足夠的錢跟你一起去啦。”又或者朋友穿了一件漂亮新衣,你看到了不是真心讚揚,而是說“你今天的穿衣居然很好看哦”,又或者“看不出來你還會(hui) 穿衣搭配哦”。

7.不問自答

別人並沒有問你的意見或者答案,而你卻主動提供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你平時可以多去去健身房哦”“你最近看起來很累的樣子,平時要注意休息啦”。這種時候,不少歐美人士可能就會(hui) 心中默念 none of your business了。

8.明褒實貶

這一點跟前麵說的patronizing有點相似,譬如你精心準備了一桌菜,對方的回應是“菜做的不錯哦,我每樣嚐了點,都不難吃的”,又或者你花了很多時間準備一個(ge) project,在課堂上完成presentation後,對方的回應是“說的很不錯哦,我相信你已經盡力了”。這種明褒實貶的表達方式,也是典型的passive-aggressive。

9.肢體(ti) 語言

除了口頭表達上的passive-aggressive,肢體(ti) 語言有時也是的,譬如在聽取他人發言或者意見時,不斷看手機看表,或者不斷長籲短歎,或者眼神遊離,或者抱肩皺眉,這都是在用passive的肢體(ti) 語言表達自己的否定和不滿。

說了這麽(me) 多passive-aggressive的例子,大家應該可以看出來為(wei) 什麽(me) 歐美人士為(wei) 什麽(me) 會(hui) 對這個(ge) 比較敏感,而我們(men) 東(dong) 方人要特別留意了。歐美文化崇尚的表達交流方式是直接和自然,有什麽(me) 話就當麵說,不要讓我去猜。你不同意,或者有怨氣,那就直說,這種陰奉陽違的腔調,會(hui) 讓我覺得很不舒服,還不如你跟我正麵吵一架呢。

而這種直接“粗暴”的表達方式,在一開始時也會(hui) 讓不少留學生們(men) 感到不舒服,因為(wei) 我們(men) 東(dong) 方文化從(cong) 小是教育我們(men) 說話要含蓄,表達方式要委婉,不要讓對方下不了台,要盡量避免正麵衝(chong) 突,等等。所以,不少在我們(men) 看來是基本禮貌的表達方式,卻會(hui) 讓歐美人士覺得是虛偽(wei) 的passive-aggressive ——你肯定是心裏對我不滿,卻又不直說。這樣一來,就容易因為(wei) 文化差異而造成誤會(hui) 。

同學們(men) 在歐美生活中,尤其是以後步入了社會(hui) 工作崗位,會(hui) 對這個(ge) passive-aggressive有更深的認識。平時盡量避免這些情況,做到與(yu) 人真誠坦白的交流,這也是體(ti) 現我們(men) 溝通技巧和團隊精神的很重要一點。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AP英語文學和AP美國曆史閱讀書單推薦

下一篇

除了美國還有哪些國家院校使用CA申請係統?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