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大學公布最新CDS數據報告!哥大CDS數據詳細分析

2023年的U.S. News排名於(yu) 9月12日正式發布,學生和家長自然密切關(guan) 注各校的排名變化,而其中最備受關(guan) 注的就是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從(cong) 2022年排名中的第2位暴跌至第18位。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哥大這場排名風波可以追溯至今年二月底,在哥大任職超過20年的數學係教授邁克爾·薩迪厄斯(Michael Thaddeus)發布了一份過萬(wan) 字的文章,指控哥大扭曲了六項指標的關(guan) 鍵數據,包括本科班級規模、教學支出費用和師生比例等等,以提高在U.S. News的排名。

哥大的態度也在幾個(ge) 月間產(chan) 生了巨大的變化 —— 從(cong) 一開始的堅稱數據無誤,到後來主動表示願意退出2023年的U.S. News排名,在尚未完成對薩迪厄斯教授的指控的調查之前,暫不參與(yu) 排名。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而在2023年排名尚未公布前,U.S. News就已經在2022的排行榜中取消了哥大的排名,哥大的排名狀態顯示為(wei) “unranked”,也就是未排名。

在眾(zhong) 人都以為(wei) 2023年排行榜上將不會(hui) 出現哥大的身影之際,哥大教務長於(yu) 9月9日正式承認哥大交給U.S. News的數據的確存在不實的部分,包括班級規模和擁有博士學位的教職員占比數據,主要問題在於(yu) 使用了過期的數據和依賴了不恰當的計算方式。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更重要的是,哥大承諾從(cong) 今開始將每年公布兩(liang) 份Common Data Set(CDS)數據,一份專(zhuan) 注於(yu)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Columbia College)和工程及應用科學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一份專(zhuan) 注於(yu) 通識教育學院(School of General Studies)讓學生和家長可以更公開透明地了解該校。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U.S. News也表示,哥大這次在2023排名中第18的名次是根據聲譽評分、聯邦數據和U.S. News的計算而得出的,並沒有完全采用U.S. News一貫使用的17項指標,主要是因為(wei) 哥大沒有在截止日期前提交所需的數據。

今天老師就帶大家深入看看哥大破天荒公布的CDS數據都有什麽(me) 值得關(guan) 注的部分,文章主要分為(wei) 以下部分:

1、哥大的兩(liang) 份CDS ——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 VS 通識教育學院

2、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與(yu) 通識教育學院的錄取率對比

*附通識教育學院的雙學士/聯合課程簡介

3、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與(yu) 通識教育學院的標化考試/班級表現對比

4、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與(yu) 通識教育學院的申請因素重要性對比

5、具有爭(zheng) 議性的數據對比

A) 擁有博士或該領域最高學位的教職員占比

B) 師生比

C) 班級規模

D) 六年畢業(ye) 率

6、小總結

CDS需要分為(wei) 兩(liang) 份的原因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工程學院 VS 通識教育學院

CDS Initiative是高等教育界數據提供者共同發起的倡議,鼓勵美國大學向大眾(zhong) 公布年度大學相關(guan) 數據報告,包括招生情況、學生背景、入讀率、畢業(ye) 率、教職員情況等一係列重要信息,致力於(yu) 提高大學信息的質量和準確性。

哥大之所以要提供兩(liang) 份CDS,是要充分代表兩(liang) 個(ge) 截然不同的本科生群體(ti) ——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及應用科學學院(以下簡稱工程學院)的學生,以及通識教育學院的學生。

絕大多數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的學生都是直接從(cong) 高中進入大學,可以說無論是入學要求還是整體(ti) 路徑都較為(wei) “傳(chuan) 統”。

至於(yu) 通識教育學院,則是致力於(yu) 為(wei) “非傳(chuan) 統學生”提供教育和服務,包括曾經休學的學生、從(cong) 社區學院轉學的學生和雙學士/聯合課程的學生等等。

一般符合以下條件的申請人才能申請進入通識教育學院:

○  必須曾經休學一年或以上;

