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cong) 2021年7月24日,被稱為(wei) “雙減”政策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正式落地,無論是教育圈還是家長圈,都是風起雲(yun) 湧。
麵對這次教育方向的重大調整,到底家長應該如何看待,又要如何麵對接下來的教育規劃呢?
“雙減”時代
現在這個(ge) 當下,真的是非常內(nei) 卷。籬笆網是一個(ge) 上海本地論壇,原本是聊房屋裝修和家長裏短瑣事的平台,但是我看他們(men) 的微信號現在每天寫(xie) 的都是“雞娃”被氣到住院等等五花八門跟教育相關(guan) 的內(nei) 容。這就說明教育真的把這個(ge) 社會(hui) 已經繃牢了。
在我的從(cong) 業(ye) 經驗裏,我也遇到了很多重壓之下不堪重負的小孩。很多男孩子在青春期就不說話了,至少跟家長和老師的溝通都是極其困難的,哪怕讓他說明白想要點杯什麽(me) 口味的奶茶都很困難。這樣孩子的背後時常會(hui) 有一個(ge) 非常強勢高壓的家庭環境。這種刷題環境製造了很多親(qin) 子矛盾,進而導致了孩子的性格偏差,越來越多的孩子進入了“類孤僻”或者“類自閉”的狀況。
所以,我覺得“雙減”政策還是很有必要的,有助於(yu) 培養(yang) 出那些眼裏有光的孩子。
過往一個(ge) 階段的高壓的教育環境確實埋沒了人的很多可能性。人都是有其擅長和不擅長的地方的。我的數學不夠好,物理相當不好,但是我可以去學曆史、學政治、學法律、學國際關(guan) 係。不能說一個(ge) 人學不了很高難度數學,他就沒有應對複雜環境的能力,依然有很多崗位需要多元複合的人才。
而且,我始終覺得,教書(shu) 育人,很多內(nei) 核都是在學科之外的。育人不是成績單、不是奧數,英語也不是完形填空,重要的是溝通交流的能力,一個(ge) 真正有質量的溝通交流,最重要的是有一個(ge) 跨文化的思考力,還有一個(ge) 人要有禮貌和懂道理。這些都不是側(ce) 重學科的學習(xi) 模式能給到的。
這些內(nei) 容需要教學環境的承接。像我去年帶的項目裏的一個(ge) 小孩,在辯論環節,他的隊友因為(wei) 緊張卡殼,站起來30秒什麽(me) 話都說不出來,他捶胸頓足,跟隊友說:“你不要說了,我替你說”。那我就會(hui) 告訴這個(ge) 孩子,這是一個(ge) 團隊活動,你要學會(hui) 跟別人合作,解決(jue) 問題的方式應該是在準備環節跟自己的隊友充分溝通材料做演練,而不是現在去替他說。
所以,真正的教育,應該是在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成為(wei) 一個(ge) 更有同理心、更能換位思考、人格更完整的人。一個(ge) 人的思辨力也並不是說一定要體(ti) 現在唇槍舌戰上,也要體(ti) 現在他的為(wei) 人處事和換位思考上。
這些能力折射著生活智慧,或者叫street smart,這才是孩子需要長線發展的能力。在“雙減”政策之後,我覺得家庭要把教育側(ce) 重點放到那些能幫助挖掘孩子身上光芒的事情上,讓孩子的思路開闊,情緒感情得到釋放,回歸到生活。
就像我18歲到美國,遇到的美國同學,每一個(ge) 都那麽(me) 有張力,眼裏有光,大方得體(ti) 。
