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競賽過程中成員如何分工

進入大學後,處於(yu) 各種原因(交友?鍛煉自己?爭(zheng) 取獎學金?保研?)我們(men) 要參加很多競賽。而在整個(ge) 競賽過程中,很多工作是一個(ge) 人所沒有辦法完成的,即使完成了也不能有很好的效果。《西遊記》中雖然唐僧師徒四人每個(ge) 人都有不足,但最終取經成功,正是分工協作彌補了這個(ge) 不足,所以說分工合作是貫徹始終的。

這可以令每個(ge) 人根據自己的專(zhuan) 長去完成相應的工作,使每個(ge) 部分的工作都能完成地相對盡善盡美。同時,好的團隊氛圍可以使每個(ge) 成員都心甘情願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好工作,工作效率成倍增長。畢竟,一個(ge) 人可以走得很快,而一群人共同協作才可以走得更遠!

那麽(me) ,我們(men) 要具體(ti) 怎麽(me) 做呢?由於(yu) 比賽與(yu) 比賽之間存在差異,雖不能一概而論,但是基本原則都是差不多的,既要有做技術方麵的,也要有做報告介紹方麵的,更要有統籌全局,把握方向的負責人。下麵,老師將以最常見而含金量又較高的數學建模大賽為(wei) 例講解下分工內(nei) 容,供大家參考。

數模團隊三個(ge) 人,一般是分別負責建模、編程、寫(xie) 作。當然編輯的可以建模,建模的也可以寫(xie) 作。這個(ge) 要視具體(ti) 情況來定,但這三樣必須有人擅長,這樣才能保證團隊最大發揮出潛能。這三個(ge) 人中負責建模的人是核心,因為(wei) 建模的人決(jue) 定了整篇論文的思路與(yu) 結構,尤其是模型的選擇直接關(guan) 係到了論文的結果與(yu) 質量。

01、建模+編程+論文寫(xie) 作

成員1:參賽經驗豐(feng) 富,認真研究過優(you) 秀論文,並對模型的建立有較好的理解;

成員2:計算機類專(zhuan) 業(ye) 優(you) 秀同學或計算機愛好者,至少擅長使用matlab,python或lingo等編程工具的一種,可以快速利用算法模板將算法實現;

成員3:有豐(feng) 富的論文排版經驗,擅長繪製圖表,擅長論文排版,擅長搜集數據和查找文獻。

評價(jia) :這種分工可以說是最經典的分工,也是流傳(chuan) 最廣的分工,具有很高的適用性(如果團隊中有兩(liang) 個(ge) 擅長建模的同學和一個(ge) 建模基礎相對薄弱的同學也是適用的)。

在模型建立初期,負責論文寫(xie) 作的同學任務相對較輕鬆,可以幫助建模和編程的同學做一些技術含量較低,較耗費時間的重複性工作,如搜集數據、數據整理等。

最好能全程參與(yu) 建模和編程的討論,一方麵為(wei) 了集思廣益,更重要是為(wei) 了在論文寫(xie) 作時能夠思路清晰地完成大部分的論文,切忌出現負責論文寫(xie) 作的同學在模型建立完備後對模型一無所知的情況。但這種分工方式的劣勢是每個(ge) 隊員任務的針對性比較強,很容易出現隊友之間溝通不到位而導致效率降低的情況。

02、獨立完成建模、編程、寫(xie) 作

成員1:能夠在三天時間裏獨立完整地完成一個(ge) 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實現;

成員2:能夠在三天時間裏獨立完整地完成一個(ge) 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實現;

成員3:能夠在三天時間裏獨立完整地完成一個(ge) 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實現。

評價(jia) :該種分工要求團隊中每個(ge) 人都有一定的建模基礎,並且每人在掌握經典算法的基礎上各自有擅長的幾個(ge) 高級算法,畢竟使用很多高級算法時也要運用到一些經典算法。

