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IPEDS數據顯示,英語、曆史、宗教和語言專(zhuan) 業(ye) 的數量自2000年代達到頂峰以來都下降了至少40%。計算機科學、STEM和醫學專(zhuan) 業(ye) 占據了過去屬於(yu) 人文學科的份額。
上周,John Warner突發奇想在推特上寫(xie) 下了這樣的一個(ge) 問題,並由此展開了一項關(guan) 於(yu) 人文學科選擇的調研與(yu) 反思:
“你認為(wei) ,如果大學學費全免的話,會(hui) 有更多人選擇人文類專(zhuan) 業(ye) 嗎?”
讓我(原文作者)先交代一下我的樣本的人群,也就是我twitter的圈子裏都是些什麽(me) 樣的人。
我的twitter圈子裏大部分人他們(men) 要麽(me) 直接與(yu) 教育有聯係,要麽(me) 與(yu) 教育有密切關(guan) 係,其中很多人(像我一樣)都是人文學科的。他們(men) 在整個(ge) 職業(ye) 生涯中直接經曆了人文學科的衰落。
問題的選項有“Yes“”No”“Not Sure”
同時還有一個(ge) 另外的條件是:這個(ge) 問題不需要特別深思熟慮。“更多”的模糊性雖然是非常糟糕的問題設計,加上推特民意調查的方法限製非常嚴(yan) 格,但我可以要求回答“是”的人在回答中給出開放式回答,這樣我就知道為(wei) 什麽(me) 他們(men) 覺得學費全免可以讓人文學科的人數增長。
我當時也並沒有考慮樣本代表性或質疑誠信或類似的問題。我當時就是腦子裏蹦出了這樣的問題,既然我們(men) 現在有推特這樣的機製來與(yu) 世界分享這個(ge) 問題,我就這麽(me) 做了。
我自己對這個(ge) 問題的回答是“不確定”。
顯然,我曾相信,免費的大學可以通過降低學生畢業(ye) 時背負巨額債(zhai) 務的可能性讓人文學科更具吸引力,但其實我從(cong) 過去到現在都對這一主張並不確定。
如果說免除學費可以增加大家選擇人文學科的積極性,那麽(me) 前提一定是大家現在對人文學科是有一定想法的。而如果假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men) 內(nei) 心其實非常想學人文學科,但是因為(wei) 沒有錢交學費,所以他們(men) 沒有選擇;那麽(me)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答案一定是“Yes”。
但如今與(yu) 其說是因為(wei) 擔心債(zhai) 務問題,其實更多學生擔心的是人文學科的專(zhuan) 業(ye) 就業(ye) 問題和收入前景。
回答中,有一些人還指出,在許多情況下,學生在高中時可能擁有的人文相關(guan) 經曆,但是並不會(hui) 對這些學科有想要深入學習(xi) 的想法。簡單來說,就是可能大家其實也真的對人文學科沒什麽(me) 興(xing) 趣。
我認為(wei) ,拜登政府關(guan) 於(yu) 學生貸款減免的行動再一次掀起了關(guan) 於(yu) 大學如何培養(yang) 勞動力以及讀大學所需承擔的經濟成本的討論。
但是,我們(men) 擁有的是如何為(wei) 大學財務的討論的爆發而並不是圍繞專(zhuan) 業(ye) “回報”的討論的爆發。這意味著,盡管學生貸款減免有效減緩了學生們(men) 上學的壓力,但是專(zhuan) 業(ye) 本身帶來的低回報還是讓他們(men) 對人文專(zhuan) 業(ye) 望而卻步。
美聯儲(chu) (Federal Reserve)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五分之二的畢業(ye) 生希望自己選擇了與(yu) 大學專(zhuan) 業(ye) 不同的學習(xi) 領域。人文和藝術專(zhuan) 業(ye) 學生的後悔程度最高。
盡管美聯儲(chu) 的調查中並沒有包含調查關(guan) 於(yu) 這些“遺憾”和“後悔”背後的潛在原因,但《華盛頓郵報》對這篇數據的報道中仍然假設這些“遺憾”和“後悔”顯然是和這些專(zhuan) 業(ye) 的收入潛力有關(guan) 。
我(原文作者)曾在2017年寫(xie) 過一篇文章探討關(guan) 於(yu) 類似的調查報告,我對這類調查中的對大學專(zhuan) 業(ye) 的“後悔”這件事情本身都持一定的懷疑態度,因為(wei) 我認為(wei) 這個(ge) 所謂的“後悔”其實取決(jue) 於(yu) 你什麽(me) 時候問我關(guan) 於(yu) 我自己選擇的專(zhuan) 業(ye) ,我在哪裏上大學,我的專(zhuan) 業(ye) 是什麽(me) ,然後到我在研究生學院學了什麽(me) ,可能這種時候我有資格去承認某種程度的“後悔”。
“遺憾”和“後悔”其實是在要求我們(men) 衡量一條想象中的道路和我們(men) 所經曆的現實,而其實我們(men) 是沒有辦法去想象“如果我沒有選擇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到底是什麽(me) 樣的。那麽(me) 其實我們(men) 就是在用我們(men) 經曆的這麽(me) 多年的現實去和一個(ge) 所謂的“遺憾”和“後悔”這樣空虛的問題去做對比。