這些都是單一學科學習(xi) 給不了孩子的。能給孩子這些的,是通過生活日常,學會(hui) 生活。比如說我就很喜歡逛市場,我認識一個(ge) 貝殼攤主就特別會(hui) 推銷他的貝殼,她不僅(jin) 賣貝殼還會(hui) 把每一種貝類的烹飪方式跟我詳細介紹,甚至邀請我周末跟她一起去海鮮市場進貨。因此我一直特別想帶著孩子們(men) 去逛逛市場,去感受真實的人間煙火氣,也腳踏實地掌握街頭智慧。沒有誰永遠隻跟精英打交道,接地氣才是最重要的。不要把孩子關(guan) 在象牙塔裏,要把孩子置身於(yu) 大時代裏和真實的生活裏,通過與(yu) 社會(hui) 的鏈接構建自己的智慧。
所以,我覺得下一個(ge) 階段,孩子們(men) 最重要的就是要在現實中進行思辨通識教育。
思辨
社會(hui) 的七大罪惡:沒有原則的政治;沒有道德的買(mai) 賣;沒有良知的享樂(le) ;沒有勞動的財富;沒有品格的知識;沒有人性的科學;沒有犧牲的宗教。
——弗雷德裏克.唐納森
在這個(ge) 人人都是一個(ge) 星球,人人都可以發聲的時代,信息本身的價(jia) 值其實是有限的,最有價(jia) 值的是你能辨別這些信息。
比如說麵對WYF這樣的事件,我們(men) 首先要教會(hui) 孩子的是不要傳(chuan) 播非官方確認的信息,接下來是讓孩子學會(hui) 如何甄別。
想要甄別狀況,第一要把事情的脈絡梳理清楚。比如說,第一輪警情通報的時候,出現了一個(ge) 兩(liang) 頭吃的騙子,大家以為(wei) 這件事就結束了。各種YXH甚至開始發一些消息稱都美竹在醫院裏被警察帶走……但隨後第二波警情通報,反倒再一次反轉。這都是水落石出需要經曆的過程。要學會(hui) 耐心冷眼旁觀,在喧囂的輿論場裏保持冷靜,這樣才能把握相對準確和合適的方向。
在搞清楚基本事實之後,才能談從(cong) 哪些方麵去點評。像WYF事件,當然可以從(cong) 性別角度去討論,一方麵,女性幫助女性才真正維護了很多弱勢的權益,但也有一些女性在這一事件發展過程中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比如馬薇薇、六六,她們(men) 的言論又是站在何種立場呢?這些都是值得學生思考的點。還可以思考的角度包括法律,比如說入刑的邊界年齡等……
甚至還可以拓展一點,有人提議用WYF換孟晚舟?這就會(hui) 涉及到外交博弈。中美之間的貿易問題,最後牽扯到了那麽(me) 多的方方麵麵,居然還能扯進來一家英國的銀行和加拿大的政府。這些都是思辨思考的範疇。
通識
我覺得通識教育應該分兩(liang) 步走。
第一步是係統涉獵各個(ge) 領域的知識,政治、外交、商業(ye) 、科技、文化、教育等不同範疇都應該有一些基本麵的理解。但這種知識的學習(xi) 應該要與(yu) 學科學習(xi) 不同,還要符合孩子的理解能力。
比如說,我們(men) 在講國際貿易這樣大的話題的時候,我們(men) 要先跟小孩講一個(ge) 小故事。
小繆在芝麻村賣西瓜,10塊錢一斤,生意甚是紅火,每天都能掙個(ge) 幾百塊。最近,小繆的西瓜生意突然受到了影響,他發現本來所屬於(yu) 西瓜村的小思把自己村的西瓜運輸到芝麻村來賣。西瓜村盛產(chan) 西瓜,所以因此得名。西瓜村的西瓜價(jia) 格便宜,隻賣8塊錢一斤,比小繆賣的西瓜便宜了不少,小繆的西瓜鋪前門庭冷落,他實在氣不過,就去找芝麻村長理論。
小繆:“芝麻村長,我們(men) 芝麻村和西瓜村井水不犯河水,那個(ge) 西瓜村的小思把自己村的西瓜運過來賣,您得出來評評理,不然我們(men) 自己芝麻村自種的西瓜都賣不出去了,我這西瓜鋪子也得倒閉了。”
芝麻村長:“你別急,容我去會(hui) 會(hui) 西瓜村的小思。”
芝麻村長來到小思的西瓜攤子前,看到小思的生意非常火爆,大排長龍。
他走上前去問了小思:“你這西瓜賣8塊錢一斤,難道不虧(kui) 本嗎?”