○  注冊(ce) 狀態為(wei) 非全日製學生,以兼顧其專(zhuan) 業(ye) 工作,包括專(zhuan) 業(ye) 音樂(le) 家、舞蹈演員、運動員、演員、企業(ye) 家、家長、教師和退伍軍(jun) 人等。

不過,也不是所有通識學院的學生都符合上述的背景,通識學院還提供多種雙學士和聯合學位課程,學生可以以高中生的身份申請,合作院校包括巴黎政治學院、都柏林三一學院、特拉維夫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猶太神學院的List學院,學生會(hui) 在四年內(nei) 獲得兩(liang) 個(ge) 學位。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從(cong) 上述的差異來看,我們(men) 也就不難發現雖然同為(wei)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學生,學生群體(ti) 確實是存在很大的差異 ——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學生的平均年齡為(wei) 20歲,而通識教育學院學生的平均年齡則是27歲;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學生中的99.8%為(wei) 全日製學生,但在通識教育學院則隻有70.1%為(wei) 全日製學生,接近30%的學生是非全日製學生。

這也就是為(wei) 什麽(me) 哥大要分別發布兩(liang) 份CDS,以更好反映不同學生群體(ti) 的情況。

現在我們(men) 來看一下CDS的10個(ge) 板塊分別是什麽(me) :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大學簡介與(yu) 地理位置

入學率與(yu) 畢業(ye) 率

大一新生錄取數據

轉學錄取數據

學術項目與(yu) 政策

學生生活

年度支出

財政援助或助學金

教員與(yu) 班級規模

各科目授予學位

而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與(yu) 通識教育學院在數個(ge) 部分的數據都有所差異,老師挑選了三個(ge) 學生和家長會(hui) 較為(wei) 感興(xing) 趣的側(ce) 重點去進行對比,包括【錄取率】、【標化考試和班級表現情況】,以及【各因素在申請中的重要性】。

錄取率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工程學院 VS 通識教育學院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2020-21申請季,共有60,551人向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提交大一新生入學申請,當中2,355人被錄取,錄取率低至3.89%,而其中有1,560人最終正式注冊(ce) 入讀,入讀率為(wei) 66.24%。

#通識教育學院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2020-21申請季,共有540人向通識教育學院提交大一新生入學申請,當中150人被錄取,錄取率為(wei) 27.78%,最終有81人注冊(ce) 入讀,入讀率為(wei) 54%。

單從(cong) 錄取率來看,通識教育學院的錄取率幾乎比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的錄取率高出 八倍。

除了上文提到的非全日製課程和為(wei) 曾經休學的學生而設的課程,通識教育學院的國際雙學位課程(International Dual Degree Programs)對於(yu) 國內(nei) 學生而言更有參考價(jia) 值,下麵老師就為(wei) 大家介紹一下!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巴黎政治學院雙學士課程

Dual BA Program Between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Sciences Po

2021-22申請季,670人向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巴黎政治學院雙學士課程提交入學申請,有125獲得錄取,錄取率為(wei) 19%。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學生在大一大二階段在法國的巴黎政治學院的校園學習(xi) ,以社學會(hui) 為(wei) 主,可以選擇在Le Harve、Menton、Poitiers或Reims校區學習(xi) ,每個(ge) 校區專(zhuan) 注於(yu) 某一個(ge) 特定地區的社會(hui) 學議題 ——

Le Harve:專(zhuan) 注於(yu) 亞(ya) 洲的社會(hui) 學議題

Menton:專(zhuan) 注於(yu) 地中海國家和中東(dong) 地區的社會(hui) 學議題

Poitiers:專(zhuan) 注於(yu) 拉丁美洲的社會(hui) 學議題

Reims:專(zhuan) 注於(yu) 北美或非洲的社會(hui) 學議題

大二時,學生還可以從(cong) 經濟與(yu) 社會(hui) (Economics and Society)、政治人文(Political Humanities)、政治與(yu) 政府(Politics and Government)三個(ge) 方向中選其一,進行更集中的進階學習(xi) 。

大三大四階段,學生將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校園上學,有8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和主修方向可選,從(cong) 畢業(ye) 時將獲得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和巴黎政治學院兩(liang) 所學校的兩(liang) 份學士學位證書(shu) 。