也就是說,人文學科專(zhuan) 業(ye) 的學生在這個(ge) 問題上很多人表示“後悔”選擇這個(ge) 專(zhuan) 業(ye) ,這確實表明,無論出於(yu) 什麽(me) 原因,我們(men) 這些擁有這些學位的學生的現實可能並不理想,不論是他們(men) 選擇這個(ge) 專(zhuan) 業(ye) 後發現這些專(zhuan) 業(ye) 枯燥乏味,還是在畢業(ye) 的時候發現自己可能找不到工作。
但是就我個(ge) 人而言,我相信是我的人文學科學位讓我能夠適應快速變化的世界,隻要我有能力,我都會(hui) 向學生們(men) 提出這一案例,但這一案例經常遭到年輕一代人的質疑,他們(men) 告訴我,這些年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
是啊!這才是重點!世界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
這就是為(wei) 什麽(me) 我們(men) 不應該狹隘的隻專(zhuan) 注於(yu) 這些技術專(zhuan) 業(ye) 的內(nei) 容本身,而是在學習(xi) 這些技術專(zhuan) 業(ye) 的同時學習(xi) 如何批判性地思考和去適應不同的環境,這些事情比我們(men) 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本身更加有意義(yi) 。
可他們(men) 仍然持懷疑態度。
到目前為(wei) 止,讀者們(men) 可能已經推斷出我故意隱瞞調查結果,你是正確的。
我這樣做是因為(wei) 我想圍繞我們(men) 提出的關(guan) 於(yu) 教育的問題建立大的問題架構——
我們(men) 應該怎麽(me) 支付大學的費用?
學生應該選擇什麽(me) 專(zhuan) 業(ye) ?
我們(men) 如何確定這筆所謂投資的回報率?
實際上我們(men) 也知道這些問題非常複雜,當我們(men) 問每一個(ge) 問題時,我們(men) 的回答都會(hui) 有很多“啊,再看吧”“可能要考慮一下”“那每個(ge) 人情況不同啊”這樣的因素。
專(zhuan) 門研究“專(zhuan) 業(ye) 選擇”的社會(hui) 學家 Alanna Gills 發了一條推文強調了學生選擇專(zhuan) 業(ye) 時,除去工資之外的的幾個(ge) 主要因素,顯而易見的是,大學畢業(ye) 生的低工資是勞動力市場做出來的決(jue) 定,而不是個(ge) 人做出的選擇。
例如,教師薪酬懲罰又創下新高,教師的薪酬比同等大學畢業(ye) 生低23.5%。
在這樣的市場情況下,一個(ge) 想當老師的學生是否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因為(wei) 他們(men) 將自己的終身工資置於(yu) 低於(yu) 他們(men) 所受教育的水平?而這個(ge) 市場什麽(me) 時候會(hui) 自我修正?這也是個(ge) 問題。
我認為(wei) ,毫無疑問,免費大學可能有助於(yu) 人文學科,但前提是我們(men) 人文學科繼續抵製僅(jin) 憑畢業(ye) 後的工資來判定圍繞專(zhuan) 業(ye) 和投資回報率(ROI)的狹隘討論。
在回答我調查問題的266人中(“你認為(wei) ,如果大學學費全免的話,會(hui) 有更多人選擇人文類專(zhuan) 業(ye) 嗎?”)答案比例細分如下:
是-74.8%
否–8.6%
不確定——16.5%
就我個(ge) 人而言,看到高比例的“讚成票”讓我對未來有一種良好的感覺,即使最近的現在很困難。
對我來說,這表明,主要關(guan) 注人文學科的朋友們(men) 對人文學科的價(jia) 值持有信念,至少他們(men) 相信學生將從(cong) 人文學科領域的專(zhuan) 業(ye) 學習(xi) 中受益,這肯定也是他們(men) 自己的經驗之談。
實現這一現實需要一些努力,但我看到,圍繞關(guan) 於(yu) “大學是什麽(me) ”,“誰應該從(cong) 大學受益”,以及“人們(men) 如何從(cong) 大學受益”,這些事情中大家都存在一些分歧。不過這也可能隻是讓我們(men) 偷偷地通過一個(ge) 更廣泛的信息,了解人文學科所提供的所有不同的東(dong) 西。
對於(yu) 專(zhuan) 業(ye) 的選擇,每個(ge) 人其實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到底是選擇一個(ge) 所謂的“高性價(jia) 比”的專(zhuan) 業(ye) ,還是選擇自己想要學習(xi) 的專(zhuan) 業(ye) ;又或者說這個(ge) 所謂的“性價(jia) 比”應該如何算起;這個(ge) 社會(hui) 我們(men) 到底應該堅持自己還是持續“功利”?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