適用於(yu) 思路較為(wei) 清晰,顯而易見每一題都要求建立一個(ge) 模型,即要求建立模型數量較多,並且能夠短時間確定算法選擇的題型,可以較大程度的節省時間,最後一起攻關(guan) 難點,論文的重點在於(yu) 模型的建立和優(you) 化。

看似不是很正經但是對於(yu) 特定的團隊有較好的效果,值得一試。

03、確定數據、兩(liang) 人建模、一人寫(xie) 作

成員1:能夠在三天時間裏獨立完整地完成一個(ge) 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實現;

成員2:能夠在三天時間裏獨立完整地完成一個(ge) 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實現;

成員3:能夠在三天時間裏獨立完整地完成一個(ge) 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實現。

評價(jia) :該種分工方式同樣要求團隊中三人都有比較好的建模基礎,並在經典算法都掌握的基礎上有各自擅長的算法,根據所選擇題目和對應算法類型決(jue) 定哪兩(liang) 個(ge) 同學完成編程,另一個(ge) 同學完成論文寫(xie) 作。和第二種分工方式相比,兩(liang) 者各有其優(you) 缺點,下麵進行簡單的對比——

①不同的數學建模競賽對論文和數學模型的側(ce) 重也不盡相同,比如美賽對論文的美觀性要求比較高,國賽相對更加重視模型的優(you) 化,可以根據所參加的競賽的不同而選擇兩(liang) 種分工方式中的一個(ge) ;

②對於(yu) 要求建立模型數量較多的題目,較適合選擇分工方式2,如果兩(liang) 個(ge) 模型就足夠的話,還是應更加注重論文寫(xie) 作;

③分工方式3可以更大程度的將團隊最擅長的部分更好的展現出來。

04、一人建模編程、兩(liang) 人數據處理寫(xie) 作

成員1:參賽經驗豐(feng) 富,認真研究過優(you) 秀論文,並對模型的建立有較好的理解,能夠在三天時間裏獨立完整地完成一個(ge) 模型的建立和算法實現;

成員2:擅長搜集數據,處理數據和論文寫(xie) 作等,任勞任怨;

成員3:擅長搜集數據,處理數據和論文寫(xie) 作等,任勞任怨;

評價(jia) :該種分工適用於(yu) 一個(ge) 團隊大腦+兩(liang) 個(ge) 建模基礎比較薄弱同學的團隊,是很多老建模人都經曆過的,多半是出於(yu) 人情世故才不得已獨自帶隊,如遇這種情形不要放棄,可以體(ti) 驗一把做“大腦”的樂(le) 趣——隻需負責思考與(yu) 分析,剩下的所有勞動交給手腳去做。

總的來說,一次建模三個(ge) 人總的工作量基本都差不多,負責建模的同學所進行的工作雖然是關(guan) 鍵工作,但是也隻是總的工作量的一部分,作為(wei) 團隊大腦應清楚的認識到,一次完整的建模除了模型的建立和編程的實現,還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工作,所以就算另外兩(liang) 個(ge) 是建模小白,也絕不能忽視小白的力量,他們(men) 所能提供的思路和方法往往也很有價(jia) 值。

最後,無論怎麽(me) 分工,大家一定要明確我們(men) 是一個(ge) Team,我們(men) 的目標是獲獎。在平時訓練時,團隊討論可以激烈一些,甚至可以吵架,在一次次的討論中拿出最優(you) 方案。但比賽時,一定要保持心平氣和,不必激烈爭(zheng) 論,大家各讓幾分,用最平和的方法討論問題,往往能取得效果並且不耽誤時間。此外,大家一定要互幫互助,最忌諱“事不關(guan) 己高高掛起”,甚至互相拆台來凸顯自己的能力。

【競賽報名/項目谘詢+微信:mollywei007】

上一篇

學校如何評估IB預估成績?IB預估成績的構成和評估標準

下一篇

澳洲AMC數學競賽得分策略、重要題型分析以及考場技巧

你也可能喜歡

  • 暫無相關文章!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

插入圖片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