申請人需要通過哥大-巴政官網的申請係統申請(不能通過Common App申請),所需材料包括高中成績、SAT/ACT標化成績(可選)、英語考試成績(國際生適用)、申請文書(shu) 和兩(liang) 封推薦信,且設有線上麵試。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都柏林三一學院雙學士課程

Dual BA Program Between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Trinity College Dublin

2021-22申請季,385人向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都柏林三一學院雙學士課程提交入學申請,有101人獲得錄取,錄取率為(wei) 26%。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學生在大一大二階段在愛爾蘭(lan) 的都柏林三一學院校園學習(xi) ,可選專(zhuan) 業(ye) 包括數學、電影、歐洲研究、神經科學、哲學等多個(ge) 範疇。

大三大四階段,學生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校園上學,有8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和主修方向可選,畢業(ye) 時將獲得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和都柏林三一學院兩(liang) 所學校的兩(liang) 份學士學位證書(shu) 。

申請人需要通過哥大-都柏林三一官網的申請係統申請(不能通過Common App申請),所需材料包括高中成績、SAT/ACT標化成績(可選)、英語考試成績(國際生適用)、申請文書(shu) 和兩(liang) 封推薦信,且設有線上麵試。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特拉維夫大學雙學士課程

Dual Degree Program Between Tel Aviv University and Columbia University

2021-22申請季,143人向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特拉維夫大學雙學士課程提交入學申請,有61人獲得錄取,錄取率為(wei) 42%。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學生在大一大二階段在以色列的特拉維夫大學校園學習(xi) ,可選專(zhuan) 業(ye) 包括心理學、文學、哲學、數字文化與(yu) 通信等多個(ge) 範疇。

大三大四階段,學生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校園上學,有80多個(ge) 專(zhuan) 業(ye) 和主修方向可選,畢業(ye) 時將獲得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和特拉維夫大學兩(liang) 所學校的兩(liang) 份學士學位證書(shu) 。

申請人需要通過哥大-特拉維夫官網的申請係統申請(不能通過Common App申請),所需材料包括高中成績、SAT/ACT標化成績(可選)、英語考試成績(國際生適用)、申請文書(shu) 和兩(liang) 封推薦信,且設有線上麵試。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JTS聯合學位課程

JTS Joint Program

官網暫未明確說明往年錄取情況,課程簡介如下:

List學院是猶太神學院(The Jewish Theological Seminary)的本科學院,位於(yu) 紐約市,與(yu)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聯合舉(ju) 辦的本科課程為(wei) 學生提供嚴(yan) 格的文科和猶太研究教育。

學生在猶太神學院主要專(zhuan) 注於(yu) 猶太研究的課程,可選的主修專(zhuan) 業(ye) 包括:古代猶太教、希伯來聖經與(yu) 解讀、猶太曆史、猶太文學、猶太性別與(yu) 婦女研究等等,而在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的課程則側(ce) 重於(yu) 文理教育(Liberal Arts and Sciences)。

申請人需要通過Common App向List學院提交入學申請,材料包括補充文書(shu) 、高中成績單、推薦信、標化考試成績和英語成績(國際生適用)等等,List學院會(hui) 與(yu)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共享申請材料,共同進行錄取決(jue) 定。

哥倫(lun) 比亞(ya) 大學同時也跟香港城市大學共同推行聯合學位課程(CityU Joint Degree),但申請人必須為(wei) 香港城市大學的注冊(ce) 入讀學生,在此就不作詳述。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選擇申請通識教育學院雙學士/聯合課程的學生無法同時申請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同時在近三年內(nei) 被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拒絕過的學生也不能申請雙學士項目。

學生隻能選擇國際雙學士項目的其中一個(ge) 進行申請,不能同時申請。

標化考試/班級表現情況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工程學院 VS 通識教育學院

自新冠疫情開始以來,哥大一直實施標化考試可選政策(Test-Optional Policy),申請人可以自行選擇是否提交SAT/ACT成績。我們(men) 先來看一下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的情況: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2020-21申請季,獲得錄取並正式入讀大一的新生中,有683人在申請過程中提交了SAT成績,占比為(wei) 44%,453人提交了ACT成績,占比為(wei) 29%。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而在具體(ti) SAT/ACT成績方麵,在提交了SAT的大一新生當中,超過75%的學生SAT考到了1490以上,超過25%的學生SAT考到了1560分以上。