小思笑著說:“我們(men) 西瓜村盛產(chan) 西瓜,夏天西瓜堆積如山,都吃不掉,我這進貨加運輸的成本也沒多少,賣8塊還是有得賺嘞。”
芝麻村長回家後召開了村委大會(hui) ,為(wei) 了保證本地瓜農(nong) 和西瓜鋪的收益,他們(men) 決(jue) 定向外來村子來芝麻村賣東(dong) 西的人征稅30%。芝麻村長調查了一番,發現西瓜村的西瓜賣6塊錢一斤,考慮到運輸費,小思運來的西瓜成本大約7塊左右,芝麻村長給小思征稅30%,所以小思如果來芝麻村賣西瓜需要交給芝麻村7×30%=2.1,也就是2.1元的稅費,小思的成本一下子上升到了9.1元,小思要保證原本的利潤就不得不抬高自己的價(jia) 格,他隻能賣11塊一斤。於(yu) 是小繆的生意慢慢有了好轉。
故事講好了之後,要給孩子提個(ge) 問題,讀完小麵的小故事,請你分別站在小繆的角度和小思的角度去思考芝麻村長征稅的這個(ge) 舉(ju) 動究竟對不對?
這之後,才能引出相關(guan) 的概念,站在小繆的角度,芝麻村長通過征稅讓小思不得不提高了西瓜的價(jia) 格,讓小繆有生意可做;站在小思的角度,小思好不容易發現商機向芝麻村運來又好吃又便宜的西瓜,但是芝麻村長為(wei) 了保護芝麻村本身的利益,向他征稅,使得他不得不提高價(jia) 格,西瓜自然變得沒有之前那麽(me) 暢銷了。甚至可以進一步放大到,中美貿易戰語境中,去討論收稅。
這才是符合孩子認知的通識教育,才是能下沉到小學階段的通識教育。
在每個(ge) 領域掃過一遍之後,還要學會(hui) 跨板塊的思考。比如說自由自律這個(ge) 概念,在社會(hui) 學、法律裏麵都會(hui) 有不同的意義(yi) ,孩子要在這些比較學習(xi) 中體(ti) 會(hui) 差別,提高自己對知識認識的敏感度。
讀新聞和思辨通識教育
最近在開奧運會(hui) ,也勾起了我對自己的很多關(guan) 於(yu) 體(ti) 育賽事的回憶。
1996年,我7歲,第一次正經看奧運會(hui) ,那屆奧運會(hui) 是在亞(ya) 特蘭(lan) 大召開的。我看看奧運的時候就在想,中國作為(wei) 一個(ge) 自行車大國,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騎自行車的比賽裏老是騎不過別人呢?後來我到美國上大學的時候,還特別去亞(ya) 特蘭(lan) 大看了一下當時的運動館,包括它給城市帶來的影響和痕跡。
沈陽五裏河體(ti) 育場曾是中國足球的“福地”。2001年10月7日晚,中國男足在這裏改寫(xie) 曆史——1比0戰勝阿曼隊後首次晉級世界杯決(jue) 賽圈。
2001年7月13號那天,“小升初”成績公布,我知道我以前十的成績考上了當地最好的初中,本來就非常激動,到了晚上的時候,看北京申奧的直播,薩馬蘭(lan) 奇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拿下了2008年奧運會(hui) 的舉(ju) 辦權,我更是激動地在電視機前跳了起來。這個(ge) 種子激發了小小的我去調研我們(men) 申奧曆程的想法。後來我通過一些文件了解到1993年9月23日,在摩納哥的蒙特卡洛,北京以2票之差落敗於(yu) 澳大利亞(ya) 的悉尼,與(yu) 2000年奧運會(hui) 舉(ju) 辦權擦肩而過的原因,其實是柏林被淘汰後,原本投給柏林的票在最後一輪基本都轉投了悉尼,這些都是申辦奧運會(hui) 裏的外交博弈。
