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本升學中,申請者的競爭(zheng) 池裏主要可以分為(wei) 三大類群體(ti) ,分別是美國的本土學生、美高學生以及我們(men) 中國學生。
而SAT作為(wei) 美國大學的入學考試,這三類學生都是考試中的主力軍(jun) ,都需要獲得SAT考試成績,以此作為(wei) 申請美國名校的敲門磚和利器。
其實這三個(ge) 群體(ti) 是不同教育體(ti) 係下的縮影,那麽(me)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疑惑過:
在不同教育的背景、不同的地區下,各類考生在SAT考試中會(hui) 有什麽(me) 不同的表現嗎?
究竟哪一類考生會(hui) 更容易在被稱為(wei) “美國高考”的SAT中考出高分呢?
其實關(guan) 於(yu) 這個(ge) 問題,早有答案。
CB官方每年都會(hui) 發布SAT的全球考生成績報告,亞(ya) 裔考生的SAT成績優(you) 於(yu) 全球水平,大幅度領先美國本土學生,而且這個(ge) 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
亞(ya) 裔學生整體(ti) SAT成績 大幅度領先美國本土考生
根據《2021年SAT全球成績報告》來看,全球考生的平均分是1060分,這個(ge) 數據包括了亞(ya) 非拉考生和美國本土考生。
亞(ya) 洲考生的平均成績是1239分,遠遠超出全球水平。
從(cong) 具體(ti) 細分的地區來看,分數上也是大幅度領先美國本土考生的,分差都是以100分起步。
閱讀和數學的單項均分優(you) 勢也是很明顯,都是位於(yu) 所有地區最Top,有78%的考生達到或者超過大學的基準線。
特別是數學,亞(ya) 洲考生表現非常好,和排名第二的地區分差有91分。
母語是否為(wei) 英語對SAT的成績影響不明顯
CB官方特別列出了一個(ge) 母語和其他語言的考生成績對比。
由下圖中可以看到,母語為(wei) 英語考生的平均分時1078分,英語和其他與(yu) 語言的為(wei) 1058分,其他語言的為(wei) 1072分。它們(men) 之間的成績相差不大,分差較小。
值得一提的是母語為(wei) 英語以及其他英語的SAT平均分隻相差6分。
1400-1600分數段亞(ya) 洲考生是高分內(nei) 卷之王
在高分段的表現,不同地區的考生差距非常大。
在1400-1600分數段,亞(ya) 洲考生比例最高,達27%,像美國地區的考生隻占了1%。這個(ge) 差別可不是一星半點。
從(cong) 成績報告來看,我們(men) 可以判斷即便母語是英語的美國本土考生,在SAT考試中的優(you) 勢並沒有特別突出,反而亞(ya) 裔考生的成績更勝一籌。
為(wei) 什麽(me) 在SAT考試中 亞(ya) 裔考生成績更好
家長和同學們(men) 是不是也非常驚訝,母語是英語的學生,SAT成績居然考得還差?
按道理來說,美國本土學生、和接受美國教育的美高生,在考試中沒有語言差,並且具有一定的美國知識背景,應該更具有優(you) 勢。
但結果卻恰恰相反,中國考生在麵對語言門檻,缺乏異國知識背景下,考試難度應該是更高,卻考得更好,這是為(wei) 什麽(me) 呢?