在提交了ACT的申請人當中,超過75%的學生ACT成績在34分以上,超過25%的學生ACT成績為(wei) 35分以上。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在班級表現方麵,在獲得錄取並正式入讀大一的新生中,有27.4%在申請過程中提交了自己的班級排名,而在這些學生當中,排名為(wei) 班級前10%的占比達到95.7%,排名為(wei) 班級前25%的占比達到98.4%,排名為(wei) 班級前50%的更是100%。

#通識教育學院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現在再來看看通識教育學院的情況,2020-21申請季,獲得通識教育學院錄取並正式入讀大一的新生中,有21人提交了SAT成績(占比為(wei) 26%),有14人提交了ACT成績(17%)。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在提交了SAT的大一新生當中,超過75%的學生的SAT分數在1340或以上,超過25%的學生SAT分數達到1510或以上。

在提交了ACT的大一新生當中,超過75%的學生的ACT成績為(wei) 32分或以上,超過25%的學生ACT成績在34分或以上。

通識教育學院沒有公布提供了高中班級排名信息的學生的具體(ti) 數據。

單從(cong) 標化考試成績表現來看,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的生源比通識學院的似乎更有競爭(zheng) 力,75%的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的大一新生SAT考到了1490以上,相比而言75%的通識教育學院的大一新生SAT在1340以上。

各因素在申請中的重要性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工程學院 VS 通識教育學院

哥大在CDS中明確表示了不同的學術和非學術因素在申請中的重要程度,有趣的是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與(yu) 通識教育學院的側(ce) 重點還是有較大的差異的,老師下麵就來帶大家看看: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 非常重要:高中成績記錄、班級排名、GPA、申請文書(shu) 、推薦信、課外活動、性格/個(ge) 人特質

○  重要:特長/能力

○ 予以考慮:標化考試成績、麵試、第一代大學生、校友關(guan) 係、居住地、種族、誌願者活動、工作經曆

○ 不考慮:所屬州、宗教信仰、申請人對項目的興(xing) 趣程度

#通識教育學院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  非常重要:高中成績記錄、GPA、標化考試成績、申請文書(shu) 、麵試表現、性格/個(ge) 人特質、第一代大學生、工作經曆、申請人對項目的興(xing) 趣程度

○  重要:班級排名、推薦信、課外活動、特長/能力、種族

○  予以考慮:校友關(guan) 係、居住地、所屬州、誌願者活動

○  不考慮:宗教信仰

老師抽取了幾個(ge) 比較值得關(guan) 注的差異:

通識教育學院比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更重視麵試表現,且更重視工作經曆,這可能是因為(wei) 通識教育學院招收更多背景各異的非傳(chuan) 統學生(曾休學、非全日製的專(zhuan) 業(ye) 人士等等),而相比起來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一般招收的都是高中生,因此工作經曆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比通識教育學院更重視班級排名、推薦信和課外活動,這大概是因為(wei) 這三個(ge) 要素確實是很多美國大學用來衡量高中生的能力和潛力的“傳(chuan) 統因素”,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如此重視申請人在這些方麵的表現也就不足為(wei) 奇。

看完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與(yu) 通識教育學院在各個(ge) 指標上的差異後,我們(men) 再來看一下哥大此前備受爭(zheng) 議的一些指標數據,看薩厄迪斯教授的指控是否屬實:

擁有博士學位的教職員占比

與(yu) CDS上的數據不同,哥大之前提供給U.S. News的數據表明他們(men) 100%的校內(nei) 全職教師都擁有博士學位或在該領域能獲得的最高學曆,遠超94%的普林斯頓大學、93%的耶魯大學、91%的麻省理工學院和91%的哈佛大學。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從(cong) 上圖可見,CDS數據顯示哥大1,598名全職教職員中,有1,523名擁有博士學曆或在該領域能獲得的最高學曆,比例大概是95.3%,最高學曆為(wei) 碩士學位(並非在該領域中能獲得的最該學曆)的全職教職員有34名,而最高學曆為(wei) 學士學位的全職教職員有37名,最高學曆未知的則有4名。

