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開學季,許多前往美本留學的同學反饋,在新生報到日中,學校用大量的時間進行了有關(guan) 學術誠信的講座,有些學校甚至還做了相關(guan) 的測試。 學術誠信成了這些大學生們(men) 入學的第一課,但學校對於(yu) 學生學術誠信的考察,早在申請階段就已經開始。 我們(men) 可以來看一個(ge) 真實的案例。
2022年初,美國教育周報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發布了一則新聞,賓夕法尼亞(ya) 大學的副教務長收到一封匿名郵件,舉(ju) 報賓大學生、羅德獎得主、牛津大學博士錄取者Mackenzie Fierceton在撰寫(xie) Common App文書(shu) 時涉嫌造假,原因是她在賓夕法尼亞(ya) 大學的申請中,個(ge) 人背景遭母親(qin) 虐待,第一代低收入大學生等背景為(wei) 捏造。
經過了嚴(yan) 格的調查,了解了Fierceton的家庭及父母受教育、職業(ye) 情況之後,賓大判定她的申請文書(shu) 係編造,並作出了扣留其學士、碩士學位的處理,Fierceton也因此退出了羅德獎獎學金計劃,失去了牛津大學的博士offer。 申請階段在文書(shu) 上的造假,直接斷送了Fierceton的學術之路。
這樣的例子時有發生,由此可見,美國大學極其重視學術誠信,這個(ge) 要求並不僅(jin) 僅(jin) 局限於(yu) 在校期間的考試、論文、科研,還包括申請階段的行為(wei) ,一旦出現學術不端的情況,學校將會(hui) 給予學生撤銷offer、扣留學位等極為(wei) 嚴(yan) 厲的懲罰。 文書(shu) 作為(wei) 招生官了解申請者最直接的途徑,它需要學生通過整理自己過往的經曆,篩選最有代表性的例子,做出深入的思考。
美國大學要求,文書(shu) 中所提供的個(ge) 人經曆、獎項、活動等信息必須是真實,必要時候,可由第三方進行核實,同時要求文書(shu) 由學生本人進行創作,不得剽竊或由他人代寫(xie) 。
當然,文書(shu) 的寫(xie) 作並非一蹴而就的,有些學生的經曆豐(feng) 富,表達能力強,能夠在文書(shu) 腦暴的環節提供靈感,提煉有效信息,獨立撰寫(xie) ,後續隻要經過文字的打磨和提煉,就能完成一篇亮眼的文書(shu) 。
而對於(yu) 大部分學生而言,文書(shu) 仍然是申請中一個(ge) 有些令人頭疼的環節,如何在諸多獎項、競賽、課外活動中篩選合適的例子,或者如何從(cong) 平淡的經曆中找到亮點來展現自己的能力、特質、成長變化以及思考,確定框架之後,如何用最適合的語言進行表達,都需要密集的探討和文書(shu) 對改。
也許在經曆了反複修改、調整之後,會(hui) 有人不耐煩,產(chan) 生是否可以直接由他人進行文書(shu) 代寫(xie) 的心理,美國大學明確規定這屬於(yu) 學術不端行為(wei) ,如果學校有心調查,隻要找出學生的托福、SAT等標化考試的寫(xie) 作部分進行對比,就很容易發現端倪。
不過,嚴(yan) 格的學術誠信規定,並不意味著在文書(shu) 寫(xie) 作中的所有問題都需要自己消化,獨立打磨,在申請過程中,美國高中和大學鼓勵申請人向父母、升學指導、老師和其他人(機構)尋求幫助,以最好的方式在入學申請和個(ge) 人見解問題/文書(shu) 的回答中展示自己。
不必為(wei) 文書(shu) 寫(xie) 作發愁,文書(shu) 老師會(hui) 和你一起腦暴,幫助你在過往的經曆中提煉最恰當的信息,鼓勵你總結和思考,哪怕你寫(xie) 出的初稿不夠完美,文書(shu) 老師也會(hui) 給你修改意見,陪你反複對改,你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保持耐心,融合了親(qin) 身經曆,沉澱了越來越深入的思考,在自己的手中經曆反複打磨的文書(shu) ,一定會(hui) 打動招生官。
看到這裏,對於(yu) 文書(shu) 中學術誠信的定義(yi) ,你是否有了具體(ti) 的了解呢?
評論已經被關(guan) 閉。