小編專(zhuan) 門探索了一下這個(ge) 問題,中國考生作為(wei) 亞(ya) 裔考生中的一個(ge) 大群體(ti) ,我們(men) 的情況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參加SAT考試的中國考生是已經過一定的“篩選”
在中國來說,會(hui) 選擇去參加SAT考試,有海外名校升學想法的家庭,一般經濟環境較為(wei) 良好,此類家庭會(hui) 更注重孩子的教育培養(yang) 。
從(cong) 小就開始接觸各種英語、奧數的補習(xi) 班,這類孩子的學習(xi) 能力、語言能力都非常優(you) 秀,素質能力非常全麵。
可以說參加SAT的中國生源都很優(you) 質,是經過了一定的“篩選”,並且在中國教育環境的浸染下,整體(ti) 的應試能力也非常優(you) 秀。
相比之下,在美國學生升學體(ti) 係中,SAT考試並不是一個(ge) 可選項,而是一個(ge) 必選項。
美國考試的生源質量有高有低,考出來的成績參差不齊,因此平均分反而沒有中國考生表現好。
數學優(you) 勢明顯
無論是從(cong) 考試報告的數據,還是在日常的學習(xi) 備考中,我們(men) 經常聽到一種觀點:SAT的數學對於(yu) 中國考生來說相對簡單。
實際情況,確實如此。
2014年2月18日,《獨立報》曾發表《教育大臣特拉斯將前往上海,尋找數學成功背後的秘密》一文。文中詳細記錄了特拉斯對於(yu) 中國數學成績的羨慕。
當時,經濟合作與(yu) 發展組織公布了2012年國際學生評估計劃 (PISA) 研究,全球有超過100萬(wan) 15歲的青少年參與(yu) 了這個(ge) 項目。
結果,英國以494分的數學平均分排名第26位,遠遠落後於(yu) 亞(ya) 洲國家。而上海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為(wei) 613分,位居榜首。
英國當時覺得自己國家的數學教育水平實在太糟糕了,因此特意帶團來到上海,走訪了上海各個(ge) 大學、中學和小學.
回到英國後,特拉斯說:“上海是世界上數學成績最好的地方——他們(men) 的成績遙遙領先。”
此後英國把上海的數學教材一字不差地翻譯成中文,引進使用,這套教材被稱為(wei) 《真正上海數學》
在別的國家的教學中,其實根本連“九九乘法表”是什麽(me) 都不知道,我們(men) 所學的數學難度是超過美國同等年齡在學的知識。
因此SAT數學部分是中國學生的一個(ge) 強項,也是非常容易拉開分差的項目。
“中國上十天課 能在美國頂一年”
以往我們(men) 總說國外的教育模式先進,但其實在國外看來,中國的教育模式也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學習(xi) 的地方。
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穀愛淩”這個(ge) 名字了,除了她的運動天賦被大家所關(guan) 注外,最為(wei) 人津津樂(le) 道的,還有就是她以SAT1580分的高分被斯坦福所錄取。
對於(yu) 為(wei) 什麽(me) 穀愛淩在這麽(me) 忙的同時,還能取得如此優(you) 秀的成績。她媽媽穀燕接受采訪時表示:
從(cong) 穀愛淩兩(liang) 歲開始,穀燕每年都會(hui) 帶她會(hui) 中國待至少兩(liang) 個(ge) 月。在中國的時候就發現,其他小朋友很早就開始上奧數班,因此穀愛淩也在加入了奧數補習(xi) 大軍(jun) 中。
也正因為(wei) 這段經曆,給穀愛淩的數學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她的數學成績在美國學校中一直是第一名,甚至還打破過學校的數學考試記錄。
後來在每年暑假,穀燕都會(hui) 帶穀愛淩回到北京,然後去海澱黃莊上課外輔導班。
穀燕曾這樣說:“來中國上十天課,能在美國頂一年”。
從(cong) 穀愛淩的學習(xi) 經曆我們(men) 可以看出,中國教育有它獨特的優(you) 勢。
SAT雖然是一項學術能力考試,但同時也是一項硬件考試,解題的規律和技巧是有跡可循的。
恰恰在中國的教育中,是非常擅長把考試題目進行研究和總結,對考察的能力剖析後,找出答題的規律和做題技巧。
即便在SAT這種講究批判性思維的考試中,中國考生也能迅速進行能力遷移,很快從(cong) 考題中理解到出題人的意圖以及考察的能力,找到對應解題方式。
看到這裏,就會(hui) 有家長發出疑問:
雖然對於(yu) 一項考試來說,成績很重要,但是我們(men) 真的有必要追求1500+的高分嗎?
一直追求分數不就變成“唯分數論”,忽視在學習(xi) 過程中的能力培養(yang) 了嗎?