由此可見,哥大實際上擁有博士學位或在該領域能獲得的最高學曆的全職教職員比例確實達不到其之前聲稱的100%,薩迪厄斯教授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

不過即便比例並非100%,而是95.3%,哥大在擁有博士學曆或在該領域能獲得的最高學曆的全職教職員占比這項指標相比剛剛提到的普林斯頓、耶魯、MIT和哈佛確實是略勝一籌。

師生比

另一項曾經受到薩迪厄斯教授質疑的指標就是師生比,不過哥大這次在CDS中提供的數據仍然與(yu) 早前發布的維持一致 —— 按照8,393名學生1,370名全職教職員的數字,師生比得出為(wei) 6:1。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全職教職員的計算把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Columbia Engineering和School of the Arts的教職員也算進去了,因為(wei) 這些學院的教職員同時教授本科生和研究生。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班級規模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老師把具體(ti) 的占比列在下方:

班級規模在2-9人的占比:19.8%

班級規模在10-19人的占比:37.4%

班級規模在20-29人的占比:19.5%

班級規模在30-39人的占比:5.7%

班級規模在40-49人的占比:3.2%

班級規模在50-99人的占比:8.8%

班級規模在100人或以上的占比:5.6%

也就是說,20人以下的班級占比約57%,25人以下的班級占比約74%,30人以下的班級占比約77%,多於(yu) 50人的班級占比約14.5%。

對比哥大此前提供的數據,也就是20人以下的班級占82.5%,以及隻有8.9%的班級多於(yu) 50人,可以說是相差甚遠。

六年畢業(ye) 率

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2015年入學的大一學生,六年畢業(ye) 率達到95% —— 也就是說有95%的學生在六年內(nei) 從(cong) 本科畢業(ye) 。

如果再深入拆解數據的話,我們(men) 可以看到對於(yu) 獲得佩爾助學金(Pell Grant;政府對貧困學生的補貼)的學生來說,六年畢業(ye) 率為(wei) 93%,而沒有獲得佩爾助學金的學生的六年畢業(ye) 率為(wei) 96%。

哥大排名暴跌的背後…原來想增加被哥大錄取的幾率還有這種辦法?

在畢業(ye) 率數據方麵,CDS的數據與(yu) 哥大之前提供的數據差異不是很大,之前的版本表示96%的哥大本科生在六年內(nei) 畢業(ye) 。95%獲得佩爾助學金(政府對貧困學生的補貼)的本科生在六年內(nei) 畢業(ye) ,而沒有獲得佩爾助學金的本科生的六年畢業(ye) 率是97%。

小總結

經過排名風波後,哥大願意公開CDS數據對學生和家長而言也是好消息,所有大學相關(guan) 的數據都一目了然,學生和家長可以根據需求去查閱自己感興(xing) 趣的數據,比如畢業(ye) 率、師生比、生源情況等等。

兩(liang) 份針對哥大特定學院的CDS也為(wei) 學生和家長在具體(ti) 擇校時提供了非常有意義(yi) 的線索 —— 從(cong) 上文我們(men) 可以了解到通識學院的錄取率(27.78%)整體(ti) 來說比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3.89%)要高出不少,從(cong) 學生提交的標化考試分數分布也反映出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申請人的分數整體(ti) 更高,側(ce) 麵反映競爭(zheng) 更“卷”。

對於(yu) 背景稍為(wei) 普通一些的高中生來說,選擇通識學院這條賽道也未嚐不是一種策略,且國際雙學位課程允許學生在哥大以外的其他學府進行兩(liang) 年的學習(xi) ,在開闊視野和吸收知識的層麵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

不過上文也提到,申請通識學院的學生不能同時申請哥倫(lun) 比亞(ya) 學院和工程學院,相當於(yu) 是“二選一”的情況,因此學生和家長還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興(xing) 趣去慎重決(jue) 定申請策略。

哥大CDS網站:https://opir.columbia.edu/understanding-columbias-common-data-set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鮑登學院和東北大學所成立4+1計算機本碩連讀項目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