奧運會(hui) 除了體(ti) 育賽事,它也牽扯了很多世界組織。我小的時候從(cong) 這些組織也會(hui) 關(guan) 注到其他的新聞事件,比如2001這一年我印象就很深刻,除了國足出線,那一年,中國也終於(yu) 結束了最後一輪WTO的談判,加入到世貿組織。2001中國APEC峰會(hui) 也讓人記憶猶新,世界各國領導人都一水的唐裝出現在上海。
我覺得,我這些對新聞熱點的關(guan) 注,都是給未來埋下的種子,一直牽引我走上了國關(guan) 之路。帶著這些那些的問題,我走進了國關(guan) 專(zhuan) 業(ye) ,走進了非洲,我才明白,都是隻有文明達到了一定高度才能去實現一些突破。像今天的非洲,無論有多好的草原和湖泊,沒有太多人懂怎麽(me) 樣去運營一個(ge) 賽事,他們(men) 就是辦不出來有全球知名度的頂級戶外賽事,而這些都需要一個(ge) 知識儲(chu) 備不斷提升的過程。
所以,讀新聞可以引導人思考,提高思辨力。
此外,看新聞也能提升一個(ge) 人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快速打開知識麵。
我從(cong) 南外中流水準去了美本讀了國際關(guan) 係這種超級文科之後,是如何扛得下成山的閱讀要求的,又是如何扛到了大四甚至可以在學校的寫(xie) 作中心幫助美國人改論文的,還有是如何熬過那些沒讀完或者壓根沒讀過卻硬著頭皮參與(yu) 課堂討論的日子,其實都是跟之前讀新聞有關(guan) 。
讀不完全文,可以讀摘要,劃重點,把最精彩最核心的內(nei) 容掃完,其他的內(nei) 容嘛,就隨緣吧!換句話說,如果你來不及念完幾百頁艱深晦澀的文獻,或者壓根都沒辦法買(mai) 齊老師布置的一整張A4紙的書(shu) 籍清單(對,沒錯,美國買(mai) 書(shu) 很貴,物流還不如中國快),那麽(me) 最快的方式就是去讀一下這本書(shu) 的摘要,查一下作者的信息和作品的背景。
雖然Wikipedia不是一個(ge) 正規的學術引用來源,但是從(cong) 類似Wikipedia的知識性平台上快速、高效地獲取框架性、概括性的信息,知道一本書(shu) 講了什麽(me) ,作者為(wei) 什麽(me) 要寫(xie) 這部作品,以及它背後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影響,都是“讀不完但臨(lin) 時抱佛腳”的好幫手。如果還能再去Amazon上看看書(shu) 評,了解專(zhuan) 業(ye) 和業(ye) 餘(yu) 的評論家都是怎麽(me) 解讀這部作品的,那麽(me) 恭喜你,課堂上被教授點到發言將一點都不慌。
這就是讀新聞教會(hui) 我的抓重點的能力。
我遇到的很多孩子特別缺乏這種觀察能力和敏感度。比如說,我問“最近一周你觀察到了什麽(me) ”,很多孩子都回答不出個(ge) 所以然。這都是信息獲取不全麵或者信息處理能力不夠的一種表現。
而現在無論是頂尖美本,還是體(ti) 製內(nei) 升學,都要求你對周圍的大環境小環境要有足夠的敏感度和複合理解力。比如說做一款遊戲,你隻懂技術,你是設計不出來一個(ge) 符合生活常識的遊戲的,更不要提如何打動人心,隻懂技術也沒有辦法去銜接各個(ge) 部門的合作。而這些能力從(cong) 高三開始培養(yang) 是來不及的,要從(cong) 小時候點滴積累。
所以,我覺得讀新聞和思辨通識教育是非常完美的一種結合,而且也是一個(ge) 輕量學習(xi) 重磅積累的過程。
文章轉載自繆思國際教育,作者:芝麻老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僅(jin) 作分享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