SAT考試中 真的要追求1500+的分數嗎
我們(men) 今天之所以想要討論這個(ge) 話題,是因為(wei) 一直以來,SAT都被稱為(wei) “美國高考”,和中國高考所對應。 它們(men) 兩(liang) 者有什麽(me) 不一樣,這一點有很多人在討論。 大家討論最熱烈的就是美國的教育體(ti) 係更能體(ti) 現學生全麵的綜合能力,批判性思維,是走“能力派”路線。 而中國的教育體(ti) 係則更偏向應試教育,學生隻會(hui) 考試拿高分,缺乏自己的思考,是“應試派”。
因此就會(hui) 出現“唯能力論”和“唯應試論”兩(liang) 大陣營,經常爭(zheng) 論孰優(you) 孰劣。
那麽(me) SAT作為(wei) 一項學術能力水平的參考指標,真有必要追求1500+,甚至是滿分的目標嗎?
在這裏必須明確的告訴大家,有這個(ge) 必要!
說到底,SAT就是一項考試。無論是美國本土學生,還是中國考生,都需要用SAT分數去向招考官證明自己有多優(you) 秀。
最終我們(men) 的落腳點還是來到:SAT如何才能考更高分。
包括我們(men) 想要申請的美國一流名校,他們(men) 怎麽(me) 判斷這個(ge) 申請學生的學術能力達不達標,夠不夠格,還是要看SAT的成績。
美國Top30名校內(nei) 卷上天
在美本申請中,大家都有一個(ge) 共識,SAT超過1500+是申請美國Top30學校最低門檻。
隻有超過1500+以後,學生才能預測通過申請文書(shu) 等其他方麵提升自己錄取的可能性,否則僅(jin) 靠文書(shu) 或者活動彌補SAT的低分可能性不大。
在2021的的SAT成績報告中,1400-1600分的區間,全球考生隻占了8%的比例。
中國考生一般的成績區間集中在1400-1500左右,想要進一步突破1500+就有難度。
是不是以為(wei) 自己的的成績一看在8%的優(you) 秀人群區間就覺得這波申請穩了?並不是的。
近期2023年U.S.News全美最佳綜合性大學的排名出爐,我們(men) 來看看美國Top30學校的被錄取學生的SAT成績分數段的分布情況。
*表格內(nei) 容為(wei) 2021fall數據
*根據U.S.News2023年綜合性大學排名整理
下麵是Top30名校對標化成績的要求,以及被錄取學生的中位數。
*表格內(nei) 容為(wei) 2021fall數據
*根據各學校官網數據整理
可以發現幾乎90%的學生成績分數段都在1400-1600分區間,在錄取率不高的情況下,1400分的申請成績顯然是不夠的。
美國Top30的名校本身,對申請者的標化成績就有一定要求。如果僅(jin) 僅(jin) 是1400分,絕大部分名校的門摸都摸不著,更不要說向招考官展示自己的文書(shu) 、參加的活動信息了。
根據被錄取學生的成績,美國Top30學校被錄取的學生成績中位數在1500+的居多,因此想要申請進入名校,SAT成績在1500+以上才能算是一個(ge) 有競爭(zheng) 力的分數。
高分,是學術能力和考試能力共同作用的結果!
美國高校把SAT作為(wei) 一項學術能力的指標,這個(ge) 指標是有明確的門檻,申請者需要用考試分數去證明自己能否符合美國一流名校教育要求。
這也就是也什麽(me) 在每年的SAT全球成績報告中,會(hui) 有“大學基準線”這一指標,這是CB為(wei) 了讓SAT的分數更有應用價(jia) 值而設立。
簡單來說,這個(ge) 指標就是根據SAT成績,預測學生的大學表現。
因此大家沒必要把“好的學術能力”和“考試考得好”對立起來,高分的底層能力和考試方法同樣重要,它們(men) 並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輔相成,共同作用下才能在考試中拿到高分。
包括我們(men) 家長會(hui) 從(cong) 小培養(yang) 孩子的閱讀能力、語言能力等等,這和我們(men) 孩子長大後,麵臨(lin) 升學,需要考高分並不衝(chong) 突。
因為(wei) 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因此很多名校需要一條能夠客觀、並且被大家所認可的標準去篩選學生,分數就是這樣作用的一道門檻。
隻有在達到名校的成績門檻之後,才能有機會(hui) 和麵試官去溝通交流,進一步去展示自己在應試之外的其他優(you) 秀的學術能力。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